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142章 航空母舰
    这个问题让李斯年有些措手不及,他从未考虑过这个问题。面对突如其来的提议,他一时语塞,不知如何回答对方。

    见李斯年沉默,舒尔曼继续说道:“作为一位具有广泛影响力的学者,加入米国国籍无疑会为你的生活和创作环境带来更多便利,像今天这样的事情就更好解决了,我们米国政府会严格保护每一位公民的切身利益。”

    此时,李斯年恍然大悟,原来舒尔曼之所以如此迅速地答应他救人的请求,并以强硬的态度与王宠惠交涉,是在向他展示米国政府的力量啊。

    他稍作思考后回应道:“这确实是一个很重要的提议,感谢您给我这个机会。但我还需要认真的考虑一下。”

    舒尔曼表示理解:“当然,我尊重你的选择。你不必有任何顾虑,你们政府也是承认双重国籍的。加入米国国籍并不会影响你在华国的发展,反而有助于你在米国学术界取得更大的成就,让整个世界都认识到你的才华。”

    这时,旁边的尼米兹也趁机插话道:“李,如果你加入米国国籍,我可以向海军部申请,聘请你担任我们海军部的特别军事顾问。”

    舒尔曼则继续劝说道:“李,我也可以写信向总统先生建议,聘请你担任国务院处理华国问题的国务顾问。你的学术思想对我们的政府解决实际问题具有很大的参考价值。”

    他所说的国务顾问,指的是在米国国务院任职,为国务卿和其他高级官员提供专业意见的专家,这些顾问通常专注于特定的地理区域、政策问题或外交事务。

    对于舒尔曼先生接连不断的诱惑,李斯年内心其实颇为动摇。

    毕竟,若能成为米国公民,别的不说,至少自身的安全将得到一层坚实的保障。米国经济实力迅猛发展,长期稳坐全球第一的宝座,其政治影响力和军事实力更是在不断膨胀,这无疑是一个诱人的前景。

    然而,李斯年脑海中突然闪过一个念头,他疑惑地问道:“贵国政府不是在颁布《排华法案》后,就禁止了华人的入籍申请吗?”

    米国的《排华法案》是在1882年签署的,该法案主要是针对大量华人因本国的内部动荡和有机会得到铁路建设工作而迁入米国西部所作出的反应。

    该法案不仅禁止了新的华国移民进入米国,还限制了已在米国的华人获得米国公民身份,是米国历史上第一部也是唯一一部基于种族和国籍原因,全面禁止特定族裔所有成员移民的法律。

    在《排华法案》的影响下,华人移民在米国的身份和地位受到了严重限制。直到1943年该法案被正式废除前,华人一直无法申请米国公民资格。

    对此,舒尔曼表示:“那项政策主要是针对普通华人移民的。像您这样具有巨大影响力的文化名人,我们可以为您申请特别条款。总统甚至可以直接批准您的入籍申请。”

    听到这番话,李斯年心中不禁涌起一股恶心感。他觉得这种做法实在是虚伪至极,真是“当婊子还要立牌坊”,——表面上对华人表现出极其重视的态度,实际上却心存歧视。

    但考虑到目前自己有求于人,他只能继续与之虚与委蛇。

    他沉声说道:“您的提议确实非常诱人。但对我而言,华国不仅是我的祖国,更是我文化和精神的源泉。我的文学作品和哲学思想深受华国文化和历史的影响,这是我无法割舍的情感纽带。”

    舒尔曼听后表示理解并赞赏李斯年对祖国的忠诚和对文化的热爱。他强调说:“我们米国是一个由移民组成的国家,文化多元且包容。您的华夏身份并不会受到影响,我们热切欢迎全球有识之士加入这个大家庭。”

    然而,李斯年心中却暗自吐槽:说什么欢迎所有人,实际上只是欢迎白人而已。

    对于华人、黑人、印度人、倭国人等少数族裔,米国社会中的歧视现象依然屡见不鲜。他在米国留学的四年里早已对此司空见惯。

    特别是针对华人的歧视问题,不仅仅停留在歧视层面,甚至在文化上对华人进行妖魔化宣传,比如创造出傅满洲这一虚构人物来诋毁华人形象。这些行为都让他对米国的所谓“多元文化”和“包容性”产生了深深的怀疑。

    暂时搁下这个话题,李斯年又和尼米兹中校谈起了米国海军的发展。

    米国,这个孤悬于北美洲的国家,在陆地上并无强大的邻国威胁,然而,作为一个横跨两大洋的大国,它对海权的重视程度超乎寻常。

    正因如此,米国军队的发展也是表现出对海军的侧重。到1919年,米国海军的军费已经占到了国家预算的三分之一,同时增建了多艘战列舰和战列巡洋舰,以进一步提升海军实力。

    更值得一提的是,1921年米国启动了“橙色计划”,开始在亚太地区建立海军基地,并加强海外驻军,旨在在西太平洋地区建立起对倭国的军事优势,为可能的太平洋地区冲突做好准备。

    李斯年在《博弈论》论文中分析华盛顿会议上签署的《限制海军军备条约》这一具体案例时,提了一下关于航空母舰发展方面的话题,但语焉不详。

    同时,他在《海权论》的翻译稿中也多次提及航空母舰的发展问题。

    这引起了尼米兹的极大兴趣。尼米兹是米国海军中较早认识到航空母舰战略地位的人之一。他在新港海军军事学院深造时,就对航母的发展给予了高度关注。

    在后来的二战中,他更是在实战中充分发挥了航空母舰的优势,成为了一位杰出的海军统帅。

    李斯年说道:“在《限制海军军备条约》中,对于各国海军的主力战列舰和战列巡洋舰的建造做出了严格的限制,但对于航空母舰的发展却留了一个口子。我猜想,这可能是你们国家政府的一种战略考量吧?”

    尼米兹没想到李斯年虽然不是军事专家,却能将事情看得如此透彻,心中不禁暗自惊讶。

    他嘴上却敷衍道:“哪里的话,条约的签署纯粹是为了避免过度的军备竞赛。就像你在论文中所说的那样,陷入军备竞赛对任何一方都没有好处。”

    此时的海军舰船中,皮糙肉厚的战列舰和速度快且突击力强战列巡洋舰仍是主流,而航母则只扮演着辅助角色,并未引起大多数军事专家的注意。

    然而,李斯年却有着不同的见解。他说道:“在前两年的欧战中,空军的发展可谓突飞猛进。它在侦察、空中支援、制空权争夺、远程轰炸以及战术与战略的灵活性等方面都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随着战争的深入,空军的地位逐渐提升,在战争结束前已经成为了决定胜负的关键因素之一。”

    “因此我认为,”李斯年继续阐述道,“航空母舰这种将空军和海军完美结合的新型战斗装备,将会彻底改变以往海军的作战模式。未来的海战将不再是战列线上的简单对轰,也不再局限于舰炮的射程之内。相反,它将演变为一种水面、水下和空中三维一体的全新作战模式。”

    尼米兹听到李斯年的这番话后眼前一亮,急切地问道:“李,你能再详细解释一下你所说的‘三维一体’是什么意思吗?”

    李斯年解释道:“传统的海军作战主要集中在水面和水下两个维度进行。而航母的加入则使得海军具备了从空中发动攻击的能力。我认为未来的海军将会以航母为核心力量,包括护航舰艇、水下潜艇以及其他后勤支援类舰艇在内共同组建强大的战斗集群。这样一来不仅能够增强海军的整体作战实力,还能够形成更加威猛的火力输出、协同作战能力以及威慑力。”

    尼米兹聆听着李斯年的叙述,感觉受益匪浅,尤其是对方所提出的“航母核心论”以及“三维一体”的作战模式都展现出了令人钦佩的前瞻性思考,

    正当两人讨论得热火朝天之际,突然响起的电话铃声打断了他们的对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