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192章 蘅芜君兰言解疑癖 潇湘子雅谑补馀香1
    凤姐说完就叫来平儿吩咐道:“明天我们有事情,恐怕没有时间,

    你趁现在有空把送给姥姥的东西都打点好了,她明天一早走也方便。”

    刘姥姥赶紧说道:“不敢再让你们破费了,已经打扰了好几天了,再拿东西,我心里就更加过意不去了。”

    凤姐儿道:“也没有什么东西,就是一些平常的东西,好坏无所谓,带回去,你们街坊邻居看着也热闹些。毕竟也来了城里一趟。”

    这会就看见平儿走了过来说:“姥姥你过来这边看看。”

    刘姥姥赶紧跟着平儿到了那边的屋里,就看见炕上堆了半炕的东西,

    平儿一一地拿给她看,说道:“这是昨天你要的那匹青纱,奶奶又别外送了你一块月白色的实地子纱,可以用来做里衬,

    这是两匹蚕丝绸,做袄子或裙子都很好,这个包袱里是两匹绸子,年底的时候做件新衣穿,

    这盒子里都是宫里特制的各种点心,有些你吃过,有些你没吃过,拿回去摆上几盘请客,比你们买的要好些。

    这两个袋子就是你昨天装瓜果蔬菜过来的,现在这个里面装了两斗御田粳米,用来熬粥特别好;这个里面装的是园子里的果子和各种干果,

    这一包是八两银子,这都是我们奶奶的,

    这两包,每包里面是五十两银子,一共是一百两银子,是太太给的,叫你拿回去做点小本生意,或者置办几亩地,以后不要再求亲戚朋友了。”

    **

    (王夫人给了一百两,这么大的手笔,刘姥姥是王家的亲戚,哪怕只是认的,在贾府里,刘姥姥过来就是因为是王家的亲戚,

    一府的人在捉弄嘲笑刘姥姥,其实也是在打王夫人的脸,

    无论给这一百两是王夫人为自己的面子,让刘姥姥不要再来贾府了,还是真的为刘姥姥着想,

    人家的的确确出了大血了,给了大钱了,

    以后刘姥姥救巧姐,与其说是凤姐儿回馈给刘姥姥的善意结的善果,不如说是王夫人给的底气,

    毕竟从青楼赎巧姐的钱,可不少,不是一个没有经商头脑的乡下人,靠凤姐给的八两银子的精神损失费就能发家赚得到的,

    都说巧姐得救是因为凤姐的善意,却完全忽略了王夫人这个婶奶奶的功劳了。连作者也是这样,

    刘姥姥两次来贾府,说凤姐对她有多大的善意,也没有呀,第一次处理,凤姐儿是问了王夫人的,第二次多次捉弄刘姥姥。

    在写宝玉人魂到太虚幻境,写的红楼梦关于巧姐的那首叫《留馀庆》的歌词里,就此事夸凤姐:幸娘亲,幸娘亲,积阴功……

    王夫人这是恶毒女配的下场?做了坏事大家都看得见,做了好事,连作者自己都不知道。安在凤姐儿身上?而且很多红学家读者也是这么觉得,

    连现实的作者写文,对书里的人物都这么选择性不公平。作品还反映社会不公,多少有些搞笑了。)

    **

    平儿说完这些,又悄悄地笑道:“这是两件袄子和两条裙子,还有四块头巾,一包绒线,都是我送给姥姥的,

    衣服虽然是旧的,但我也还没穿过几次,你要是嫌弃,就算了。”

    平儿每说一样,刘姥姥就念一句佛,到现在已经念了几千遍了,又看见平儿送她这些东西,态度还这么谦逊,

    刘姥姥赶紧又念了声阿弥陀佛道:“姑娘,你说的这是哪里话,这么好的东西我还嫌弃,我就算是有钱也没地方买这样的东西呢。

    只是我怪臊得慌的,收了又觉得不太好,不收又怕辜负了姑娘的心意。”

    平儿笑道:“不要说那些见外的话,我们都是自家人,你就放心收下吧,

    我还要和你要东西呢,等到了年底,你只要把家里晒的那些灰条菜干、豇豆、扁豆、茄子、葫芦条儿各样的干菜带些来,

    我们这儿上上下下的人都爱吃,就这个就可以的,别的都不要,别浪费心思。”

    刘姥姥千恩万谢地答应着,平儿道:“你尽管休息去,我帮你收拾好了,就放在这儿,

    明天一大早就派小厮去雇辆车给你装上,不用你操一点儿心。”

    刘姥姥更加感激了,又过去跟凤姐儿千恩万谢,然后就回到了贾母这边睡了一晚,第二天梳洗好了,就要去跟贾母告辞了。

    (没跟着去现场吃饭的袭人和平儿都对刘姥姥表现出了善意,

    上下层的人对善恶持有的不同的概念以及他们各自的下意识的行为,在红楼梦具象化了。)

    **

    因为贾母身体不舒服,大家都过来问候,出去请了大夫,一会儿,婆子就回话说大夫来了,

    老妈妈请贾母坐到幔子里面去,贾母道:“我这把年纪了,都能当他娘,我还怕他不成?不用拉幔子,就这样看吧。”

    一众婆子一听贾母这话,就搬来一张小桌,上面放上一个小枕头,然后就去请大夫进来了。

    不一会儿,就看见贾珍、贾琏、贾蓉三个人把王太医带了进来,

    王太医没敢走中间的大路,而是走旁边的台阶,跟着贾珍来到了台阶上,

    这时早就有两个婆子在两边掀起门帘子,两个婆子在前面引路,又看见宝玉迎了出来,

    贾母穿着青色皱绸缎的和未出生的胎羊皮做成的皮褂子,端庄地坐在榻上,

    两边还有四个还没开始留长发的小丫鬟,手里拿着赶苍蝇的拂尘和盛漱口水的小盆等东西,

    还有五六个老嬷嬷整齐地排在两边,隔扇门后面隐隐约约的看见,有许多穿着华丽衣服戴着珠宝首饰的人,王太医不敢抬头,赶紧上前问好。

    贾母见他穿着六品官服,就知道他是御医了,于是笑着问道:“供奉近来可好?“

    (供奉:以各种特长在宫内任职的人的统称,也就是特长生。)

    接着又问贾珍:“这位供奉贵姓?”

    贾珍赶紧回道:“姓王。”

    贾母道:“当年太医院的长官王君效,把脉的功夫最了得。”

    王太医赶紧弯腰低头,笑道:“那是晚辈的叔祖父。”

    贾母听了,笑道:“原来如此,那我们也算是世交了。”一边说,一边慢慢把手放在小桌子的小枕头上。

    老嬷嬷拿着一张小板凳,赶紧放在了小桌前,略微偏一点,王太医便弯膝坐了下来,歪着头诊了半天,又诊了另一只手,

    赶紧起身低头退了出去,贾母笑着说道:“辛苦你了,珍儿带王太医出去,好好喝杯茶。”

    贾珍贾琏等人连声答应了好几个“是”,然后领着王太医来到了外书房中,

    王太医说道:“太夫人并没有什么大碍,只是偶感风寒,

    其实并不需要吃药,只要在饮食上清淡一点,身体注意保暖,很快就会好起来,

    我现在给写个药方放这儿,要是老人家爱吃就按药方煎一剂吃,要是老人家懒得吃,就算了。”

    说完,吃过茶就给写了药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