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33章 了不起的盖茨比
    自从投身写作事业之后,李斯年虽然还是躺平的性格,但是对于身边的人和事还是多了更多的观察与思考,至少躺着思考也挺舒服的。

    新小说也是他之前就有所准备的,是关于盖茨比先生那件事的小说。

    李斯年在股票经纪人贝尔福特那里听说盖茨比先生惨死的消息之后,还特意拉着布雷迪跑去找肖特上尉了解情况,又从他那里打听了一些更为隐秘的细节,这倒不是李斯年有多么的八卦,而是他感觉盖茨比先生的故事很有戏剧性。

    盖茨比先生的遭遇很能展现此时米国上层社会的虚伪、荒淫与道德的堕落。

    此时的米国,社会的多元面貌和文化价值观存在着巨大的缺陷。种族主义与歧视、性别不平等、贫富差距扩大、社会的价值观混乱、道德标准模糊,在米国生活了快四年的李斯年对这些问题都感同身受,他觉得这些问题都很值得探讨。

    李斯年平时也经常从大嘴巴布雷迪那里听闻上层社会的花边新闻,他对这些八卦丑闻总是充满了好奇心。概因米国那些有钱人可真是太会玩了啊,他们的奢侈生活和层出不穷的丑闻总是让李斯年瞠目结舌,幸好他所接触的布雷迪一家还算正常,斯嘉丽的一些任性行为与之相比简直就是天使了。

    李斯年打算结合这些道听途说的东西,再加上他对于盖茨比先生的悲惨遭遇的深入了解,以盖茨比为核心人物写一篇小说,好好嘲讽一下米国这个“喧嚣年代”。

    思路一通畅,李斯年立刻化身成为一个行动派,早上起床后,简单的洗漱一下,他便急匆匆地从行李中翻出一摞稿纸,又拿出一支笔,兴冲冲地走向邮轮上的咖啡厅。

    咖啡厅是他昨天不经意发现的一块宝地,里面空间宽敞得让人心情舒畅,还有悦耳动听的免费音乐环绕,比起他所住的那个憋屈的小舱室,简直是天壤之别。

    想想看,一边啜饮着咖啡,一边在音乐中书写文字,这不就是他梦寐以求的写作环境嘛!

    李斯年在有钱的时候可是从来不会亏待自己,他投资贝尔福特推荐的股票之后,手里还剩下大概不到一千美元,足够他这一路上过得风生水起,尽享人生了。至于等回到了家乡,大哥二哥都在,还用得着他花钱么?实在不行从母亲那里弄点压箱底的钱也容易得很。

    李斯年找了一个靠窗的座位,这里光线充足,很适合他奋笔疾书。在点了一杯卡布奇诺之后,他轻轻摊开一张稿纸,撰写起小说大纲来。

    因为这个故事就发生在当下这个年代,李斯年驾驭起来比创作《乱世佳人》时还要得心应手,他无需刻意思考时代的差异,只需要随心所欲地将他所观察到的米国上层社会生活的种种细节通过笔尖娓娓道来即可。

    也许是经过了《乱世佳人》写作的锤炼,也许是经过了这几天对于写作技法的学习,李斯年写起来很轻松,下笔如有神。

    他将故事背景就设定在了这个年代的纽约市,一个充满物质欲望的年代,一座奢侈浮华的城市。

    在这个背景之下,盖茨比这一角色应运而生,他出身贫寒,却怀揣着逆袭的梦想。

    终有一天,通过不懈的努力,梦想成真,盖茨比从一个普通的青年成为了纽约市的新晋富豪。

    然而成功之路并非一蹴而就,而是经历了无数的艰辛与挫折。但是,始终未变的是盖茨比内心的追求,那就是他曾经深爱着的黛西。

    当获得成功的盖茨比终于有机会与黛西重逢时,却发现她已经不再是当年那个纯真的少女,而是成为了一个被物质世界所腐蚀的贵妇人。尽管如此,盖茨比对她仍然抱有深深的执念,希望能够挽回他们的爱情。

    接下来就是那个悲剧了,盖茨比因为替黛西承担撞人的罪责而被人枪杀致死,昔日的恋人对此却不屑一顾,而是和丈夫远走他乡,故事达到高潮并缓缓落下帷幕。

    对于盖茨比而言,他的死是个人梦想的破灭,但是对于这个时代而言却是充满了嘲讽与批判。

    在咖啡厅专注创作了一个上午的李斯年伸了个懒腰,他这半天的成绩不错,不仅完成了一千字左右的故事大纲,还写了几百字的故事开头,虽然文字略显粗糙,后面还要经过几轮的修改推敲,但是这效率也算不错了。

    李斯年随手拿起旁边报刊架上的报纸,准备看一看时事新闻,换一换脑子。

    李斯年看了看日期,这还是半个月之前的报纸,不过信息量很足。

    《亚特兰大宪政报》报道,意呆利的墨索里尼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法西斯政党,自称“领袖”,这比德意志的小胡子还要早十几年,墨索里尼开始在国内煽动民族主义,打击进步人士。

    而《纽约晚报》则报道,地处北非的埃及为了摆脱呆鹰的殖民统治,正在进行一场轰轰烈烈的华夫脱运动,从和平示威演变为了自发性的武装起义,使得呆鹰政府被迫有条件地承认埃及独立。

    还有华国的新闻,《纽约时报》报道,1月份爆发了海员大罢工,罢工人数一度达10万人以上,使5条太平洋航线和9条近海航线陷于瘫痪。呆鹰殖民当局对于合理诉求置之不理,派出武装军警开枪镇压,制造了震惊中外的“沙田惨案”。罢工一共持续了56天,海员最终取得胜利,但是其余波至今还未平息。

    就在李斯年看得入神的时候,甲板上传来一阵阵欢呼声。

    李斯年放下报纸,从咖啡厅的窗户向外望去,只见远处的海平面上渐渐浮现出一片郁郁葱葱的陆地。正午的阳光照耀在陆地之上,仿佛给它披上了一层金色的光环,璀璨夺目。

    甲板上的人群中不断爆发出hawaii的词汇。

    李斯年这才知道这是到了米国的新领地夏威夷了,这里在二十多年前还是独立的夏威夷王国,直到1898年才被米国吞并,成为了米国领土的一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