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二六一章 班师回朝
    钟浩回到西军大营后,很快便来到西军大营狄青的帅帐,把余靖的意思告诉了狄青。

    “这是余武溪的意思?”武溪是余靖的别号,此时称呼别号,比表字还要客气些。

    钟浩见狄青一听余靖的劝告,眼中精光闪烁,他怕狄青觉得余靖会怀有恶意,是以连忙道:“属下感觉余相公并无恶意,他对狄帅您还是颇为欣赏的。其实也不光是余相公的意思,属下也是这么想的。属下也觉得,回京之后,如果官家让你当枢密使,恳请元帅千万不要接受!”

    “……”狄青错愕片刻,才缓缓的开口道:“这是为何?”

    钟浩向狄青郑重的道:“一是月盈而缺,二者,此乃兵家大忌!”

    “兵家大忌?”狄青面色阴晴不定。

    “大帅,你是行伍出身。京师官场中,却到处都是文官,哪有你的盟友?与其困顿京师,还不如在边地来得痛快”钟浩句句发自肺腑道:“大帅独自一人入京师去做枢密使,便算是孤军深入,且内外无援,这是兵家所谓之绝地啊!”

    “……”狄青沉默了。

    沉默了良久,狄青才开口道:“且不说,某不大可能当上这西府执政!但若是官家真得授予某这职位,某却有信心当稳当了。”

    “大帅……”钟浩想要再劝。

    狄青摆摆手道:“文轩的好心,本帅其实心中明白。余武溪的意思本帅也明白,他并无恶意。”

    “那大帅为什么还要非得去做这个枢密使呢?这个注定有名无实的官位就那么重要?!”钟浩对狄青恋栈权位的做法,有些不解。

    狄青看了一眼有些生气的钟浩,不禁心中苦笑。其实狄青又何尝不知钟浩说得是实话呢,他就算当这个枢密使怕是也是有名无实,定会被那些文官们架空的!

    但是短暂的迟疑之后,狄青还是斩钉截铁的道:“确实很重要,某若是有可能,一定要做这枢密使。”

    说着,狄青不等钟浩开口,便又接着道:“我给文轩讲一些我的往事吧!你若听了,或许便能理解我了!”

    …………

    狄青讲得这段往事很长,是二十五年前的汴京城开始讲起的。

    那天圣五年阳春三月的一天,东京御街上张灯结彩,那正是新科进士们游街夸官的日子。

    状元、榜眼、探花三鼎甲,更是身穿吉服,头簪红花,骑在高头大马上从东华门唱名而出。京城百姓争相前来观看,人群摩肩接踵,其中就包括了一群刚刚黥面的贼配军。

    那时满眼羡慕的望着那些春风得意、锦衣高马、夸耀人间的同龄人,这些被打上耻辱烙印、人生灰暗无光的年轻人,难免黯然神伤。

    那些自感人生昏暗的配军中有人自哀自怨道:“看人家,高高在云上,我们却注定在一辈子在烂泥里。”

    一群大兵都苦笑起来,你怎么净说大实话?

    但就在这时,大家却突然听到一个清朗的声音说道:“也不见得,还得看将来的努力!”

    大家闻言望去,便见个十八岁的英俊少年,正高昂着他黥过面的头颅,使劲盯着那些从眼前招摇而过的新科进士们。他的目光中,满是不认命的决心!

    转眼十余年过去了,黥面少年已经凭着举世无匹的勇武,在西北战场打出了赫赫威名。然而,他却依然被文官们歧视、羞辱、乃至欺凌。就连文官们座上的妓~女,也会用轻佻的语气,开他面上金印的玩笑。

    有一次,他实在忍无可忍,却也没敢在酒席上发飙!在第二天,他命人将那出言开他玩笑的妓~女痛打了一顿。

    这是合情合理的,他那时,怎么说也已经是一路兵马副都管,麾下十余万将士的大将军,被一个妓女羞辱了,岂有忍气吞声之理?!

    道理似乎确实是如此将,但他若是真这么觉得,那却大错特错了。没过几天,他一个叫焦用的老部下来探望他,两人刚坐下喝酒,突然就被那文官派人抓走,然后随便罗织了一个罪名,就要杀头。

    狄青心知肚明,这是上司在报以颜色,他不敢理论,只能求情道:“焦用有军功,是好男儿。”

    谁知那上司文官冷笑一声,道:“东华门外以状元名唱出者,才是好男儿,这算什么好男儿?”

    就在他的面前,把焦用杀了。

    对了,那个上司文官的名字叫韩琦,亦是当年在东华门外狄青看到那位榜眼。

    谁规定,读书人才是好男儿,为国厮杀的好汉,就不是好男儿?谁又规定,只有文官才能宰执天下?难道这天下,只是读书人的天下吗?!

    狄青想为以他为代表的那些行伍之人鸣不平。

    难道那些配军就只能一辈子在在尘埃中打滚?难道行伍男儿就只能注定一辈子低贱?

    狄青心中积郁多年,如今有机会一舒心中郁气,他不想放弃这个机会。并非只为自己,他太想为那些低贱至尘埃的配军们带来一点希望!太想让那些为国厮杀的好男儿,看到一点公平。

    最后狄青沉声道:“某之所以非得去做这个枢密使,并非是因为贪恋权位。对某来说其实做不做这个枢密使并不重要,但是对天下的行伍男儿来说至关重要。某能从一个配军做到这枢密使,便说明哪怕低贱至最卑微的配军,这人生也还有希望,只要肯努力,也会有成功的可能!某只是不想让那些为国厮杀的好男儿彻底心寒!”

    钟浩听了大是动容。原来狄帅此时所想的早已不是自己本身,他是想为天下的行伍男儿一点希望,钟浩对狄青不禁有些肃然起敬。

    钟浩若是这次通过了“锁厅试”,也会迈入文官行列。他其实也知道文官们打压武将,并非是出于私心,其实他们也是为了大宋的稳定。

    其实或许大宋文官们对武将的打压确实过分了,但是文官本身其实并没有那么坏。

    很久以前,钟浩认为古代的臣子除了奸臣之外,就是忠臣,不管看戏,看历史,还是看连环画,亦或是听评书大都如此。

    等自己身处历史的漩涡的时候,却发现这样的认识非常的浅薄。狄青不是奸臣,绝对不是,他是一位抗击外族入侵的大英雄。

    那么,按照那时候的想法,狄青既然是忠臣,是英雄,那么和狄青作对的韩琦就一定是奸臣喽?但是从自己了解到的情况来看,韩琦不但不是奸臣,反而是一位非常值得敬佩的豪杰。

    他在横山作战,同样奋不顾身,他在大名府做官也有青天的美誉,他唯一的毛病就是看不起武将,或者说他对武将有着极为深重的戒心。

    这其实不怪他,也不能怪这些文官。主要是晚唐时期的节度使拥兵自重,藩镇割据,导致强盛的大唐江山轰然倒塌,继而开始了中国历史上很是黑暗的一页,五代十国,无数的武将在这片大地上上演了无数的丑剧,阴谋,背叛,厮杀,薄情寡义,寡廉鲜耻,阴毒狠绝,这一幕才刚刚过去……

    大宋文官难免会对此心存忌惮,也难免会矫枉过正……

    钟浩不是纯粹的宋人,所以想的更多的是未来。那些文臣不知道几十年后就会有非常凄惨的命运降临到这片土地上,那些文臣只会习惯性的从历史上找依据。前事不忘后事之师嘛!

    虽然钟浩知道那些文官们不是出于私心,但是在他看来,过分打压武将的政策却是实实在在的错误的。因为这项政策这也直接导致了几十年后的那“靖康之变”,造成了汉文明史最耻辱的一页。

    现在狄青想去挑战一下这个政策,想要为武将们赢得一点生存空间,钟浩觉得自己应该支持!

    或许自己以后有机会一定要尽量的扭转这一政策,限制武将或许没有错误,但是太过分了,这却是会酿成大错的。

    …………

    西军终于要开拔北归了了!

    这次西军南下平叛的任务算是完成了很圆满了,不但一战击溃侬智高,平定岭南,而且将交趾军北境兵彻底击败。

    至于那匪首侬智高和两个汉奸文人黄师宓和黄玮一个没跑掉,连带交趾国的北境兵指挥者、罗城王李德安也被砍掉脑袋,算是彻底的扬威南疆了!

    这一战彻底震慑了南疆那些有异心的不安稳分子,起码打出了岭南两广地区十几年的彻底安稳。

    西军大军都牵挂着能赶回家过年,因此一路上的行军速度倒是很快。

    好在时间还算充裕,如今是冬月中旬,一个月的时间,也就是腊月中旬时,应该足够赶到东京受赏了。

    受赏后他们有半月时间赶回西北,想赶回家过年,时间是应该还是很充裕的。

    历史上平定侬智高应该是转过年去的春天才结束的,或许因为钟浩这只蝴蝶的到来,这次西军南下平叛才提前结束。

    钟浩觉得西军将士们应该感谢一下自己,因为自己的到来,让他们得以提前回家过年!

    ……

    西军班师回朝,一路上欢声笑语,倒是走得飞快。

    在行军的路上,西军将士便得知,朝廷对他们的奖赏。

    这次南下平叛的所有有功文武官员将士,全部都加官进爵,位卑者连升三级、位高者则升一两级,荫一两子。

    这次朝廷真得是厚赏所有的有功人员,其受赏人数之多,所受赏赐之重,在太祖以后便再未听说过。

    当然西军各级将领和战士们的赏赐,还不是人们最关心的,大家最为关心的是对此次大军统帅狄青的赏赐。

    ????只是朝廷,迟迟没有宣布,朝廷对狄青的赏赐有些难产。

    关于狄青的赏赐一时还没有决议,但对此次两广的那些官员的处罚却已经颁布了。

    此次侬智高之乱之所以能够造成如此大的规模,其实跟两广的军队和官府早已糜烂有关。

    两广的官府体系其实早已形同虚设,两广的军队其实早已腐朽不堪。其实以前官家赵祯也听说过两广早已糜烂的事情,只是一直未曾下定决心整治,这次正好趁此机会对两广的官员重罚,重拳出击,争取早日破旧立新。

    朝廷的处罚,是从枢密使韩琦开始的。

    枢密使韩琦,为两广军队的糜烂负责,被贬出京知蔡州;湖南两广的安抚使、转运使、提刑使以下,乃至州县官员,除了在战争中立功的,得以幸免外,其余官员都被严肃处理。

    官员有守土之责,讲得是城在人在、城破人亡。而在广南东西两路,除了几个城市的文武以死殉国外,其余人都有多快跑多快,有多远跑多远。

    现在秋后算账,官家毫不留情,全都从严发落。最轻也是削职为民,重则发配沙门岛。大宋朝不杀士大夫,这已经是最重的惩罚了。

    官家这次是下定决心,让两广尽快破旧立新了!

    当然,此时人们对两广官员的处罚,并不是那么的关心。现在大宋的朝野上下最期待的是朝廷对狄青的颁赏。

    对狄青的赏赐难产是必然的,因为狄青在出兵前,便已经是枢密副使,再升一级,只能把副自去掉,成为西府长官枢密使——也就是俗称的“执政”。

    虽然枢密院管军事,却是个文官把持的机构,武将做到枢密副使就到头了,想要想再进一步,成为执政,中间却隔着难以逾越的鸿沟。

    不出意料的,朝廷的文官大臣们提出种种理由,激烈反对。甚至连当初极力举荐、以身家性命担保他挂帅的庞籍,也坚决反对授予他西府执政一职。另一位宰相陈执中也极力反对。

    最后在满朝大臣的压力下,官家赵祯终于同意:狄青不进枢密使,改升为上靖国军节度使,检校太傅,再给他的四个儿子都连升数级,再加上数不过来的赏赐,看起来皆大欢喜了。

    然而就在狄青快回到汴京的时候,官家突然召见两府大臣,罕见的直接下达圣谕——升狄青为枢密使。且不容商量,立即执行!

    狄青挟不世之功回归,两府大臣本来就被动的很,现在见官家如此坚决,也只好不再反对。

    消息一经传开,举国沸腾,人们比听说平定侬智高都兴奋。因为他们亲眼目睹了,一个从配军到将军,从将军到执政的奇迹诞生!

    人们认为这次朝廷终于赏罚分明了!

    基于这一点,所有人都相信,只要我们这些普通百姓士卒,日后只要奋发图强,一样有可能出人头地的!

    朝廷的这一任命,给许许多多生活在最底层的人们带来了希望,让他们的生活有了动力!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