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张大明山川的水墨画从太原晋王府送到了北平燕王府。
红石慢慢展开它,摊平在桌面上,他从未想到自己会收到这个礼物。
道衍在一旁酸溜溜的说道“观音奴还真是奇怪,临死前还记得把这莫名其妙的画送给你,怎么不送给我?”
“应该是我教她逃脱殉葬……她心生感激吧。”红石若有所思。
“她要感激你?带她离开秦王府的人可是晋王。”道衍的嘴角不情愿地向下耷拉着。
“这画有什么意思?又不是出自名家之手。”道衍指着画问道。
红石用手托着下巴,他也看不出任何门道。
这只是很普通的一幅大明山川水墨画,一百文就可以在任何一个集市买到一幅。
“装卷轴的卷筒倒是很名贵。”道衍拿起卷筒放在一只眼睛前,闭上另一只眼睛,往卷筒里瞧。
红石瞥了一眼道衍,忽然想起了他从卷筒里取出画时,这幅画一反常态,画面在外,它是往外卷的,而不是如大多数画那样往里卷。
他抓住一端的卷轴,掀起一个角。
“背面也有画!”他心里惊呼一声,“不,是图纸!”
他看见了几处标注着高度和宽度的数字。
他赶紧放下卷轴,假装什么事也没有发生,一把夺过道衍手里的卷筒。
“大师,今早殿下不是要找你吗?你赶紧去,别让殿下等你!”
“哦,我差点忘了!都是被这不值钱的画给耽误了!”道衍拔腿就跑。
红石关上门,心跳得很厉害,他已经猜测出自己大概会看到什么了。
他走到桌前,把画翻转了一面。
没错,正如他所料,这是一张皇宫改造的图纸!
皇宫的每一寸土地,每一个建筑,地上和地下,出口和入口,殿堂和角落,全都清清楚楚,明明白白的画在上面。
皇宫的建造者,皇宫的拥有者,没有一个人脑子里的皇宫会比这张图纸上的皇宫更详细,更清晰。
红石想起晋王参与了宫城地基塌陷的改造和皇城的扩建,他没想到晋王会详详细细地把它们画在图纸上,更没想到观音奴会给他送来这样一份厚礼。
皇宫的地形结构对于某些人来说一无所用,可是对于另一些人来说却胜于珍宝。
没有人会把一座荒芜的高山看在眼里,可是要征服它的人就要用脚丈量它的每一寸土地。
红石默默无声地看了许久,决定不能让朱棣和道衍发现这件珍宝。
他也说不出是为了什么。
尽管他们有着同样的目标,本应该分享资源,但他偏偏想独自拥有这张图纸。
这张图纸好像有着它的使命,红石不知道那是什么,他现在所要做的只能是小心翼翼地把它卷好,放入卷筒之中。
华盖殿的琉璃金瓦在阳光下熠熠生辉,正中央瞩目的金球不可一世,傲然矗立。
它象征着权威与尊贵,象征着君命独一无二。
“炆儿!”朱元璋慈祥地看着眼前这个血气方刚的孙子,心中有太多的话要对他说,有太多的事要教导他。
然而,他预感到自己没有足够的时间了“朕老了,国事都要交给你了。你可做好准备了?”
“皇爷爷,孙儿圆木警枕,攻苦食淡,一天也不敢耽误学习。”
朱允炆清澈的眼睛里有些许不安。
“嗯,从明日起,群臣所奏政事就有你处置决断吧。”
朱元璋把手中的奏章合上,这将是最后一本由他独自批阅的奏章。
“朕治理天下以来,深知仁、明、勤、断之大,惟仁则不失于躁暴,惟明则不惑于邪佞,惟勤则不溺于安逸,惟断则不牵于文法。创业难,守成亦难。生于富贵便不知民间疾苦,不达人情世故,故朕命你朝乾夕惕,练习国政。你若能恒久持之,国之幸也。”
“孙儿铭记于心,不敢负社稷,不敢负天下。”朱允炆目光炯炯。
但是,这不是一个轻松的许诺,仿佛一座大山压在他的脊背上,他拼命挺直了腰杆。
朱元璋满意的点点头“嗯,朕不会选错人。你和你的父王一样,勤奋好学,心胸宽广。天道酬勤,得道多助,人心会站在你这一边的。”
“皇爷爷谬赞,孙儿惶恐。”
朱允炆挠了挠自己的后脑勺,露出困惑的神色“近日孙儿在有些问题上糊涂了。”
“哦?是何问题?”朱元璋饶有兴趣。
问题来自于思考,他很清楚大明要的不仅是一个善于纳谏,还要会独立思考的帝王。
“老师们教孙儿修齐治平,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以修身,此为治国之本。可修身必定实行仁政,而非暴政。但有时候仁政和皇权函矢相攻,不可兼得。皇爷爷,孙儿不知道以后若是遇到了这二者相悖之时该如何抉择?”
朱允炆放下后脑勺上的手,正了正身体,准备洗耳恭听。
“炆儿,只要有帝国,仁政与皇权的矛盾就始终存在,而且没有一个固定的答案去解决这个问题。书文典籍只能给你做个参考,你不能凡事都按书上写的生搬硬套。出不由门,行不从径为智也。这几年你跟着朕处理朝政,亲眼目睹朕在仁政与皇权之间权衡,应该有些许心得吧。”
“天下太平的时候帝王要施行仁政,才能得民心,把江山坐稳。朕会交给你一个太平的天下去坐,所以从你和你父王小时候开始,朕就让你们跟着儒学老师学习,对待百姓要仁厚,治理天下要靠仁政。但是……”
朱元璋顿了顿,加重了语气,犀利的目光中透出寒意。
“如果这个天下不太平,有人要和你争夺,你就得狠下心来铲除所有对你不利,对天下不利的人!”
一片寂静,呼啸而过的鸟鸣没能穿过华盖殿的层层金瓦。
朱允炆蹙着眉头思考,依旧不能领悟其中含义。
怎么才能知道有人要和你争夺天下,有人会对你不利?
如果等到他们有所举动,那么为时已晚。如果在他们毫无举动之前铲除他们,会不会错杀无辜?
注引《明太祖实录卷之一百十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