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汉卿之所以敢于向英方提出在英人看来十分“苛刻”的诸项要求,是因为准确地把握了局势。
尽管一战结束后,英国作为得胜国又获得了大片委任统治地,帝国版图得到进一步扩展。但是这只是表象:
由于在大战中英国受到巨大损失,损毁船舶800万吨,占商船的70以上,海军的死亡人数达27215人。一战后英国丧失了长期保持的海上霸权,经济实力下降,对殖民地的统治力量削弱,维持庞大的殖民体系已力不从心。
同时,在一战和俄国十月革命影响推动下,殖民地的民族皿煮意识进一步增强,战后民族解放运动形成高|潮,英国殖民体系遭到极大冲击。
如1921年英国被迫允许爱尔兰南部26郡脱离统治享有自治权,英国国名也由“大不列颠及爱尔兰联合王国”改为“大不列颠及北爱尔兰联合王国”;
1922年“华夫脱”党|领导埃及获得初步的独立。一些自治领,如加拿大、澳大利亚、新西兰和南非等由于在一战期间参战支持英国,给予英国大量的人力物力支持,这提高了自治领要求与英国平起平坐的筹码。
有人评价说:第一次世界大战使英国“虽胜犹弱”,“赢得战争输掉优势”。大战确实使英国付出了巨大的代价。
战争期间,它损失了1/3的国民财富,失掉了50%的商船队,变卖了1/4的海外资产。大战使英国从世界上最大的债权国沦为一个负债累累的债务国,债务从1914年的6.5亿英镑,增至1920年的78.28亿英镑。
债务的激增还使英国金融中心的地位动摇,使得原来在国际市场上起着共同货币作用的英镑受到美元的冲击,英国利用英镑对世界进行财政剥削的支配地位削弱。
因此,战争使英国的经济实力遭到严重削弱,它的世界霸主地位和帝国统一的根基开始动摇。尽管英国政|府采取保护关税、失业保险和移民海外的政策,但经济发展仍然困难重重。
这次大战也改变了英国和日本在远东特别是中国的实力对比:英国力量逐渐衰落,而日本却借“天佑之机”发展壮大了在远东的力量,并取得独占|中国的优越地位。
由于英日因实力对比发生变化而带来的摩擦日益增加,因此在战争结束后,它们重新确立了各自对远东和中国的政策。
与此同时,在中国国内,民族解放运动日益高涨,猛烈冲击着英日的在华殖民权益。在这种情况下,从维护各自的殖民权益和镇压中国革命出发,英日在华展开了既合作又争夺的拉锯战。
在华盛顿会议召开前后,它们开始调整在远东的政策,英国对日本实施既遏制又安抚的政策,对中国继续执行帝国主义政策,但是同时呈现外交撤退趋势;而日本则展开了“协调外交”和对华“不干涉”外交,实质上呈现出外交进攻趋势。
因此,面对渐渐强大的中华民国,作为老牌帝国主义强国的英国,在处理涉及中国的东亚问题时渐渐力不从心,这从他们在“五卅”惨案的处理及善后便可看出。即使在正史上,英国也只能对日本在亚洲的蚕食中国东北无能为力甚至默许。
在欧洲大陆玩“均势外交”它在行,可是在东亚只有一个庞然大物的中国,它的这些招数就玩不转了。以前军阀混战时还有支点,现在各路诸侯都归于人民党的领导之下,各个击破的策略就不行了。
如果中国真的铤而走险和它进行全方位的经济对抗,它拿什么来进行反制呢?
战争?国民已经厌战了、财政已经破产了,关键美国能同意吗?战争的进程能控制住吗?上百万的人民军能够战而胜之吗?
日本和英国共同制造了“五卅惨案”后,全中国掀起声势浩大的反帝特别是反英运动。狡猾的日本政|府在起初也信誓旦旦地要协助英国共同,但是当英国疲态尽显时,它也悄悄地转了身----它在中国的损失不容得它继续留在反对的阵营中。
如果说在以前,它完全可以无视中国的立场,因为一个松散、弱小的民国政|府根本不敢阻挡它对中国经济的掠夺。
但是在1916到1919年的四年间,日本对华出口增加1596,在中国对外贸易的比重由1913年的上升到1918年的435,对华投资额由战前第四位跃升到与首位的英国不相上下,其商船总吨位达513万号,攀升到世界第三。
一句话,现在的中国是它的恩主。
得益于中国物质极不丰富、而工业能力越来越规模化的现实,中国的市场完全可以用国货来铺垫,也完全可以忽视外来商品的影响,现在是日本需要中国而不是相反。如果没有了中国这个巨大的市场,日本的经济会一落千丈,这是无疑的。
而人民军庞大的家底也让日本政|府望而却步。没有直接交过手,不知道底细。但是以它的组织能力和渐成体系的实力,即使激进的日本军界也不敢打保票能战而胜之,还必须是一战而胜之。不然,光用拖字诀就可以让日本陷入经济的泥潭里。
这也是日本只敢缩在英国后面作手脚的原因,形势一不大,它立即溜之科也。通过实施双重政策,它较早地从反帝运动中脱了身,并考虑如何进一步在华进行经济侵略。
英国对日本的行为极为不满,但是,陷于孤立的困境使它不得不开始考虑有限地调整对华政策。
随着人民党已在全局上控制了中国政权,人民军在军事上(从兵员及装备上可以看出)以前所未有的强大,中华民国在经济与工业上呈现了飞速发展的潜力,这一切都使张汉卿显得异乎寻常的强硬,让英国在此次谈判中不占有半分好处。
张汉卿对英国人的底细是非常清楚的。
从1924年到1929年间,英国工业生产仅增长12,与美国相差甚远。煤炭、钢铁、纺织等传统工业均深陷困境。虽然汽车、电气和化学工业发展也很迅速,但是仍不及美国。
英国贸易额仍一直占世界第一位,在1921年到1929年期间每年的贸易额都在90亿美元以上,但英国在国际贸易中的比重则从1913年的139下降到1929年的108,工业品出口占世界份额从26下降到22,贸易由顺差转为逆差,最高年份逆差竟达4亿英镑。
贸易逆差越来越高,也使英国国内的贸易保护主义力量越来越强。
1915年,英国已经以筹措战争经费为由,对进口汽车、钟表、乐器和电影等征收333的从价税。这种关税直到1924年(战争结束后第7年)才被工党政|府终止,但1925年保守党政|府又重新开征,而且范围有所扩大。
英国工业缺乏竞争力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即在恢复金本位制时英镑的定价过高。虽然如此,由于有国际投资利润回流,英国的国际收支还勉强保持平衡。
随着人民军在军事上力量的增加,单纯从军事上给予恐吓已不能抑制民国政|府对英政|府的强硬。而在经济上,民国主要依靠刺激内需(主要是国家垄断的力量建交通、工业、农业等)而非贸易的扩大,使英国在财税上的筹码越来越微弱。
面对张汉卿的强硬,英租界当局不得已用了另一个绝招。
张汉卿进入上海未满10天,一个严重危机----通货膨胀便步步逼近了。这也是帝国主义导致的祸害。
本来中国是银本位的国家,白银在中国是货币;但是由于欧美等国早已实现了信用货币制度,白银在他们为资产。
当国际贸易平衡时,这种危害还不能显现,但当外国有意颠覆中国的货币政策时,通过国际市场上的银价涨跌,便极有利于达到对方的目的。
在中国政|府与英国通过经济拉距战达到政治目的的时候,英国政|府利用其在金融上的垄断或主导地位,别出心裁地导演了一场金融战。
6月2日,伦敦期货市场上银价暴跌,消息传到上海,引起证券市场一片哗然。接着银元价值被严重低评,引起物价飞涨。
初时张汉卿并不以为意:银元毕竟不是纸钞,那是货真价实的硬通货。在中国对外依赖程度还不高的现在,只要中国不发生大的灾荒,粮价稳定,金融基础就是稳定的,这是常识。
可是从6月5日起,上海市面上充斥着一股“屯积”热。因为中英之战有越来越热之势,特别是黄浦江上的英舰开始炮击以后,以英资为首的外国资本纷纷转移资产,租界内外实业家们一方面亦将财产转移,一方面也不得已添置了一些生活必需品,以应付可能的物资短缺。
谣言越来越烈,市民们加入抢购行列。继尔沪上陷入了屯积粮食、药品的经济大恐慌,上演了全民排队购大米,而米库一面宣称告馨,一面又按奸商指令囤积居奇,以赚取更大利润。
这样一来,市面更见紧张,米、布、鞋、盐、食用油价格均应声而起,到最后连民用煤炭价格也飙升----虽然现时已处盛夏,基本上除了发电厂外,市民日用量所需均近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