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220章 这么一想,也就不奇怪了
    那自己又算什么?

    但这念头一闪而过。

    蓝玉意识到,既然朱标押注朱桂,作为太子府核心的自己,自然也要随之调整方向。

    “代王殿下您若算苦命,那这世上就没好运之人了。”蓝玉先是对朱桂的话做了回应,随即拱手道,“太子殿下既然决定支持您,虽然我不知他为何如此打算,但既然是太子的决策,必有其道理。”

    “日后您若有需要,尽管像从前找太子那样找我。”

    朱桂听罢,笑了笑:“还是算了,我们不必过分亲近。”

    历来,太子与实权将领交往是大忌,帝王最怕的就是被迫退居二线。

    若是在唐朝,太子谋反频发的年代,朱标与蓝玉的结交,不知要招致多少猜忌。

    即便是在汉朝,皇帝也不会允许太子与实权将领走得过近,以免瞬间被架空。

    然而,朱元璋与朱标这对父子间却有着罕见的信任,朱元璋甚至允许太子结交手握重兵的将军,并为其组建班底。

    若朱标真有异心,老朱说不定还会主动让位。

    这番景象,世间少有。

    朱桂是个例外。

    他从不觉得自己能在老朱心里和朱标平起平坐,秉承着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哲学,朱桂压根就没打算和蓝玉走得过近。

    至少,表面上得保持距离。

    “哎?”蓝玉一听,愣住了。

    何必交往太深?

    难道朱桂看不上自己?

    但转念一想,蓝玉明白了,恐怕是朱桂顾虑着朱元璋的态度。

    蓝玉不由得叹了口气。朱标的这一场病,改变了许多事情。

    他没有多说什么,只是将朱桂送到太子府门口,便转身回去照料朱标。

    对蓝玉而言,朱桂确实让他的日子好过了许多,但他的立足之本,终究还是朱标。

    因此,蓝玉内心深处还是期盼着朱标能够康复。

    朱桂离开太子府,管仲正驾驶着一辆蒸汽汽车等候在外。

    更让朱桂意外的是,朱棣和陶光啸竟也在车上。

    “父皇不愿看到藩王中一家独大,私下找到我,希望我能成为你的对手,平衡势力。”

    “而且……”

    朱棣说到这里,停顿了一下,继续道:

    “而且,从父皇的话里行间,似乎即使兄长不在了,父皇也有意立朱允炆为太子。”

    此言一出,朱桂的眼神微缩。

    朱允炆继承大统?

    那岂不是历史重演,接下来便是那场“靖难”?

    朱桂的脸上浮现出复杂的神色。

    更让朱桂感到诧异的是,朱棣竟然毫不隐瞒地将这一切告诉了他。

    要知道,之前无论是朱元璋那里,还是其他藩王,都巴望着朱棣和自己能斗上一斗。

    朱桂甚至能隐约感觉到燕王府与自己的暗中较劲。

    然而,自朱棣被朱元璋教训一顿后,他反而主动示好起来。

    这一点,实在耐人寻味。

    朱桂深深地望了朱棣一眼。

    此时,朱棣坐在蒸汽汽车的后座上,这辆车是朱桂模仿里斯蒂庞克轿车设计的,车身漆黑,车头宽大,内部按照前后两排座位布局。

    朱棣和陶光啸并排坐在后排。

    朱棣原本的轮椅则被丢在太子府门口,想必之后会有人送回来。

    他们选择进车里,或许是因为外面的寒风让人难以忍受。

    而朱桂还未上车,他在车外听见了朱棣的话,因内容太过惊人,朱桂在车门外愣了愣。

    随后,他看向陶光啸。

    陶光啸一愣,随即心领神会地打开车门,从前排座位下来,走向副驾驶的位置。

    “殿下,燕王他一刻钟前就到了。”朱桂步入后座,坐在朱棣身边,这时,驾驶位上的管仲开口说道。

    管仲一直在门外等朱桂,当陶光啸带着身体虚弱的朱棣要上车时,他也不好拒绝,只能如此通知一声。

    “先开车回住所吧。”朱桂点头表示知晓,同时对管仲吩咐道。

    管仲遵命,启动了汽车。

    于是,陶光啸和管仲坐在前排,朱桂和朱棣坐在后座。

    汽车缓缓行驶在应天府的水泥路上。

    路旁的明朝百姓,有的对汽车已见怪不怪,但初入城的则一脸震惊,纷纷向知情者打听,得知这是朱桂的杰作。

    这些新进城的百姓瞬间惊呆了。

    他们本是为了老朱的寿宴进城凑热闹,刚目睹了飞机划过应天府上空,还看见了天空中的巨幅字迹,已经够让他们大开眼界了。

    没想到,朱桂除了飞机这样的大家伙,还有如此精致的小汽车。

    “这玩意坐着肯定比马车舒服多了!”应天府的居民看着驶过的汽车,感叹道。

    这些话,朱桂并未听见。

    他坐在后座,没有开口。

    即便朱棣主动示好,透露了几条关键信息,朱桂依然保持着沉默。

    车内一时陷入了寂静。

    在朱桂和朱棣沉默之时,前排的陶光啸主动打破了沉默,笑着问管仲:

    “听说你叫管仲?这名字挺有意思。”

    作为燕王府的首席谋士,陶光啸对代王府朱桂的亲信有所了解,包括曹炳麟、管仲、鲍叔牙和韩信。

    曹炳麟在朱桂前往大同府前已是大同府县令,其余几人据说是朱桂亲自发掘的班底,各怀绝技。

    对此,陶光啸感到好奇。

    首先,朱桂是如何在偏远的大同府找到这些人才的?

    更让他不解的是,为何他们的名字都取自古人?

    这是他们本名,还是朱桂后来改的?

    现在,似乎有了答案。

    “没错,我正是管仲。”管仲一边开车,一边平静地回答。

    对管仲名字感到惊奇的,陶光啸不是第一个,也不会是最后一个,所以他并不意外。

    “你的名字是……”

    陶光啸却显得很惊讶,随即问道。

    管仲稍作停顿,解释说:

    “是代王殿下给我改的。”

    早前,管仲的名字引起了不少争议,朱桂便提出,说是他让改的,这样一来,非议便减少了许多,众人也都能接受了。

    “哦!原来如此!”陶光啸恍然大悟。

    朱桂那一帮亲信改名换姓,确实容易让人琢磨出点门道,就像是朱桂对他们寄予了某种特别的期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