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153章 还保他作甚
    就在崇祯帝犹豫不决之际,河南周王、总兵以及巡按御史的奏折如雪片般飞到了他的案前。

    这些奏折无不对巩永固的人品和军队的战力赞不绝口,称巩永固在江南地区犹如定海神针一般,深受百姓爱戴。其所率领的军队更是军纪严明、战力超群,堪称朝廷的中流砥柱。

    崇祯帝坐在那张象征着无上权力的龙椅上,眉头紧蹙,陷入了深深的沉思之中。

    他明白,巩永固的才华横溢和赤胆忠心无疑是朝廷所需,但其手握重兵亦是不争的事实,这着实让人放心不下。

    在经过一番深思熟虑、权衡利弊之后,崇祯帝终于下定决心,做出了一个异常艰难的决定:恢复巩永固的驸马身份,并撤销江南总督一职。这个决定看似简单,实则蕴含深意,既体现了崇祯帝对巩永固的信任与肯定,又巧妙地化解了可能存在的隐患,可谓一石二鸟之举。

    然而,这个决定究竟会给大明王朝带来怎样的影响?一切都还是未知数……

    于是,崇祯帝决定召集内阁商讨对策。在内阁会议上,内阁阁臣们纷纷发表了自己的看法。有人主张继续信任巩永固,让他继续担任江南总督;也有人担心巩永固的权力过大,建议将他调回京城,担任其他职务。

    经过激烈的讨论,最后内阁决定恢复巩永固的驸马身份,裁撤江南总督一职。

    消息是陈子龙的挚友、负责起居注的刘理顺告诉他的,真实性极高。

    听罢陈子龙的话,巩永固的脸色瞬间变得苍白,内心充满了失望和恐惧。他深知,一旦被迫回京,他在江南地区所付出的一切努力,所建立的威望和功绩,都将化为乌有,灰飞烟灭。这不仅是对他个人的巨大打击,更是对江南百姓和朝廷未来的一次重大损失。

    巩永固沉默了良久,最终下定决心,召集曹化淳、茅元仪、杨廷麟、卢象升、许德士、李明山、魏知策等人前来商量对策。

    他知道,这些人是他在江南地区的得力助手,也是他最信任的朋友,他们的意见将对他接下来的行动产生至关重要的影响。

    曹化淳一直默不作声,仿佛这一切早已在他的意料之中。事实上,他刚刚也接到了京城锦衣卫的传书,得知了朝廷的意图和计划。他深知这次事件的严重性,也明白巩永固此刻的心情和处境。

    杨廷麟则是一脸愤怒,想到自己和卢象升在朝廷中的坎坷遭遇,以及巩永固为江南百姓所做的种种努力,他忍不住怒道:“这简直是欺人太甚!我们为朝廷、为江南百姓付出了这么多,到头来却落得如此下场。难道朝廷就容不下一个忠诚能干的大臣吗?难道我们的努力就这么一文不值吗?”

    杨廷麟的话音刚落,李明山也站起身来,怒目圆睁地说道:“我们当初投的是驸马,不是朝廷。如果驸马回京,咱们也回梁山去!”

    卢象升叹息一声,没有言语。

    茅元仪在众人沉默的氛围中,缓缓开口,他的声音沉稳而有力:“朝廷旨意不可违,这是自然。但总督大人此刻的处境,确实进退两难。如果我们换个思路,如果总督大人没有接到这份旨意呢?”

    许德士听罢,不禁大笑起来,他赞赏地看向茅元仪,道:“茅兄此计甚妙!传旨太监到松江府时,巩大人到扬州府;传旨太监到扬州府时,巩大人到了苏州府……如此这般,让传旨的太监们始终无法与总督大人会面,这道旨意也就不必执行了。”

    曹化淳听了他们的计划,却并未露出欣喜之色,反而幽幽地叹了口气:“躲得了初一,躲得了十五吗?朝廷的旨意终究是要传达到的,而且拖得越久,对永固和江南的局势越不利。我们需要的是一个能够从根本上解决问题的办法,而不是这种治标不治本的方法。”

    巩永固此时也站了出来,他声音洪亮,充满了决心:“诸位,我有两个想法。”

    “第一,放话出去,陛下赐我金牌令箭和尚方宝剑,许我五年内江南境内所有事情由本督自专!若有人来传与此相反的旨意,本督必以尚方宝剑斩之!”

    “五年之后,本督自会交还金牌令箭和尚方宝剑。这样,至少能为我们争取到一定的自主权,同时也在向朝廷表明我们的决心和立场。”

    杨廷麟摇摇头:“金牌令箭和尚方宝剑,陛下能赐给你,就能随时收回。事到如今,只能截留赋税钱粮,让朝廷掂量掂量,江南没有总督大人,朝廷会怎样!”

    卢象升长叹一声:“伯祥,你变了!我等世受皇恩,怎可如此?”

    杨廷麟激动道:“建斗兄,当初东虏入寇,朝廷命你为援军总督,却又分兵两处,让你只掌控宣大三镇军队,且常常断粮,最终建斗万念俱灰,一心赴死!若非巩大人当机立断,杀了高起潜,我们哪能坐在一起!”

    “茅大人文武双全,熟知军务,却被朝廷所忌,充军福建。若非巩大人,茅大人现在还在福建充军呢!”

    \"本官在朝廷之中沉浮多年,本官在朝廷任职多时,所见无非争权夺利,遇事推诿。”

    “然而,与巩大人共事的时间越长,我越发坚信,大明真正的希望并不在于这充满纷争与暗斗的朝廷,而是在于巩大人这样的实干之才。”

    “巩大人自从被派遣至江南,便一心为民,安定流民,修建粮仓以保百姓温饱、军粮储备,整治盐税以维护朝廷经济,更是创办船厂、军械所,整顿军队,为国家的强盛付出巨大努力。如今,朝廷竟不能容他,这样的朝廷,还保他作甚!\"

    杨廷麟的话语铿锵有力,如重锤击打在议事厅的每一个角落。他的话音刚落,整个议事厅便如同被厚重的沉默所笼罩,空气中弥漫着一种难以言说的压抑感。

    曹化淳缓缓开口,他的声音低沉:“杨大人所言极是,洪图(巩永固的字)的确是大明之栋梁。然而,若是我们决定截留赋税钱粮,这无异于与朝廷为敌,此事关系重大,我们必须三思而后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