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659章 帝师
    太极宫中。

    李世民看着政事堂送上来的单子,越看越皱眉,“是不是搞错了,这些军械怎么能卖到这个价格?”

    一把弓加十支箭,售价五万钱,一把横刀售价五千钱,一把弩售价五万钱,一套明光甲售价八十万钱,一百支箭也相当于一把弓要数万钱。

    至于马,售价还好点,没那么夸张,但也达到十万钱。

    “这是来自卫公的单子。”

    “召秦琅来问下怎么回事。”

    李世民觉得倭人也不可能这么愚蠢,这么离谱的价格他们怎么可能接受。倭人这一通大采购报上来的货款,仅军备这块,就多达十几万两银子。

    秦琅赶到宫里时,李世民还在那里惊叹呢。

    “这是怎么回事,是不是把对倭人的报价单给朕送上来了,成交的单子呢?就算报价,也不能这般狮子大开口啊。”

    “陛下,你手上的单子没错,这确实就是成交单子。”

    李世民嘴巴张的大大的,做为马上打天下的皇帝,他很清楚这些军械的生产制造成本。

    “一件明光甲,需要一百皮匠、铁匠一百二十个工,三百领明光甲的工匠费用,再加上燃料、皮料、铁料等材料费用加一起,以军器监最近的报告为例,都不会超过四万钱,你怎么却卖到八十万钱了?”

    “陛下,请听臣解释,陛下其实有一个误解。我大唐明光甲确实造价不高,但这也是有原因的,得益的是我大唐强大的军工作坊体系,拥有大量技术高超的匠人,以及数量庞大的帮工、伙计,还有我们作坊新改进的标准件打造,流水线装配,更不用说我们的铁矿开采发达,铁料、皮料成本低,使的我们的铠甲造价也就看似不高。”

    “可实际上,除了大唐,臣敢说,这个天下已经再没有哪一个国家,有这样的组织能力和生产能力了,比如说此时在泰西的波斯、罗马、法兰克诸国,已经是最强大的国家,但是他们的装备造价却高的多。”

    “据臣所知,在罗马,一个金属加强的皮革头盔,就价值三头公牛,要六个罗马金币。一副铠甲,需要六头公牛,一把上好的剑和剑鞘加起来需要三头半公牛。”

    “长矛和盾牌加起来也需要一头公牛,一匹战马则需要花费六头公牛。”

    “他们装备一个全副武装的骑兵,大约等于买下二十三头公牛的钱,一名再简陋的农夫长矛手,也需要数头公牛的钱来装备。”

    “而在倭国,他们的军器打造水平更低,使的成本更高。一套倭国生产的粗糙的全副装备,所需要的费用,是罗马的两倍甚至三倍以上,豪强们的一座普通庄园的价值,也就能值四五套铠甲。”

    “一件铠甲需要十五头甚至是二十头牛的价格,全副铠甲能到达五十头牛的价格。”

    “而我大唐所生产的明光甲,就算是最普通的,也远超倭人制造,还要飘洋过海给他们送货上门,又可以先货后款,卖八万钱,臣觉得确实已经很公道了。我们造价低,那是我们自己的能力,我们有权享受大唐强盛带来的好处。”

    李世民听完,心里估算了一下,一头大公牛,大唐估计能卖到四到五千钱,就按五千钱来算,罗马一个骑兵的全套装备要二十三头公牛的钱,那就是一百一十五贯。一件铠甲卖三万钱,也不便宜了。

    而倭国技术更落后,他们武器装备的造价是拂菻人的两三倍,那一套铠甲卖八万钱,其实比他们的造价也高不了多少,而大唐的明光甲当然比他们造的更好。

    这么想来,倭人肯花这么高的价格买这些铠甲武器,倒也说的过去了。

    并不是秦琅送错了单子,或是强买强卖。

    “只是,倭人买这么多,他们真付的起钱?”

    十几万两白银啊,李世民都得动容,毕竟大唐金银产量都不高,在武德朝时,大唐一年的银产量也才两万多两而已。

    “倭国多银山铜矿,另则财富都集中在王室贵族和地方豪强们手里,他们有钱。”

    李世民突然对那没礼貌的倭国感兴趣起来。

    “跟朕好好说说这倭国,还有你怎么对倭国了解的这么清楚?”

    “臣以前奉旨做过镇抚使。”秦琅如此答道。

    于是乎,秦琅便化做了李世民的讲师,给他讲起了倭国的简单历史,什么天皇万世一系,什么天照大神的神话故事,又比如大和国是如此崛起并统一诸岛。

    再比如倭国对朝鲜半岛的野心,对任那地区的逐步失去,再又推古女皇时圣德太子引领的改革,苏我氏等贵族们的倾轧,奴隶制度下倭人的反抗等等。

    李世民听的大为好奇。

    “想不到倭国居然还有女王,竟然能在位三十六年,得以善终?”李世民觉得这种事情在中原不可能发生。

    怎么能让一个女人当皇帝呢。

    “陛下,推古女王原名额田部,她不仅做了三十六年倭国天皇,而且也还是第二十九代钦明天皇的公主,也正是因为有父系天皇血统才成了倭国第一位女天皇。”

    “不过在成为天皇之前,额田部皇女先是做了第三十代敏达天皇的皇后。”

    “等等!”李世民听的一头雾水。“这钦明天皇跟这什么敏达天皇是什么关系?”

    “父子。”

    李世民惊讶,“那敏达天皇娶了自己的妹妹为皇后?亲妹妹?”

    “是的,倭国向来有血亲结婚的传统,为的是保证皇室血统纯正,敏达天皇与额田部皇女是同父异母兄妹,不过敏达天皇第一任皇后娶的是广姬,额田部皇女是他第二任皇后。”

    “居然亲兄妹通婚,这倭国太乱了!”李世民感叹着。

    敏达天皇去世后,钦明天皇第四子,敏达天皇的四弟大兄皇子继位称用明皇子,他也是额田部皇女同父同母的亲兄弟。

    只不过额田部的亲兄弟只当了两年天皇,便得了天花死掉了。

    额田部的另一个弟弟穴穗部皇子,想要登上天皇之位,他知道此时朝中掌握大权的是物部家和苏我家两大势力,其中额田部的母亲苏我皇后就是来自苏我氏,当时苏我氏担任朝中大臣,大臣是仅次于物部家担任的大连职务,物部握兵权,苏我掌财政。

    他趁在灵堂之际,想要奸姐额田部,以期能够让她顺从自己,以取得苏我氏支持坐上皇位,结果额田部宁死不从,惊动灵堂官员。

    额田部也因此坚决反对穴穗部皇子继位,苏我家支持外甥女,穴穗部皇子转而寻找物部家支持,结果物部与苏我氏爆发大规模内战。

    最后物部氏兵败被灭,苏我氏趁机独掌朝政,扶立了亲外甥泊赖部皇子继位为崇峻天皇,额田部皇女也就成为了皇太后,这位天皇也是额田部和用明天皇的亲兄弟。只是这位天皇因为苏我马子的夺权而不满,流露出怨恨之意。

    苏我马子便干脆找机会杀了崇峻天皇,亲外甥的崇峻天皇死后,钦明天皇的子嗣已经死完了,而敏达天皇、用明天皇的儿子们又都太年幼。

    拥立其它支系为天皇,苏我氏又担心不同心,最后选来选去,只好拥立了已经成皇太后的亲外甥女额田部为天皇。

    父亲、三个兄弟四任天皇之后,经历了一次大规模争位内乱,一次宫廷政变后,最终三十八岁的额田部,在隋开皇十二年继位为第三十三任倭国天皇,也是第一位女天皇。

    “倭国当时难道就真的找不到人继承了?”李世民惊叹着道。

    “倒也不是,其实当时皇太后希望拥立自己的儿子竹田皇子继位,但是当时苏我氏虽然除掉了物部氏,可朝中还是有不少反苏势力,他们提出要拥立敏达天皇的第一任皇后广姬所生的押坂彦大皇子。”

    “因为大皇子是竹田皇子之兄,苏我马子和皇太后便没有马上强拥竹田皇子继位,而是打算以皇太后先即位为过渡性天皇,可是等皇太后继位后不久,竹田皇子便因病去世,于是推古天皇后来挑了侄子厩户皇子为摄政太子,进行摄政。圣德太子的父亲是推古女皇的同母兄用明天皇,母亲是推古天皇的异母妹。”

    苏我氏为了维持自己的权力,所以最终还是让推古女皇一直担任着天皇之位,直到最后七十多岁病逝,在位三十六年。

    “想不到小小的倭国,宫廷历史也如此复杂。”李世民若有所思,似乎想到了大唐开国之初的宫廷争斗,那个时候不也是刀光剑影。

    不过相比起来,却又还要简单一些,起码没有强大的外戚权臣势力干预。

    “这苏我氏倒有点如北周之杨坚,这次倭国副使苏我仓麻侣也是这苏我家的吗?”

    “回陛下,苏我仓麻侣是苏我马子的侄子,也是苏我氏当代族长,任如今倭国朝廷的大臣一职,权倾朝野。”

    李世民点了点头,嘴里喃喃念叨着,“外戚干政,权臣乱国,皇子争位······不得不防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