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一千六百四十九章 尚书
    第一千六百四十九章尚书

    向太后笑道:“苏家仪状,朝中都是出了名的,他家老子自小也是那般。”

    “可司徒十四岁高中探花,至今洁身自好,从来不近女色,只守着仙卿一人。故而大家不但不以其少年时行为为怪诞,反倒认为是魏晋风流,至诚君子。”

    “如今人家苏子衡同样中了探花郎,就算以前有什么说道,在汴京老百姓眼里,那也成了潇洒倜傥,不拘世情。怎么着?要不官家也去考一回进士?”

    这天聊着聊着就不好聊了,向太后见赵煦哑巴了,这才说道:“李家姑娘今日教孟家姑娘做了份冷丸子,老身这身子骨可进不了这样的吃食,给哥儿留着呢,去冰鉴里取吧。”

    赵煦顿时笑得见眉不见眼,站起身来:“娘娘到底是疼我。”

    冷丸子其实就是后世的冰皮月饼,这是大苏在杭州搞出来的糕点。

    冰皮其实就是糯米粉、粘米粉、木薯粉加奶、糖混合搅拌蒸熟作饼皮。

    然后将糯米炒熟磨细作为手粉,加上发泡奶油做馅料。

    剩下的工作,与其说是做美食,不如说是玩彩泥。

    将包好的丸子洒上手粉防止粘连,放入模具压好脱出来,再入冰鉴冷藏就行了。

    这东西漏勺给小师妹做过,小师妹学会后教给了孟家妹崽,现在落入了赵煦嘴里。

    面皮加苋菜汁就是紫色,加红薯就是橙色,加蔬菜汁就是绿色,打泡的奶油里在加上水果丁,味道其实还是不错的。

    赵煦一连吃了两个,开心地道:“冷丸子太难听了,以后这个糕点,应当叫做雪媚娘!”

    ……

    闰月,甲子,执政会议都堂,今天要定下六部尚书的人选。

    说起来搞笑,大宋六部尚书,工部尚书沈括去了太原,吏部尚书苏元贞去了宁夏,新定的吏部尚书苏轼又因避嫌做了翰林承旨,兵部尚书李常最近知了杭州接替苏轼,至于刑部尚书,一直就没有合适的人选。

    所以如今六部,只有户部尚书曾布,礼部尚书邓润甫,整整缺了四个。

    吕大防、刘挚欲以知永兴军李清臣为吏部尚书,复任的侍御史王岩叟表示反对:“恐公议不协。”

    又欲用蒲宗孟为兵部尚书,王岩叟又道:“必致人言。”

    果然,李清臣的任命录黄过门下省,范祖禹封还进呈,不允。

    对于蒲宗孟的任命,祖禹执奏如初。

    除命欲下,御史中丞刘正夫又论其不当。

    苏辙单独上奏高滔滔:“前日除邓温伯,给谏纷然争之未定,今又用清臣、宗孟,恐不便。”

    高滔滔有些无语:“六部尚书缺四人,奈何?”

    苏辙说道:“尚书阙官已数年,何尝阙事?今日用此二人,正与用温伯掌礼部无异。此三人者,非有大恶,但与王珪、蔡确辈并进,意思与今日圣政不合。”

    “见今尚书共阙四员,若并用此类四人,使互进党与,气性一合,不独臣等无可奈何,即朝廷亦无可奈何。”

    “如此用人,台谏安得不言?臣恐朝廷自此不安静矣。”

    高滔滔说道:“那以爱卿建议,则当如何?”

    苏辙说道:“在外大臣,有精敏于事,德望尊隆者,不妨请其返京。”

    高滔滔问道:“爱卿可有举荐?”

    苏辙说道:“范纯仁道德精粹,一心为公;王存处事平准,不羁去就;蔡京久任两淮,今翻大治;毕仲游洞察奸宄,迭申大狱;其余如叶祖洽、赵禼等,或达于文章,或敏于军政,朝廷弃之,而必用蒲宗孟之酷狠,李清臣之险狭,邓润甫之迂钝,辙窃为朝廷惜之。”

    三个人都是有前科的。

    蒲宗孟在郓州滥杀,才遭到弹劾不久;

    李清臣早年间名声很好,韩琦以侄女妻之,后来韩琦被赵顼逼出朝堂,李清臣害怕被连累,不但疏远韩琦,还说他的坏话,从此被士林鄙视。

    司马光复相,李清臣力争坚持新法。

    等到苏油上位,李清臣貌似附和,但是坚称法不可改,甚至要求恢复青苗诸法,企图激怒高滔滔,让苏油不得上位。

    邓润甫的前科是当年蔡确搞郑侠案大肆牵连,邓润甫和上官均复查,未能识破蔡确提前准备,事先模拟的奸计,让蔡确得逞。

    之后更是同邓绾、张琥治郑侠狱,深致其文,导致冯京、王安国、丁讽、王尧臣等人去职。

    不过这货运气好,召复翰林学士后,兼掌皇子阁笺记,赵煦登基,邓润甫因此算是在高滔滔那里烧到了头柱香。

    加之笔杆子也的确来得,高滔滔听政之初,制文皆出其手,还被派去参与修撰《神宗实录》。

    在司马光复相后,刚好又以母丧丁忧,躲过了保守派与改革派激烈斗争的那段时光。

    终制后被任命为吏部尚书,梁焘论其草蔡确制里,妄称蔡确有定策之功,乃以龙图阁学士知亳州。

    苏油上任后,打击御史们以文字入人罪的恶习,邓润甫反倒因此解祸,又被从外路捞了回来,做了翰林承旨。

    因为算是高滔滔临制的“定策之臣”,数月后,就被高滔滔提拔为端明殿学士、礼部尚书。

    当时这项任命就遭到过朝臣们不小的反弹,但是高滔滔坚持己见,为此还黜落了几名御史。

    苏油也考虑过打压这人,但朝局已然大定,如今政治生态已然进步,邓润甫这样的人,今后不会再有什么作恶的机会了。

    当个礼部尚书问题也不大,加之文章也的确不错,没必要为了他和高滔滔顶牛。

    在压制一个邓润甫,与压制台谏以文字罪人的恶习之间,苏油到底选择了后者。

    这就是水至清则无鱼。

    所以说,跟万年苦逼沈存中相比,人家邓润甫才叫气运加身。

    凡是这样的人,苏油见到都要退避三舍。

    不过一个邓润甫就够了,蒲宗孟和李清臣的任命,很难再得到通过。

    苏辙给出的人,随便拿一个出来都能吊打两人,其议遂止。

    壬申,以李清臣知成德军。知扬州王存为吏部尚书。

    刑部侍郎彭汝砺与执政争狱事,自乞贬逐,失去了机会。甲申,诏改礼部侍郎,以毕仲游为刑部侍郎,刑部依旧空缺尚书一职。

    召蔡京任户部尚书,户部尚书曾布改任工部尚书。

    兵部尚书,朝廷终于想起了久在西疆的赵禼,然而赵禼已经病重,任命还没有抵达,已经病逝于延州任上。

    好在还有一个备胎,乙卯,召熊本任兵部尚书。

    收到朝廷邸报,苏油有些好笑,太皇太后这是有强迫症,其实六部里边,侍郎们就能撑起场子。

    不过也好,这被高滔滔强行配齐的第二梯队里边,曾布、蔡京、毕仲游、王存,都是苏油曾经的亲密战友,其中三个还做过参政,资历早就够更进一步。

    就连熊本,因为长期呆在荆湖、夔州、泸州一带,与刘嗣、狗剩都是好友,还带领苏炽火、范孺打过仗,其实就是接苏油的基本盘。

    平日里书信来往,对苏油客气得很,基本可以算作外围。

    苏油关心的是朝廷的政策会不会持续,从这个布置看来,问题不大。

    秋风渐起,遍地丰熟,元祐六年的河北四路百姓,真正过上了户户有余粮,家家有猪羊的日子。

    这让驻守雄州的种诂和巢谷异常紧张,今时不同往日,这么大的家当,要被抢了可不得了。

    于是宋辽边界,从海口的天津卫到定州的军城寨,河北都经略司构造起了连绵的碉堡,铁丝网,将三路正面封堵得严严实实。

    耶律慎思为此提出严正抗议,认为宋辽两国交好,宋国如今这么做,是破坏两国关系,制造紧张气氛。

    不过种诂有理由,辽国流民好几次冲击边地,最多的时候高达几十万人,这些人进入大宋不但对大宋不利,对辽国更加不利。

    朝廷有命,如果再有这种情况,大宋会将这些人转入后方屯田、开矿,以工代赈,五年之后入户成为宋人。

    这些都是朝官大佬们利用太皇太后仁和心疼百姓,所搞出来的花活,就没有考虑过对边疆局面的影响。

    为了防止贵国难民知道这消息后,大量组织偷渡来我大宋,只能采取这样的措施。

    要不然辽国南部人口大减,敢问贵朝陛下是打你耶律老弟的屁股,还是打我老种的屁股?

    再说了,碉堡只有防守作用,我又不能将碉堡修到贵国去,耶律老弟你担心什么呢?

    防范于未然而已。

    耶律慎思被说得哑口无言,只好灰溜溜地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