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465章 育才学堂
    安小暖这一次做了不少花生米。

    剥出来的那二百八十斤花生米,她用两天时间全做了。

    其中,糖霜花生和蛋酥花生都是八十斤,酒鬼花生一百二十斤,把家里的调味料耗得干干净净。

    不过,虽然她有这么多的花生米,但也不可能把所有的花生米一次性都卖给廖掌柜。

    廖掌柜说每种花生米最少要五十斤,她就每一样拿六十斤出来,自己还留了一百斤。

    一来,得拿一部分出去送礼。

    二来,自己也得吃一些。

    三来,廖掌柜又跟她约定好了下次送下酒菜来的时间,依旧是七日后。

    安小暖预计自己这些天会比较忙,可能没办法花大量的时间去做花生米。

    到时候实在抽不开身,就拿空间里剩下的来顶数。

    “酒鬼花生六十斤,每斤六十文,是三两六钱,糖霜花生每斤四十五文,六十斤就是二两七钱。

    ?还有蛋酥花生,也是六十斤,每斤四十文,二两四钱。

    加起来的话……安小娘子,一共八两七钱。”

    廖掌柜的算盘打得飞快。

    钱刚算好,立马就取出了银子。

    一块五两的银锭子,再加上两块碎银和一些铜板。

    他迫不及待要去卖花生米了。

    安小暖接过钱,又打了几斤酒,才离开酒肆。

    路过杂货铺时,还买了不少调味料和香料,七七八八加到一起,花了足足三两银子呢。

    等来到布庄时,孙掌柜的弟弟孙强还没到,说是要中午过后才能来。

    但孙掌柜他女婿的育才学堂昨天已经放了鞭炮,正式接收学生了。

    “我已经和我女婿说过了,你待会儿到育才学堂后,就说是我介绍去的,他知道。”

    孙掌柜看着三个孩子如此讨喜,便掏出了一大把瓜子,给每个孩子都分了点。

    孩子们懂事,立马道谢,小心翼翼把瓜子收到衣兜里。

    安小暖也拿出了三包花生米送给孙掌柜。

    每包半斤,不同口味的,用油纸包着,看起来干净又大气。

    孙掌柜没客气,笑着收下了。

    毕竟为了安小暖的事情,他也写了两封信,帮着从中周旋。

    收安小暖一点谢礼,也是应该的。

    头绳头花还是要卖。

    许是来得够及时,价格没有变,还跟上回一样。

    这次头绳一百六十个,进账四百文,头花一百二十朵,进账一两三钱又二十文。

    离开时,孙掌柜又给了三个布袋的碎布头,安小暖全带走了。

    按照孙掌柜说的,他女婿也不是什么学生都收。

    第一次登门先不用带束脩六礼,把孩子领去就成。

    若孩子勤学上进有天分,他女婿自然会收下这个学生,届时再准备束脩六礼。

    因此,安小暖离开布庄后便直接找人打听了育才学堂,领着三个孩子就过去了。

    育才学堂的夫子姓杜。

    安小暖来到门口,跟门房说明是孙掌柜介绍她来找杜夫子的,立马就被请了进去。

    许是学堂昨天才重新开门接收学生,所以今天并未上课。

    门房把安小暖母子几人安排在前厅里坐下便离开了,没一会儿就有一个书童过来上茶。

    说:“几位稍等片刻,杜夫子正在书房给学子们考试,还得有一会儿才能空下来。”

    “有劳了。”

    大宝到底是读过书的,起身朝那位书童作揖。

    书童也回了一礼,这才退下。

    前厅不大,但只坐了安小暖母子几人,倒也显得挺空荡。

    他们安安静静坐着,时不时喝一口茶,谁也没有说话。

    就连平时活泼好动的二宝和三丫,这会儿也老实巴交的。

    时不时,还能听见斜对面书房里,传来几个孩子背书的声音。

    安小暖和二宝三丫听到那些之乎者也,瞌睡连连,直打哈欠,眼睛都快打架了。

    大宝就不同,两只眼睛闪闪发光,精神抖擞。

    行吧。

    这就是学渣跟学霸的区别!

    约摸等了大半个时辰,斜对面的书房门才打开。

    几个跟大宝差不多大的孩子先从书房出来,一个个谦逊有礼,朝着书房里作揖道别。

    紧接着,一个三十来岁的儒雅男子走到门口,摆摆手:“回去吧,明日别迟到了。”

    待那几个孩子离开,儒雅男子才朝前厅望过来。

    安小暖早已带着三个孩子站起来等着,见对方看向这边,便微微颔首,算是打招呼了。

    当然。

    这样的招呼方式只有安小暖能打。

    她身为长辈,且不是大户人家出身,点头示意便是有礼了。

    大宝二宝和三丫是孩子,又是来求学的,自然得作揖行礼,按规矩来。

    杜夫子见这几个孩子还挺有礼貌,尤其是最大的那一个,一身君子味,看着天生就是读书的料。

    于是,一口水都没喝,便先过来招待几人。

    得知安小暖就是自家岳父提起的那位安小娘子,杜夫子的脸色又和悦了几分。

    女子素来不易,寡妇更不用说。

    这位安小娘子一个人拉扯着这么多孩子长大,还要送孩子来上学,着实令人敬佩!

    再看大宝,年纪不大,却淡定自若,没露出半点怯意,更是满意。

    他开口询问:“你叫什么名字?”

    “回夫子话。”

    大宝作揖应道:“学生姓季名文渊,小名大宝,今年十一岁。”

    “季文渊,是个好名字。”

    杜夫子点点头,又问:“可曾读过书?”

    “回夫子话,读过一阵子书,只是后来家乡遭遇旱灾,又恰逢战乱,所以便断了。

    这些年跟着母亲逃荒逃难,母亲也曾给学生买过纸墨和书籍,一直监督着学生学习。

    学生这回过来,带了自己写的文章和对自学书籍的注释,还望夫子指点。”

    大宝说着,便从竹筐里取出了自己写好的文章和书籍注释,动作很是从容。

    杜夫子尚未看到文章,只听大宝说的那一番话,眼神就变得炙热起来,仿佛捡到了一个宝。

    “好好好,鲜少有你这样自觉的学生了!”

    他一连说了三个‘好’字,又看向安小暖:“安娘子还会监督孩子学习,在下佩服。

    这样,安娘子且先坐着稍等片刻,我带文渊去书房,先考一考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