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25章 林如海的后知后觉
    安京侯入京述职,满朝文武皆知是能引起轰动的事,结果却被隆祐帝轻拿轻放。

    除了知道安京侯一人入宫,与隆祐帝畅谈许久,旁人皆不知谈论的内容是什么。

    而后,安京侯也未有登上早朝。

    不出几日,隆祐帝便降下旨意,擢升安京侯为从二品江浙巡抚,掌江南军事,并厘清吏治,察查苏州知府畏罪自杀一案。

    不出五六年的时间,从名不见经传的江湖人,到当朝超品大员,岳凌的过往经历简直如同神话一样,旁人只有赞叹的份儿。

    便是升迁不符合祖制,但也少有御史出来弹劾,毕竟功绩就摆在那里,不升岂不就成陛下寡恩?

    隆祐帝并不是刻薄寡恩的皇帝。

    在安京侯离京之后,隆祐帝又根据安京侯在沧州做出的成绩,与百官议论,最终商定了另外两项国策,推广京畿之地。

    其一,便是再造鱼鳞册,丈量土地。

    其二,便是效仿沧州,进行税制的改变。

    一时朝中怨声载道……

    运河之上,官船中,

    小姑娘们观察着林黛玉的脸色,都不出声,还是薛宝钗费力推开身边难道秦可卿,走到林黛玉身旁,笑问着,“那是你爹爹,是你最亲近的人,总避不开吧?待侯爷料理了江浙的事,再北归还京,可还是要路过扬州的。”

    林黛玉苦恼的摇摇头,她怎会不知避不开呢?

    事情发展成这个地步,让林黛玉也不知如何面对爹爹。

    林黛玉旧时也没想过事情会有转机,但是前一次入宫之后,是为她打开了另一条通路。

    当她从皇后口中得知要赐婚她和岳凌时,是又惊又喜又羞,官家钦点鸳鸯谱,婚事便已是定下了。

    可当下爹爹还不断的来信,来问她的情况,甚至似还是想要将她留在身边的样子。

    这是要抗旨不尊?

    林黛玉也想不明白,爹爹一个最尊敬皇家的人,竟会不惜做出这种事来妨碍她。

    皇后娘娘又说,还会再去信与爹爹说明,林黛玉便只能寄希望于爹爹能想通了,别再扯她的后腿。

    瘪了瘪嘴,林黛玉回道:“时候还早呢,岳大哥在沧州就做了四年官,没准在江南也要呆上四年呢?”

    本着能拖一日,就拖一日的精神,林黛玉是不想考虑那么多了。

    而且她还没得知岳凌的心意呢,这是她期待南下团圆的重要原因,若是一切都是她的一厢情愿,那还有后面这些苦恼的事了。

    全成了她的庸人自扰。

    离家时只有六岁,还是唤着叔叔出门的,这遭再归家已是及笄之年,或是唤着郎君就回去了。

    别说旁人了,就算是房里的小姑娘们,也是一副看热闹不嫌事大的模样。

    正期待着去扬州府,看林黛玉的乐子呢。

    去扬州府对她们其实也有好处,等林黛玉的事真正定下来,才轮得上她们排位置。

    房里小姑娘们都喜欢岳凌,早就是心照不宣的事,只是众人很少拿出来说而已了。

    见小姑娘们个个都在偷笑,林黛玉气恼的挥了挥手,“好了,就不提这琐事了。我们南下,该给岳大哥去递信,商议一下行程,在哪会面。”

    “紫鹃,去备些纸笔来,我们今日就商议着写完。”

    “对了,给爹爹回信,也别太敷衍了,还是由我来写吧……”

    ……

    扬州府,

    伴随着岳凌赴任江浙的圣旨,还另有一道传到了扬州。

    当下,林如海外出剿了一通私盐,才又在家中歇息,与两位姨娘闲坐。

    却是从外面传进来一道书信。

    下人通禀,是陛下亲笔,信使只放下便走了,林如海又不禁紧张起来。

    “若不是宫人来送,在房中畅谈几句,多是陛下对我近来的作为不满意了。”

    态度如此疏离,如何能让林如海不惶恐。

    可林如海扪心自问,他为官十几载,一直是兢兢业业的。

    两淮盐业,又是大昌最大的盐场,事务最为冗杂,他却也能梳理的不错,当是费了极大的心力。

    赋税也按时交齐了,这还能有什么让天家不满之事?

    见林如海神色忧虑,两位姨娘不由得开口安慰着。

    “或许是什么急事交代给老爷,不便让从他人口中透露呢?”

    “说的不错,老爷还是先拆开看看信里说了什么,莫要自己吓自己的好。”

    林如海眉头紧皱,展开书信一观,果然与他料想的如出一辙,是责备之词。

    “……君子敬始而慎终,始终如一,是君子之道,礼义之文也。此乃圣人训,你身为探花郎怎能不知?行朝三暮四之举,反复无常,行事如此乖张,令朕心殊为不怿!”

    “朕承你心意,念两家之好,缔结婚约,却由你在其中阻隔,此非大臣奉公之态,亦违臣子事君之节!”

    “黛玉,性本纯善,质若幽兰,朕亦怜其才情,方作此佳配之想。卿为其父,当思为其谋长远,全其终身之托。今卿所为,岂不误其芳华,陷朕于不仁不义耶?”

    “朕今申饬于卿,宜速自省。今年且无需入京见朕,待朕有诏,再入京觐见!”

    外派的大臣三五年会入京一回,进行述职或考教,如果政绩斐然会升迁,政绩不错也可回原地为官,政绩有失,便就只能改任或贬官了。

    久不入京,除非是陛下极其信重的官员,又或者是林如海如今这种,遭陛下恶嫌了的,断了这载升迁的念头。

    林如海捧着信纸的手,微微发颤。

    这字每个都极为熟悉,为何连在一块却让他有些读不懂呢?

    什么叫他朝三暮四,反复无常,他做了什么了?

    再者林黛玉的婚事,为何隆祐帝如此上心,可也没降旨说赐婚于谁呀,他召回家中问询,难道还失礼了?

    两位姨娘见林如海脸色颇为难看,不免担忧了起来。

    周姨娘斟酌开口道:“冒昧问老爷,信上写的可当真是坏事?”

    对于女眷来说,家里的男人是生活稳定的保障,若是林如海真的遭了陛下恶嫌,丢了巡盐御史这肥缺,往后她们的日子,哪还能好过。

    林如海一时也没想通是怎么回事,便将信传给了两位姨娘。

    “你们看看吧,说是黛玉的婚事上,陛下对我的处置十分不满,可我到底也没做过什么事啊?”

    两位姨娘赶忙将信纸接过来,一人扯着一边,一同读了起来。

    极速的浏览了一遍,两位姨娘便知晓了是什么事,不由得心下一松,缓缓吐出气来。

    见状,林如海问道:“你们知道是怎么回事?”

    两位姨娘相视一眼,皆是捂嘴偷笑,推说不知。

    林如海皱了皱眉,心想连她们都能看透的事,自己竟然看不透,是自己平日对这等事欠缺了考虑?

    再将信纸取了过来,通读一遍,林如海越发疑惑了。

    按理说,非皇室宗亲的婚事,陛下都不会如此过问的。

    然而和陛下交好的几门宗亲中,忠顺亲王,忠勇亲王,府上也都没适婚的男丁,总不能给林黛玉选一桩婚事是去当妾吧?

    除此之外,或许也只能有陛下亲近之臣,会有这个待遇了。

    亲近之臣?

    岳凌?

    林如海双眼瞪大,似是将一切事都想通了。

    “怎么?岳凌来接林黛玉入京,不是陛下对江南不放心,让林黛玉入京为质子?”

    两位姨娘沏茶的沏茶,扇扇的扇扇,完全没搭林如海的话。

    “既然没有此事,那在陛下眼中,就是我做主将林黛玉许配给了岳凌,以结两家之好?”

    弄清原委的林如海靠在椅子上,良久未能回过神来。

    “这……”

    隆祐帝认定了这门亲事,好似他再怎么狡辩也无济于事了,更何况他连狡辩的机会都没了,今年已经一不准许入京了。

    林如海憋闷了一口气,这口气总要找到抒发的出口,却也一直无处可发。

    脸色涨红,却在此时外面又传来了信笺。

    “老爷,是运河上传递来的信。”

    林如海品了口茶,按捺住心绪,拆开信封,上面的字迹有些奇怪,字形像是岳凌写的,可笔迹中略有娟秀婉转之意。

    林如海对自己女儿的笔迹怎会分辨不出,这分明就是林黛玉代笔的!

    “承蒙大人盛情相邀,本应欣然赴约。然今身负皇命,南下江浙赴任巡抚,所经之路,皆关民生政务之要。途经扬州,虽近大人府第,亦不敢有须臾懈怠。”

    “今蒙圣恩,委以重任,当以公事为先,竭力尽责,方不负君上之托与黎民之望。此刻行程紧迫,诸多事务亟待处置,若因私谊而稍作停留,恐误行程,致使公事积压,有负朝廷所期。”

    “我深知世叔雅意拳拳,亦念与林家情谊深厚。待我安顿诸要,北上还京之期,必当专程拜望,再叙旧情,聆听教诲。”

    林如海愤恨的将信纸拍在桌案上,若不是他教养极好,此时已经恨不得将信纸撕碎了。

    “你得陛下信重,就如此轻慢于我?以公务为借口也就罢了,竟还让玉儿为你代笔书信,在与我炫耀你们的感情有多深厚不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