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39章 遭遇敌情
    “你是什么人?为什么要这样我?”杨凯楠,睁开眼睛,渐渐的醒过来。

    开口的第一句话,当然是询问夏锋,并且也非常的警惕,悠悠的开口问道。

    “我叫夏锋,八路军129师386旅772团一营营长,特地奉命师长LuBoCheng之命,前来率队营救姑娘。”

    夏锋开口解释,不想被杨凯楠,误会了。

    夏锋肯定不想被冤枉,成对杨凯楠有企图的男人。

    “哦!”杨凯楠没有太过于惊讶!

    表示的很平常,感觉到杨凯楠对自己不是太亲近也不是太冷漠。就是不冷不热,给夏锋一个这样的印象。

    或许,就是一个高冷女神!

    “营长,距离我们后面的小鬼子追兵,已经不远了,我们必须赶紧走!”

    徐飞在夏锋身边,小声地嘀咕了一句。

    “嗯!”夏锋不着痕迹的点头。

    没有被任何人,看出任何的迹象。

    “杨凯楠姑娘,现在怎么样?还能不能继续赶路呢?”

    夏锋询问杨凯楠,还能不能支撑下去。

    “夏营长,我能够顶得住,没有大碍,可以继续赶路。”杨凯楠活动了一下身体,发觉身体没有什么大碍。

    “韩尘,派几个人保护杨姑娘。”夏锋小声地吩咐韩尘,韩尘知道夏锋什么意思,点头表示明白。

    “出发!”

    夏锋大手一挥,开始继续赶路。

    “营长,前面有几个小鬼子,在河里游泳。”

    尖刀班的江浩辰,在夏锋的耳边汇报说道。

    “嗯,我知道了。”夏锋轻轻的回答说道;“有多少人?”

    “大约有几十人”江浩辰向夏锋汇报说道。

    “韩尘,徐飞,跟我走一趟,江浩辰,你给我带路。”

    夏锋开口吩咐说道,特地让江浩辰走在前面。夏锋,韩尘,徐飞,就跟在夏锋的身后。

    “走去看看,”夏锋带着韩尘,徐飞和江浩辰朝鬼子来的方向快速跑去,夏锋爬在一座小山坡上,看到山下走过的鬼子,约有三十多人,有两挺歪把子机枪,一名鬼子军官走在前头后面的鬼子排成两排跟着,在队伍最后面还有几名男子,看打扮都是天朝人,被用绳索绑住了手,两名鬼子士兵在后面吆喝着。

    “营长打不打?”韩尘开口问道。

    “打!有鬼子怎么不打,回去走。”

    夏锋看着河里的一群小鬼子,眼神散发出一阵寒芒,杀小鬼子是天经地义,更何况,杀小鬼子还有杀敌值功勋值声望值奖励,何乐而不为。

    回到刚才的驻地,夏锋对着韩尘吩咐开口说道;“你和楚桓各率十几人埋伏在这个山头两边,架上机枪。一定要快,鬼子最多二十分钟就能赶到这里,我率剩下的兄弟去阻击一下鬼子把他们引过来。留下两个人保护杨姑娘!”

    “明白,营长!”他们懂的是什么意思。

    韩尘也清楚杨凯楠,比他们几个人还要重要一倍。否则,这一些人也不会来沈阳,千辛万苦的豁出命去营救杨凯楠。

    夏锋带着十多个战士朝鬼子方向摸去,走到一座小山头上借着树木的掩护,夏锋看到那群小鬼子竟然不走了,原来是累了整坐下休息,向战士要了一支汉阳造,拉上枪栓,瞄准一名鬼子士兵。

    “趴”一声,子弹打偏了,打在了那名鬼子身旁两米处一块石头上。

    “哎!”夏锋的枪法实在是不敢恭维啊!

    然后,才知道是汉阳造本身的问题。

    汉阳造步枪,该枪原型为德国1888式委员会步枪(Gewehr88或简称Gew88),由于该枪存在着装弹退弹困难、抽壳可靠性不佳、容易炸膛等问题,1898年德国军方采用毛瑟1898式步枪将其取代。该型步枪遂转售给土耳其、非洲一些国家和天朝的清政府。

    口径7.92mm

    全长为955mm

    全重为3.166kg(不含刺刀)

    枪管长为442mm

    表尺射程为1800m

    该枪的供弹具,膛线,膛线缠度同汉88式毛瑟步枪。

    88式步枪枪匣铭记

    民国22年6月制造

    德国子弹诸元:

    弹壳长度:5.7cm

    子弹全长:8.255cm

    弹头:圆头,金属覆盖

    弹头长度:3.124cm

    弹头直径:0.808cm

    弹头重:227grain

    弹头覆盖金属:铜镍合金

    子弹装药:片状非压缩

    装药重:40.6grain

    枪口初速:639.78m-sec(74cm枪管)

    还没有中正式步枪好,汉阳造88式步枪德国的88式步枪设计使用的弹药是88式(Geschoss88)7.92mm子弹,其弹径是8.08mm,后来在1903年采用的S型尖弹,其弹径为8.20mm,因此设计使用88式子弹的枪械不能使用尖弹,会有炸膛之虞。现今市面上的7.9子弹,多是较大的尖弹,较小的88式子弹已经列入了收藏品。天朝以往称88式子弹为七九圆弹,因为其弹头为长圆形,一直到抗战结束仍有大量生产。S型及SS型分别称为尖弹及重尖弹。在美国又称德国88式子弹为7.9x57J,s型及SS型为7.9x57JS。

    中正式步骑枪为德国标准型毛瑟步枪的天朝版本,使用7.92毫米尖头型毛瑟步枪弹,正式名称为中正式步骑枪,最早在1935年由巩县兵工厂(兵工署第11厂)组织生产,以取代国民革命军所装备的汉阳八八式步枪,因蒋中正而得名。从生产的角度而言,中正式步骑枪是天朝近代第一种制式步枪。

    中正式步骑枪主要诸元

    口径:7.90毫米(德国惯称7.90,美国称为7.92,天朝旧称七九口径)

    枪身全长:1.110米

    瞄准基线长:503.5毫米

    瞄准具:表尺照门,刀片形准星

    枪身总重:4千克

    枪管长:600毫米

    来复线条数:4条

    来复线方向:右旋

    来复线缠度:240毫米

    弹药:7.92×57毫米

    装弹具式样:桥夹

    装弹具装弹数:5发

    刺刀全长:575.5毫米

    刀身长:484.5毫米

    刺刀全重:0.75千克

    初速:810米/秒

    表尺射程:2,000米

    有效射程:200米

    作业原理:旋转后拉式枪机,毛瑟式前栓榫锁定,手动(Rotatingbolt,frontlug,boltaction)

    研发日期:1935年

    生产商:巩县兵工厂(第11兵工厂)、广东第1兵工厂(后迁往广西,改名第41厂)、第一兵工厂(原汉阳接收巩县第11兵工厂)、金陵兵工厂(第二十一兵工厂)[1]

    服役期间:1935年-1980年代

    生产日期:1935年-1950年代

    制造总量:600,000支以上

    列装部队:国民革命军、天朝人民解放军、民国军阀

    参与战役:天朝人民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抗美援朝战争

    7.92×57mmS型尖头弹诸元

    弹头直径8.2mm

    全弹长80.5mm

    弹头质量9.98g

    弹头结构钢或白铜全被甲、铅心

    弹壳长56.8mm

    装药片状无烟药

    装药质量3.19g

    初速894m/s(740mm长枪管)

    “中正式”步骑枪,口径7.90毫米,全长1110毫米,全重4公斤,初速810米每秒,表尺射程2000米,有效射程1000米以上,刺刀全长约575毫米。“中正式”步骑枪采用7.92毫米×57毫米尖头弹,杀伤力极大,并可与当时广泛使用的机枪如捷克ZB26、“二四式”马克沁的子弹通用。

    与圆头弹相比,尖头弹弹头质量较轻,初速较高,加之弹头呈流线型,空气阻力小,弹道特性好,不易受横风影响,从而使得“中正式”的射程和精度都远在汉阳造和“元年式”之上。“中正式”的另一个优点是,内部机件、构造均大体相同,包括枪机在内的大部分零件只需稍加修锉即可互换,有的可以直接通用。

    “中正式”的缺点是拉动枪机较费力,加之,在持续射击时,枪匣与枪机因受热膨胀而紧贴在一起,枪机更难拉动;射击精度、射程都不如日式。日本直到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仍在生产全枪长为1275毫米的“三八式”友坂步枪。“中正式”步骑枪比“三八式”步枪短很多,为在白刃格斗时与“三八式”步枪相抗衡,其刺刀全长约575毫米,仅刀身部分就长达428毫米。

    1935年,巩县兵工厂(兵工署第十一厂)最早生产中正式步骑枪。

    1937年6月,广东第一兵工厂(后迁往广西,改名第四十一厂)开始生产中正式步骑枪。

    1942年7月,第一兵工厂(原汉阳)接收第十一兵工厂(原巩县)枪厂,开始生产中正式步骑枪。

    1943年10月,第二十一兵工厂(原金陵),使用原先来自第一兵工厂,生产汉阳式步枪的设备,在近三年的筹备之后,开始生产中正式步骑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