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158章 进山之路之古盐道往事(33)
    一个月以后。

    一个自称是逃难的外乡人带着老婆和两个女儿来到了神农架盐巴集散地大九湖坪的草房街,在这条用石头铺就的小街顶东头搭起了几间木质框架的简易的草棚。

    此后,这个镶着大金牙,穿着灰布褂子,戴着八宝小帽,配一副茶色圆片石头眼镜,留着灰白长辫的瘦高个子中年男人,成天就在这条因盐巴交易而兴起的狭长的小石街上晃荡,逢人就会点头勾腰谦逊地打招呼。

    人们问起他来,他自称许立本,因老家战乱,为避战灾来到此处。

    还连连说,自己初来乍到,让街坊们多多关照。

    那时候,大九湖坪的草房街的石头街道上下,居住的几乎都是因为各种原因进山逃乱的天南海北的人。

    共同的悲惨遭遇让他们每个人都有着善良的同理心,对于新来的成员不仅没有人会刨根问底,反而会力所能及地帮助他们。

    所以根本就没有街坊邻居会怀疑这个许立本实际上是一个“卧底”。

    整日里为生计奔波忙碌操劳的人们并没有功夫去刻意关注他,更没有人知道,这个人,其实就是汉口码头上因白手起家而绰绰有名的哺恩堂大掌柜——王大牙……

    川鄂连边的自生桥下去不过十多里地就是大九湖的草房街。

    自生桥就是当年重庆大宁厂井盐进入湖北的主要通入口。

    草房街,顾名思义以草房居多。

    当时这里汇聚了南来北往四面八方逃荒逃乱的人口以及常驻本地的外来客商,将近两三千人。

    街道建在一条清澈的高山溪流旁,沿溪水狭长分布,长达数百米。

    街道就地取材,用街边小河中溜圆的鹅卵石铺就的一条石头街。

    街道两旁搭建的木屋、草棚或石屋、土房均相对而立,每爿都装着活动门板。

    这中间,有为从四川背盐回来的盐背子们提供简单食宿的骡马店,后来进山的人越来越多,又慢慢有人在这里开起了百货店、山货收购行、饭馆、旅店等,于是一条街道就这样形成了。

    小街两旁,山溪旁和山脚下,高低错落凌乱地挤满了房子;但更多的人则选择住在离这条街不远处能开垦农田的山坡上、河沟里;更有人为了安全躲到了更深的虎狼出没的深山里。那里没有任何路进出,若需要购买生活必需品如洋火和盐巴,他们只能是背着作为交换物的兽皮、药材像野兽一样走兽道、钻林子、淌溪沟、爬山崖,需要好几天才能到这条小街上来。

    王大牙在九湖坪草房街晃荡多日,早已摸清了这条街道两旁的道道。

    这里有几家广货店,有几家盐行,有几家骡马店,有几家饭馆……老板姓氏名谁等等,他已是了然于心。

    不多日,改名为许立本的王大牙便在村东头的家里支起一个卦摊,打起一个卦幌子,上写“许半仙算命”,平日里还择日在街上热闹处支起一张破柴木桌子,为南来北往的各色人等看手相运程、测吉凶、选吉日、写楹联。

    这王大牙多年呆在繁华的大汉口,见多识广,加之多年经商练就的察言观色和敏锐的洞察力、分析判断力对他的算命事业都帮助不小。

    很快,“许半仙”的名声便传出去了。

    病急乱投医,人穷爱算命。

    王大牙的挂摊收费公道合理,而且委实便宜,所以九湖街乃至于周遭那些命运坎坷、饱受战乱折磨的乡亲们有事没事都都喜欢到“许半仙”这里算上一算。

    这样一来,“许半仙”就成了九湖街的“小灵通”了,这几里长的石街上乃至方圆几十里的密林里几乎没有他不知道的秘密。一般家庭情况如哪家是什么时候从哪里来的、家里都有什么人、多大年龄、家里主要做什么营生的等等不到半年就被他摸了个门儿清。

    随着信任的建立,慢慢就有人来求算自己的家人这几日适不适合出门去贩盐或者背盐,或者是几时能背盐回来,路上会不会遇到狼虫虎豹和棒老二等等看似很正常其实对王大牙很核心的话题。

    与此同时,杨浩宇高祖父用梅寡妇盘掉老码头旅店的钱,通过道上的兄弟购得几杆毛瑟步枪和不少弹药,打了几把大片刀,带着梅寡妇和一干人等佯装成灾民,取近道直赴太平山。

    那时候太平山沿路的山匪大多都还停留在刀枪棍棒的硬兵器时代。有的队伍会有几杆火枪,但要么缺火药火皮,要么就是经常会因丛林的潮湿导致火枪哑火, 打劫时,基本上都是拿出来当棒子使或者吓唬人用的。他们有的甚至就是山下的山民,农忙时回家掰苞谷,挖洋芋,农闲时便三五成群,拉帮结伙,占山为王。更多的都是些流亡军人和逃兵。这些心狠手辣,不单求财,杀人从不眨眼,他们是这深山密林里的阎王判官。

    对于他们的暴行,神农架至今还流传着一个传说。

    说神农架一个年轻英俊却很羸弱的读书人为了能够让自己的家人吃饱饭不挨饿,便拼了命一般跟随族里其他八个强壮的男丁一起去大宁厂的兔儿井背盐。结果他在兔儿井遇见了一位美丽出众的熬盐女孩,心生爱慕,百般追求。姑娘对小伙子亦是一见倾心。小伙子用自己身上所有的钱为姑娘扯得两身衣服,姑娘则慷慨地送给了小伙子一背盐。二人依依不舍,互换了信物,约定来年就会来娶她。小伙子兴高采烈地与其他八个盐背子一起把盐背到了高岩坎这个地方,结果遇到了土匪,正是被称为“阎王判官的”逃兵组成的。这些阎王判官抢去了他们身上的所有及盐巴,还残忍地扒掉他们身上的衣服,牢牢地绑在一棵棵树上,任凭刺骨的山风吹刮……最后,这九个人全部饥寒交迫而死。后来人们发现他们时,尸体已经被野兽撕扯的残缺不全……可怜了那美丽的熬盐女子,一年复一年痴情地的等待也不见自己的心上人来娶她,每日里以泪洗面,那不间断的泪水渐趋汇聚成一条盐泉,洁白无瑕,仿佛一颗颗珍珠,后人们就称它为“珍珠盐”。据说“珍珠盐”咸中带香,而那香气散尽,却又使人有一丝莫名的惆怅和忧伤,神奇无比……而那高岩坎因为惨死了九个人,就被人们改成“九条命”,至今依然如此称呼……

    你高祖父那几年的运气不错,在他决定落草为寇的时间段,神农架深山里的土匪恰好没有一支拥有绝对实力的队伍,大多都是那些小打小闹散兵游勇似的小股游匪。

    正因为如此,杨浩宇那受过太平军正规训练在战火里熏陶过并且装备了先进毛瑟枪的高祖父杨崇武,很快就带领他的队伍把遇到的能找到的小股势力统统地“招安”或瓦解了。

    除了有一次为了吓跑一头黑熊放过几枪,杨浩宇高祖父的毛瑟枪几乎从来没有响过。

    单凭他一身了得的功夫和那一张厉害的嘴皮,就已然使得这些山匪纷纷逃窜或者归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