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233章 顶多再撑一个月
    这是他的第二根据地,也是他自己一手打造的。

    “现在朱元璋答应和大汉结盟,以后我就不方便常来了。”

    “所以,这里的事就全靠你了。”

    听了朱桂这话,驻守大汉的心腹有点舍不得地点了点头。

    “殿下放心,我一定打理好这里,绝不会辜负殿下的期望。”

    心腹拍着胸脯,坚定地说。

    朱桂听了,也放心地点点头。

    然后,他就开始张罗铁路建设的事。

    为了缩短工期,三方得一块使劲。

    欧洲那边和大汉都得按时在自家地盘上铺好横跨的铁路。

    这么一来,施工时间就能大大缩短。

    计划好了,他就让心腹随时盯着这边的进展。

    其实,朱桂心里也挺不是滋味。

    毕竟,大汉是他一手拉扯起来的。

    就这么放手让大汉自个儿发展,换谁心里都不甘心。

    可这也是没办法的事。

    为了早点实现目标,总得有所取舍。

    “那就这样吧,有事让人通知我就行,以后我也不会常来了。”

    说完,朱桂就坐上飞机离开了大汉。

    要是待久了,朱元璋准得起疑。

    而在欧洲那边,铁路建设也是热火朝天。

    帖木儿国也帮了把手,派了上千人来修铁路。

    再说,铁路也通到了帖木儿国。

    只要铁路建成了,他们就能更好地和大明搭上线。

    能抱住大明这条大腿,对他们来说可是天大的好事。

    而那个竞争系统,也给了朱桂相应的奖赏。

    这次的奖品不一般,是玉米种子。

    朱桂拿着手里的种子,一时有点懵。

    “这次的奖品怎么这么古怪?这种子起不了啥大作用啊。”

    正当朱桂纳闷时,系统的声音响了。

    【下一个任务,帮大明解决三个月后的粮食危机。】

    一听这话,朱桂恍然大悟。

    原来这玉米种子不只是奖品,

    还是解决下一个任务的钥匙。

    有了种子,完成任务就容易多了。

    正好,快立秋了,正是种玉米的好时候。

    玉米从种到收也就两个多月。

    接下来,朱桂就要大张旗鼓地种玉米了。

    这天,他揣着玉米种子进了皇宫...

    “父皇,我在欧洲带回些粮食种子,想试试能不能在大明种活。”

    朱桂说着,让锦衣卫搬上来一麻袋种子。

    朱元璋一下就懵了。

    不光是他,满朝文武也是一脸嫌弃。

    在他们看来,这粮食种子纯属多余。

    大明朝国力强盛,国库里的粮食都快堆不下了。

    根本没必要再多种粮食。

    而且种这些种子,还得新开一大片地。

    费时费力又费钱。

    因此,有些大臣极力反对。

    “陛下,这外来种子不一定适合咱大明的土。”

    “对啊陛下,就算种了也是劳民伤财,微臣以为不可行。”

    听了大臣们的反对,朱元璋微微点头。

    他看看下面的朱桂,也觉得这事儿没必要。

    但朱桂铁了心要这么做。

    “既然大臣们都反对,那我就在代王府里自己种。”

    这话一出,大臣们无奈地摇摇头。

    他们都觉得朱桂这是在闹性子。

    朱元璋没多说什么,算是默认了朱桂的主意。

    朱桂见状,有点失落,离开了皇宫。

    回到代王府,他马上让百姓们开地。

    代王府的老百姓没半点怨言,反而挺乐意。

    朱桂为他们做的好事太多了。

    开点地而已,又不费多大力气。

    不到十天,代王府周围就开出几十亩地。

    “这些种子要两两一起种,这样才能提高成活率。”

    朱桂一说这播种法,

    有的百姓不太明白。

    他们从没听过这样的种法。

    不过,既然是朱桂说的,那就照办吧。

    忙活了几天,地里全撒上了玉米种子。

    接下来,就等着丰收了。

    那天,朱棣踏进了代王府的门槛。

    一瞧见代王府周围那片新开的地,他嘴角勾起一抹轻蔑的笑。

    “朱桂这家伙,还真把那些种子给种上了。”

    “我倒要瞧瞧,这些种子能不能活过来。”

    “要死了,我可就有乐子看了。”

    朱棣不怀好意地嘀咕着。

    说罢,他迈步进了代王府。

    这时,朱桂正悠闲地在院子里品茶呢。

    一见朱棣进来,连忙站起身迎了上去。

    “皇兄,今儿个怎么有空来这儿啊?”

    朱桂满脸堆笑地问。

    “没想到你真有这胆量,把这些种子给种上了。”

    朱棣带着点讽刺意味地说。

    朱桂自然听得出话里的意思,只是微微点了下头。

    毕竟,他也没什么好辩解的。

    因为三个月后的粮食危机,他绝不能提前透露。

    先不说有没有人信。

    就算有人信了,也肯定会招来不少人的不满。

    这样做,等于是跟大明对着干,肯定对自己不利。

    至于代王府这边,他是一点都不担心。

    三个月后的粮食危机,他自信能妥善应对。

    毕竟,玉米成熟也就两个多月的事。

    见朱桂沉默不语,朱棣也没再多说什么。

    转了转,就离开了。

    这时候,铁路的修建正热火朝天地进行着。

    经过半个月的建设,铁路已经延伸到了大汉。

    最多再有两个月,就能通到欧洲了。

    到时候,两边的联系就更方便了。

    时值初秋,大明大部分地方都被雨水冲刷着。

    大雨连续下了半个月,才稍有减缓。

    但因这半个月雨量过大,导致黄河泛滥。

    突然间,黄河的堤坝崩塌了。

    周边地区也遭受了洪水的侵袭。

    朱元璋得知消息后,立即派人去治水。

    “报!这次洪水的严重程度史无前例,沿岸许多城市都遭受了不同程度的破坏。”

    “不仅如此,城中的粮仓也受损,剩下的粮食已不多。”

    前去治水的大臣回报说。

    听了这话,朱元璋的脸色顿时紧张起来。

    随即,下令开仓放粮。

    但这次灾情实在太重,国库里的粮食撑不了多久。

    这消息也被朱桂知道了,他第一时间赶往黄河沿岸。

    望着受洪水肆虐的百姓,朱桂一时感到无能为力。

    若非科技太落后,黄河怎会轻易决口。

    “唉,百姓的日子真是苦不堪言。”

    朱桂无奈地说。

    仅仅半个月,国库的粮食就消耗了三分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