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633章 赵昚力主北伐,司马懿吐血身亡,金幕首次更换绑定!
    金幕中,视频继续播放着。

    听到赵构要退位的话之后,陈康伯、杨沂中等人都惊呆了。

    退位为太上皇,历史上其实也不是没有发生过。

    但那些太上皇的下场都很不好。

    皇权这种东西是天然具有排他性,是最能验证“一山不容二虎”这句话的。

    赵构竟然主动提议要退位当太上皇?

    这实在是过于离谱了一些。

    陈康伯忙道:

    “陛下,此非小事,还请陛下三思!”

    在场的其他宰相、重臣们也纷纷开口劝阻赵构。

    实在是这种事情太容易引发朝政动荡甚至政变。

    而这种朝政动荡和政变,最先波及到的就是这些宰相、重臣们。

    甚至,可能会让他们全家乃至三族都死于非命!

    然而面对着宰相重臣们的劝谏,赵构却无动于衷。

    “好了,朕都养了赵昚这小子几十年,他是什么品行,朕比你们清楚多了!”

    原本赵伯琮成为太子之后,改名赵烨。

    但后来大臣周必大认为,赵烨这个名字和唐昭宗李晔同音。

    李晔可是死于非命的,让大宋皇太子跟李晔名字同音,太不吉利了。

    于是,赵烨改名为赵昚。

    赵构提出要禅位当太上皇的这一天,距离赵昚刚刚举行完所有皇太子典礼,只不过才过了五天。

    也足以证明在这件事情上,赵构究竟是如何的迫不及待。

    任凭陈康伯、杨沂中等人如何引经据典,各种劝说,赵构都下定决心,坚持到底。

    这位大宋皇帝这辈子也就坚持了一件事情——享受。

    退位当太上皇,是最能让眼下赵构安心享受的选择,他自然不可能在这种时候退让。

    于是在当年六月份,赵构就正式下达了禅位诏书。

    “……朕在位多年,思欲释去重负,以介寿臧,蔽自朕心。”

    “皇太子赵昚可即皇帝位,朕称太上皇帝,退处德寿宫,皇后为太上皇后。”

    “一应军国事,并听嗣君处分。”

    “朕以淡泊为心,怡神养志,岂不乐哉!”

    就这样,才刚刚当了太子一个月时间的赵昚,便以一个让所有人都意想不到的速度,成为了南宋的第二位皇帝。

    镜头中,四位正副宰相陈康伯、叶义问、汪辙、黄祖舜按部就班,先率领文武百官上演了一番“舍不得陛下”的大戏。

    赵构或许也是有所动情,非常感慨地说了一句话。

    “朕在位,失德甚多,更赖卿等掩覆。”

    这句话其实也说明,赵构心中对于自己究竟做了多少操蛋的事情,还是非常清楚的。

    不过也就这么一句话了。

    很快,赵构和吴皇后一起离开了正殿。

    随后在四位宰相和文武百官的奉迎下,赵昚正式升殿,坐在了龙椅上,即皇帝位,接受文武百官的朝拜。

    历朝历代的皇帝们看到这里,也不由议论纷纷。

    【汉高祖刘邦:朕想起了赵武灵王的故事,大家说这个赵构会不会早死?】

    【宋太祖赵匡胤:早死最好!】

    【明太祖朱元璋:@宋太祖赵匡胤,恐怕要让某人失望了。】

    朱元璋这句话,瞬间又把赵匡胤给弄沉默了。

    这就是剧透党的威力!

    众人看到朱元璋的弹幕,也都震惊了。

    【秦始皇嬴政:难道真就验证了好人不长命,祸害活千年?】

    【光武帝刘秀:秦桧也是很老了才死的,赵构若是也能寿终正寝,说实话挺恶心人的。】

    【唐太宗李世民:算了,历史上恶心人的事情还少了么,这就是历史啊。】

    李世民这句话,也让众人沉默了。

    的确,华夏历史虽然辉煌,但也有很多不堪回首的瞬间。

    赵构和秦桧,固然是有点登峰造极的意味在里面,但终究也只不过是那些耻辱瞬间的一个罢了。

    【秦始皇嬴政:其实朕有些时候在想,金幕作者究竟为什么要弄一个盘点败家子,而不是盘点那些明君呢?】

    历朝历代的皇帝们闻言,都陷入了思考之中。

    是啊,到底为什么不盘点好的,偏偏要盘点这些坏的呢?

    过了好一会,又一条弹幕出现。

    【明太祖朱元璋:朕倒是有个猜测,但不一定准。】

    【明太祖朱元璋:朕觉得,金幕出现的意义就在于——勿忘国耻。】

    这句话立刻就点醒了众人。

    【秦始皇嬴政:有道理。大秦的辉煌,想必在后世也人所共知,无需更多普及。但这些耻辱,才是我们需要铭记的。】

    【汉武帝刘彻:一昧记住辉煌而忘记耻辱,只会陷入盲目的自大自满,最终自取灭亡。朕就是因为不忘耻辱,才能建立不世功业。】

    【唐太宗李世民:说得对。若没有渭水之盟,朕还真不会那么快就弄死颉利呢。比起辉煌,耻辱反而更加能激发人的奋斗心和潜力!】

    【隋文帝杨坚:谁说不是呢?若不是看到杨广那个蠢材的倒行逆施,朕也不会下定决心在大隋之中进行如此大规模的改革。】

    众人纷纷表示赞同。

    知耻而后勇!

    这句话用在此刻,再合适不过了。

    正所谓:辉煌一刻谁都有,别拿瞬间当永久。

    一个人可以长久的沉迷在自己的巅峰中,最大的代价无非就是废掉他的一辈子罢了。

    但国家不行。

    一个国家如果只记得自己的辉煌,却忘记了自己的耻辱,那这个国家就废了。

    牢记耻辱,奋发向上,让国家变得无比强悍,将曾经欺负过华夏的所有敌人统统都赶尽杀绝。

    这才是金幕盘点视频的意义所在!

    华夏的辉煌时刻,那简直太多了。

    多到绝大部分的胜仗,史官们甚至都懒得细写,一两句话就打发了。

    伟大的华夏文明,赢不是很正常的事情吗?

    但耻辱就不一样了。

    咱们华夏文明五千年,经历了这么多耻辱,那咱们必须奋发啊!

    等会,你说咱们辉煌的次数和年代远超耻辱的次数和年代?

    不,不聊这个,聊这种没什么意思。

    总之,牢记耻辱就完事!

    从实际的情况来看,金幕盘点昏君视频的出现,的确也激励了历朝历代,让所有朝代都变得比正常时间线更强。

    这里面固然也有金幕带来的各种科技带飞,但归根结底,还得靠皇帝个人的想法。

    就好像赵构这种,北伐的绝佳良机摆在眼前,他就是不下令北伐,南宋怎么强大?

    皇帝的意志,才是一个国家最关键的驱动力。

    被盘点视频激发的历朝皇帝意志,再有金幕中各种武器科技加持,才有了如今一个个如此强悍的华夏王朝!

    ……

    金幕中,视频继续播放着。

    赵昚的登基,让南宋的历史稍微掀起了那么一点点的波澜。

    这位南宋新皇,其实还是很想有一番作为的。

    儒家的教育,虽然历经多个朝代而有所变动。

    但接受了完整儒家教育的赵昚,至少还没有自家父皇赵构那么没脸没皮,为了享乐连半壁江山都可以割让。

    赵昚刚刚继位,就将之前曾经激烈上书大骂赵构不愿意北伐的胡铨召回朝廷。

    紧接着,赵昚又召集诸宰相,商量一件天下人早就翘首以盼的事情。

    给岳飞平反!

    听完赵昚的意思后,在场的诸多宰相都面面相觑,半晌说不出一句话。

    良久后,见赵昚已经面露不耐,左相陈康伯才小心翼翼地问了一句。

    “陛下事先,可曾和太上皇通气?”

    岳飞可是赵构亲自授意秦桧害死的,这一点毋庸置疑。

    若仅仅是秦桧将岳飞迫害至死,那秦桧都死了十年有余,为何岳飞还没被平反?

    赵构甚至平反了一大批在秦桧执政时期被迫害的大臣,也没有给岳飞平反,对岳飞的态度不言自明。

    谁让岳飞那么多事,天天想着北伐,搞得赵构都不能好好的在临安府享乐!

    赵昚闻言,表情不由一滞。

    说起来,赵昚的地位其实也是比较尴尬的。

    他本身是宋太祖赵匡胤的后裔,并非宋太宗赵光义——赵构这一脉的。

    这个皇位对赵昚而言,简直就是从天上掉下来的。

    也正是因为皇位来自于赵构,所以赵昚是绝对不可能做出任何对赵构不利的事情。

    质疑赵构,就等于质疑赵昚本人!

    赵构之所以在明知道之前的太上皇们下场凄凉的情况下还敢放心大胆的禅位当太上皇,也正是因为清楚这一点。

    有这个至关重要的正统性在,赵昚这辈子都不可能对赵构做出哪怕一点点不利的事情。

    这可比什么父子情谊要靠谱太多了!

    赵昚干咳一声,道:

    “父皇算是默认了。”

    “但是,咳咳,总之,此事咱们尽量做得适当,诸位卿家能明白吧?”

    众人对视一眼,连连点头。

    “明白,明白。”

    都是官场老油条了,有什么不明白的?

    这种又当又立的事情,大家见得多了!

    在赵昚老师史浩和几名宰相绞尽脑汁的思考过后,给岳飞平反的诏书终于颁布了。

    “……岳飞虽坐事以毙,却有大功于国,而太上皇帝念之不忘。”

    “事朕以忠,至无嫌于辰告。”

    这整个旨意中最关键的两句话,可是非常有讲究的。

    第一句话的前半句明确指出,岳飞还是有罪!

    这就保证了赵构的体面。

    后半句,则说明赵构对岳飞的功劳念念不忘,这就给了赵构一个台阶。

    当然,只有赵构有台阶还不行。

    赵昚这个皇帝也得有理由给岳飞平反啊。

    赵昚还不能说岳飞功大于过,不然岂不是在否定赵构以前的做法?

    所以第二句话,赵昚就给了这个理由。

    那就是说明,岳飞当年曾经建议赵构立赵昚为皇储。

    有了这个理由,赵昚在继位之后知恩图报,给岳飞平反,那也就说得过去了嘛。

    在这么别扭了一番之后,赵昚在旨意的最后将岳飞正式官复原职。

    而岳飞流放在外的妻儿,也都全部被允许回朝。

    不管怎么说,这位仅在少年时和岳飞有过一面之缘的南宋新皇,起码是达成了天下人的心愿了。

    无论是给胡铨复官,还是给岳飞平反,其实都是出于同样的原因。

    赵昚的心中,想要北伐!

    作为宋太祖后裔,赵昚急切地需要一番功绩来证明自己继位的合理性,提升自己在天下臣民中的威望。

    北伐光复中原,让大宋疆域恢复到祖宗赵匡胤时的水平,无疑就是赵昚能想到的最好办法。

    在赵昚的主导下,南宋国内针对北伐的呼声再度高涨。

    紧接着,赵昚又在诸多主战派大臣的建议下,将张浚召回朝廷。

    刘琦已经病死,杨沂中不可靠。

    在眼下的旧臣中,张浚也就成为众望所归。

    事实上,早在之前完颜亮南下的时候,赵构就已经将张浚复起,任命为建康府通判。

    有了这个晋升,等于是赵构已经初步原谅了张浚,赵昚才敢把张浚召回朝中。

    很快,张浚就被升为少傅,江、淮宣抚使,魏国公。

    一场轰轰烈烈的北伐浪潮,看起来似乎已经无可阻挡了。

    但别忘了,赵构还没死呢!

    画面一转,赵昚按照惯例前来向赵构请安,并商定国事。

    “孩儿打算以张浚为主帅,领兵北伐。”

    赵构一听,顿时露出了不以为然的表情。

    “若岳飞尚在,命其北伐可也。”

    “张浚徒有虚名,将来必误大计。他专门把国家名器、财物做人情!”

    赵昚愣了一下,忙道:

    “父皇放心,孩儿已经和张浚详谈过了,此次北伐……”

    听着赵昚讲述的各种北伐计划,赵构的脑海开始嗡嗡作响。

    他很快就打断了赵昚。

    “大哥,待老者百岁后,尔却议之!”(史书原文)

    赵昚虽然在赵构这边碰了个软钉子,但却并没有放弃北伐的梦想。

    他派出洪迈、张纶等人出使金国,想要刺探情报。

    然而,洪迈张纶虽然是主战派,但在出使金国的时候却依旧被完颜雍给戏耍了一番,不但没有如赵昚所希望的那般“两国外交礼仪”平等,反而还带回了一份完颜雍非常具有侮辱性的诏书。

    赵昚大怒之下,将洪迈张纶罢官。

    紧接着,就是宋廷内部的争斗。

    此时,左相陈康伯并未去职,但由于张浚复起的缘故,主战派的核心骨变为张浚。

    然而,朝堂之中依旧还是有一股主和派势力存在的。

    这股主和派的势力,以赵昚的老师,在继位过程中立下大功,刚刚出任参知政事,随后又晋升为右相的史浩为主。

    史浩对着赵昚道:

    “陛下,臣以为如今大宋皇位刚刚更替完毕,新的秩序尚未稳固,此时宜守不宜战。”

    “吴璘所部位于陕西,孤军深入,随时都可能会被金国调集大军围歼。”

    “还请陛下下旨让吴璘所部撤回巴蜀,等朝廷计较已定,再行决定是否继续出兵。”

    赵昚闻言,不由有些迟疑,道:

    “吴璘军已经收复了陕西多处,此刻让他撤军,岂不是把这些地方都全部让回去了金国了?”

    史浩赶忙上奏道:

    “陛下,只需等到朝廷这边稳固,陕西之地不是随时都能夺回?”

    “关键还是在中原和两淮,陕西不过是边陲战场,无关大局。”

    “况且,太上皇本就不喜北伐之意,让吴璘撤军,也更显得陛下孝顺之意。”

    赵昚听完,终于被打动,就去禀报赵构。

    赵构果然高兴了起来,笑道:

    “此事尔自行做主便是。”

    于是赵昚赶紧下令,让吴璘撤军。

    这个旨意发出去之后,立刻就找到了激烈的反对。

    正在两淮前线奉命抚军的虞允文得知消息,连夜赶回临安,求见赵昚。

    “陛下,如今陕西战局,吴璘军队和徒单合喜军犬牙交错,难解难分。”

    “双方都已经咬在一起,真正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虞允文情急之下,直接拿着自己手中的芴板,在地上划出了一幅简单的地图。

    “若是此刻让吴璘军撤退,彼也根本无法全身而退啊!”

    “强行奉命撤退,徒单合喜必然会立刻追击。”

    “吴璘再是天纵其才,也必然会被徒单合喜击溃。”

    “川军一旦被击溃,别说是将来继续北征,恐怕连四川也保不住了!”

    听着虞允文的话,赵昚这才回过神来,脸上冷汗不断冒出。

    “史浩误朕!”

    “来人啊,快发八百里加急,立刻告诉史浩,不必撤军了!”

    【但赵昚的第二份旨意发出时,已经太晚了。】

    【由于有了岳飞的前车之鉴,吴璘在接到第一份撤军旨意之后不敢怠慢,只能强行仓促地撤军。】

    【徒单合喜顺势进攻,大破吴璘所部,让吴璘军损失惨重。】

    【吴璘军原本收复了大半个关中,至此也全部丢掉。】

    【赵昚见状,也只能将虞允文任命为川陕宣谕使,前往四川和吴璘重整军容,聊做弥补。】

    吴璘的败退,并不仅仅是陕西一地的得失而已。

    原本完颜雍是非常担心吴璘击败徒单合喜,顺势进军山西、中原等地。

    那样一来,金国的局势就会无比被动。

    正是出于这个原因,明明陕西方面的主将徒单合喜是完颜亮娘家的人,完颜雍都不敢撤换徒单合喜。

    吴璘败退之后,金国再无任何威胁。

    完颜雍顺势接受了徒单合喜在陕西的所有进军,他的统治也随之变得无比稳固。

    这下子,赵昚等于是被啪啪打脸了。

    皇宫之中,赵构看着面前的赵昚,倒是也没有什么责怪,反而安慰了赵昚几句。

    “皇帝啊,你须知治国并不是这么简单的事情。”

    “臣子们各有立场,当皇帝的很难判断究竟哪个是对的哪个是错的。”

    “陈康伯虞允文也是忠臣,史浩也是忠臣,听谁的都可能对,听谁的都可能错。”

    赵昚闻言不由茫然,对着赵构道:

    “那按照父皇之见,应该如何是好呢?”

    赵构呵呵一笑,淡然道:

    “朕的想法很简单啊,北伐可能会赢也可能会输,但不北伐就永远不会输!”

    赵昚听完,不由无语。

    赵昚咬牙道:

    “父皇,孩儿还是想要尝试一下真正的北伐,不然孩儿不甘心!”

    赵昚今年也三十五岁了。

    过往的三十五年里,他接受的教育,他亲眼目睹和经历的一切都在告诉他。

    必须要北伐,收复旧河山!

    虽然刚登基就经历了吴璘的当头一棒,但赵昚并没有因此而想要放弃,反而是激发起了年轻人的胜负欲。

    他要来一次真正的北伐,和金国一决雌雄!

    赵构闻言,也是无可奈何。

    他并没有用太上皇的身份强压赵昚,而是随意地摆了摆手,道:

    “那你就去吧,皇帝。”

    “有些时候,朕教是教不会你的,等你体验过了也就知道了。”

    等赵昚离去之后,赵构摸着发白的胡须,自言自语。

    “或许当年确实不应该杀岳飞……”

    赵昚下定决心之后,正式将张浚任命为枢密使。

    赵昚亲自召见张浚,让张浚整顿军务,伺机与金人一战。

    可张浚到任没多久,金左副元帅纥石烈志宁就致书于张浚,语气傲慢地要求南宋履行《绍兴和议》的内容,将海、泗、唐、邓、商五洲之地割让给金国,并支付当年的岁币。

    赵昚一听,立刻就气坏了。

    “岂有此理!朕不去北伐打他就已经算好的了,他竟然还敢要和朕重提绍兴和议?”

    绍兴和议这种丧权辱国,俯首称臣的和议内容,对赵昚来说无疑是非常让人恶心,也是无法接受的。

    赵昚严词拒绝了金人的要求,反提出要重议疆界、双方地位必须平等的要求。

    这下子,金朝皇帝完颜雍也生气了。

    如果是在一年前完颜亮刚刚死在长江北岸的时候,这个要求完颜雍绝对是想都不想就答应下来。

    当时的完颜雍甚至愿意将整个北宋的旧疆界全部归还!

    可那时候的完颜雍北边有契丹叛军,西边有吴璘在猛攻陕西,南边正在回返中原的金军主力也不确定就能为他所用。

    现在呢?

    契丹叛军平定了,吴璘被打退了,金军主力也全部被完颜雍掌控在手中了。

    此一时,彼一时!

    这时候的完颜雍,可就不会跟赵昚这么客气了。

    一看赵昚这么不识时务,完颜雍立刻兵陈虹县、灵璧,做出了大军即将南下的姿态。

    但完颜雍也只是摆个姿态。

    完颜亮毕竟统治了金国十几年,区区一年的时间肯定是不够完颜雍来搞定完颜亮当年势力的。

    而且金国内部也的确是一个烂摊子现在,完颜雍的主意就是“以战逼和”。

    只要大宋愿意继续维持之前的绍兴和议,这件事情也就过去了。

    大家各自收拾自己的内政,跟以前一样和平共处就好了。

    赵昚在接到了金国陈兵边境的消息之后,就召集了诸多大臣进行商议。

    刚刚出任枢密使的张浚意气风发,第一个表明了态度。

    “陛下,如今金国内乱不止,正是北伐的绝佳良机啊。”

    “臣以为,应该立刻发大兵北上,定能收复中原!”

    张浚的这番话,立刻就被右相史浩反驳。

    “如今大宋内部何尝不是问题多多?”

    “陛下刚刚登基,需要更多的时间来重建内政,我不同意此刻北伐!”

    诸多主和派的官员们纷纷开口赞同史浩。

    但让赵昚和张浚意外的是,许多主战派的官员竟然也不同意北伐!

    虞允文已经出发去了四川,在抵达四川之后听说要北伐,赶紧上奏折回来反对。

    而在朝堂中,去年一整年都在力主北伐的陈俊卿,在得知了吴璘兵败的消息之后也转为反对。

    陈俊卿道:

    “大宋当然是需要北伐的,可去年在两淮的战争就已经说明了如今大宋军队根本就不具备北伐的实力。”

    “臣认为,至少要用三到五年的时间来重新整编军队,恢复至少如岳飞当年的战斗力,再行北伐。”

    陈俊卿的话,也得到了左相陈康伯的赞同。

    陈康伯道:

    “陛下初登大宝,诸多事务繁杂,军中的各种事情也还没有理顺。”

    “此刻仓促北伐,实在是太容易引发混乱了。”

    “若一定要北伐,当在一年后为宜。”

    这也是南宋朝廷之中非常罕见的一幕。

    主战派跟主和派史无前例地站在了一起,都反对立刻北伐的决定。

    这种情况也让赵昚愣住了。

    张浚见状,大声道:

    “此乃千古良机,怎么能坐视失去?”

    “而且金人明显就不敢开战,之前的话无非是虚张声势罢了。”

    “陛下,还请明鉴!”

    张浚都已经被罢相二十多年了。

    好不容易才重新回到朝堂之中,出任枢密使,得以主持接下来的北伐事宜。

    这种时候让张浚再等,他怎么可能等得了?

    说难听点,再过三五年,张浚恐怕都已经老死了。

    所以张浚是最为迫不及待的,恨不得立刻就开始北伐。

    但不管怎么说,最终决定当然还是得赵昚这个皇帝来做。

    赵昚迟疑半晌,终于下定决心。

    “以张浚为提督,统领两淮、荆襄兵马北伐!”

    【在赵昚和张浚的主导下,南宋在时隔二十多年之后,又一次主动开启了北伐之战!】

    西晋世界之中,听到了随身金幕里传出的“北伐”两个字,司马懿眉头明显跳了一下。

    但此刻司马懿可没有什么心情去管金幕了,他焦急地问着面前的大臣。

    “师儿还没有回来吗?”

    一名大臣赶忙回答道:

    “陛下,太子殿下就在洛阳城东南五十里之外,最多再两天就能抵达洛阳城了。”

    司马懿点了点头,咬牙开口道:

    “让后面的军队一定要挡住姜维!”

    “前军加快对洛阳城的进攻!”

    司马懿非常清楚,如果自己不能够在短时间内拿下洛阳城,就会陷入被前后夹击的绝境。

    西晋阵地中,火炮正在轰鸣。

    数百门火炮一字排开,对着面前的洛阳城狂轰乱炸。

    洛阳城的城墙上,处处都是被炮弹打出来的坑洞。

    任凭谁都能看出来,这座城池已经坚持不了多久了。

    但在洛阳城中,诸葛绪和王苞两人却并没有那么的慌乱。

    王苞看着诸葛绪道:

    “诸葛大人,若是你说的援兵再不来,咱们就真要死在这里了。”

    诸葛绪笑了笑,道:

    “放心吧,他们一定会来的!”

    王苞有些疑惑地看着诸葛绪的表情,道:

    “诸葛大人,你对你的族人们好像很有信心啊。”

    “你们不是已经有几十年没有联系了吗?”

    诸葛绪哈哈一笑,对着王苞眨了眨眼睛,道:

    “张大人,你和太原王氏难道也有几十年没联系?”

    “若我所料不错,就算是蜀汉军队不来,北方的大军也应该南下了吧?”

    太原王氏,根基自然是在山西一带。

    之前诸葛绪、王苞杀死司马昭之后,第一批起兵响应的八个郡中,就包括了太原郡!

    王苞呵呵一笑,点头道:

    “准备自然是越多越好。”

    两人虽然在反西晋司马氏这件事情上是盟友,但在暗地里也少不了一番较劲。

    说白了,北方士族现在有三个选择。

    第一,割据一方,和东汉末年那样争雄天下。

    第二,投靠蜀汉。

    第三,投靠东吴。

    无论是王苞还是诸葛绪,都面临这三个选择。

    一旦双方选择相左,那么分分钟就可能会反目。

    总之,整个气氛是比较微妙的。

    说话间,一名将军冲了进来。

    “两位大人,有一支兵马从黄河以北渡河而来,正在朝着洛阳进发,先锋军应该今天黄昏就能抵达城外!”

    诸葛绪和王苞两人顿时大喜过望,异口同声地问道:

    “是谁的兵马,打的谁家旗号?”

    河北现在也是一个群雄割据的情况。

    在这种时候,还真说不好到底是盟友,还是河北那些西晋残部南下。

    这名禀报的将军表情有些古怪,好一会才开口道:

    “第一支应该是清河太守王览,打的是清河、太原王氏的旗号。”

    “第二支是赵云的军队,打的是蜀国的旗号!”

    诸葛绪和王苞两人闻言,都愣住了。

    北方,清河、太原两郡的王氏兵马,和赵云所率领的蜀军合兵一处,正在朝着南方前进。

    天色已晚,两支兵马安顿扎营。

    西晋清河太守,太原王氏清河房家主王览,正在帅帐中和蜀汉副帅赵云单独交谈。

    王览是一个非常儒雅的男子,他笑呵呵地对着赵云道:

    “老将军当年纵横长坂坡的事迹,王览如雷贯耳。”

    “现在能和老将军一起进军洛阳,实在是王览平生所幸。”

    赵云笑着摆手道:

    “子龙不过是个武人,终究还是要靠王大人这样的饱学之士来治理天下。”

    顿了顿,赵云直接开口道:

    “王大人,我是个粗人,不适合说那些文绉绉的东西,你直接看吧。”

    说完,赵云从怀里拿出了一份密诏。

    “这是我家陛下的亲笔诏书,还请王大人过目。”

    王览表情变得严肃起来,他站了起来,双手从赵云手里接过了这份诏书。

    这份诏书的确是蜀汉皇帝刘禅亲笔所写。

    上面并没有什么废话,而是直接任命了一批官职。

    “王览有大功于汉,特任命其为大汉右丞相,位列大汉左丞相费祎之下。”

    “王览长子王裁为太原郡守,次子王基为清河郡守,三子王会为御史,其余三子皆入大汉太学,待成年后按其才能授官。”

    “王裁子王敦,王基子王导可入宫,为大汉太子刘睿伴读!”

    “其余河北诸族,若得王氏引荐,重归大汉门庭,朕亦从其中选贤任能,各授其官。”

    王览看完这份诏书,难掩心中激动。

    他将诏书放在桌案上,然后恭恭敬敬地朝着诏书行礼。

    “臣王览,谢大汉皇帝陛下恩德,谨遵诏令!”

    随后,王览站了起来,又对着赵云行礼。

    “赵大人,王某麾下军队,任凭驱使!”

    赵云见状,不由露出笑容。

    这就是赵云的真正使命。

    突袭西晋?

    其实只不过是姜维派赵云北上,故意制造出来的错觉罢了。

    西晋河北地区都已经是叛军处处,哪里还需要什么突袭?

    赵云真正的使命,是将河北地区势力最强悍的门阀,太原王氏给拉拢过来!

    太原王氏的始祖可是秦朝大将王翦,那是真正的千年世家。

    有王氏的全力支持,山西河北自然不在话下。

    赵云不敢怠慢,赶忙扶起王览。

    “王丞相这是什么话?”

    “论官职,云可是在丞相之下,应当由丞相指挥才是。”

    两人一番谦让之后,赵云正色道:

    “这样吧丞相,你我先各自指挥麾下兵马,待姜维大帅前来,所有兵马一同受其指挥。”

    “届时丞相掌中原政务,大帅掌中原军务,正是相得益彰!”

    王览连连点头,笑道:

    “如此甚好,甚好!”

    翌日,王览全军也更换了大汉旗帜,跟赵云一起浩浩荡荡地来到了洛阳城下。

    这个消息一出,司马懿直接震惊了。

    “什么,从河北来了五万兵马,而且打的是蜀汉旗号?”

    司马懿赶忙登高了望,很快明白了事情经过,气得咬牙切齿。

    “太原王氏,他们竟然在这种时候背叛了朕!”

    太原王氏,地位实在是太特殊了。

    在太原王氏之前的世家,都属于诸侯世家,一般会被人称为“诸侯”,视为君主。

    而太原王氏则不同,它的子孙效忠历朝历代的皇帝,属于是臣子,故而被史书称为“世家之主”。

    这样的一个世家,就连司马懿之前在清理世家的时候都不敢对太原王氏痛下杀手,只不过是象征性地打压了一下,清除了一些太原王氏的分支。

    按照司马懿的想法,是打算在灭掉蜀国和吴国之后,再借助天下一统的威势,一举把太原王氏连根拔起。

    但司马懿也没想到,短短几年时间,蜀国死灰复燃甚至打到了洛阳城下,太原王氏也在这种时候选择和跟蜀汉同流合污!

    想想洛阳城里此刻掌权的是什么人吧。

    诸葛绪,那是蜀汉前丞相诸葛亮的族人,都出自于琅琊诸葛氏。

    王苞,同样也是太原王氏,不过他出身旁支偏房,并不是主支。

    但眼下太原王氏既然已经和蜀汉合流,诸葛绪和王苞基本上肯定都要投入蜀汉阵营了。

    这下子,洛阳城外,司马懿的西晋军就极其被动。

    西边,是蜀汉大帅姜维统领的主力。

    北边,是王览率领的王氏兵马,以及蜀汉副帅赵云的一路偏师。

    城里,是诸葛绪和王苞的西晋叛军。

    这三路兵马,此刻事实上都已经成为了蜀汉的兵马。

    司马懿所率领的西晋军主力,等于被蜀汉三路合围了!

    还没等司马懿从这样的打击中回过神来,突然又有一匹快马带着八百里加急狂奔而至。

    “不好了陛下,南路军内部爆发兵变,太子殿下被那些发动兵变的叛贼给杀了!”

    “那些叛贼,带着南路军投降吴国了!”

    这个消息犹如雷霆一般在司马懿的脑海之中炸响,让这位西晋皇帝面无人色。

    “师儿,师儿死了?”

    如果说坐镇洛阳的次子司马昭之死,对司马懿来说尚可勉强支撑的话。

    那现在西晋皇太子,长子司马师在兵变中被杀的消息,对司马懿而言就是致命一击!

    司马懿脸色惨白,过了半晌,才无比悲愤地高呼一声。

    “悠悠苍天,何薄于大晋!”

    他直接一口鲜血喷了出来,在众人的惊呼声中,倒在了地上。

    只不过这一次,司马懿再也没有醒来。

    这位野心勃勃的枭雄,从东汉末年一直到三国乱战,最终取代了曹魏建立西晋的开国皇帝,并没有如同历史上那样光芒万丈的死去。

    而是狼狈不堪,在接连听到了两个儿子的死讯,在西晋统治秩序彻底崩溃,瓦解的情况下,死在了洛阳城外的西晋军营之中。

    司马懿死后,洛阳城外的西晋军主力顿时大乱。

    除了少部分司马氏的死忠之外,大部分西晋将军当场选择了投降蜀汉。

    姜维旋即跟其他两路兵马会师一处,进入了洛阳城中。

    一名投降的西晋将领,毕恭毕敬地将司马懿的传国玉玺献上。

    姜维立刻派人八百里加急,将胜利的捷报和传国玉玺飞马送往成都的蜀汉皇宫之中。

    数日后,蜀汉皇宫中的刘禅拿到了捷报和玉玺,不由大喜过望。

    “好啊,西晋灭亡,并州幽州诸郡大半已经选择向朕效忠。”

    “各位,大汉重新光复天下的时机,就在眼前!”

    在蜀汉群臣激动的恭贺声中,刘禅小心翼翼地从盒子里拿出了那个由和氏璧制作的传国玉玺。

    就在刘禅的手接触到传国玉玺的瞬间,一阵金光猛然从玉玺之中绽放出来,在空中形成了一道巨大的金幕,徐徐展开。

    紧接着,金幕中传出了毫无波澜的系统声。

    “检测到西晋王朝已经灭亡,更换绑定宿主——季汉皇帝刘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