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70章 暗流
    三天的时间。这三天对待在钢铁厂的后备第三师就像是一颗石头扔进池水里,激起了一圈圈的涟漪。

    从苏涣这位钢铁厂未来的厂长给大家打鸡血开始,隔了近十天才又有人出面,说起了比较具体的事情。紧接着从当日下午,就开始进行人员登记。

    事情的推进速度快上不少,可是让大家心里踏实的多。

    虽说大伙儿都是在一起打过仗的弟兄。日常时的闲谈,不说祖孙三代都调查清楚了,家里是什么状况,亲近的人也略知一二。不过还没有如此正式的登记与调查。

    光是搞这些登记,当然不会引起什么轩然大波。真正让众人讨论热烈的,莫过于那个男人在公开场合以及小会议室中所讲的内容。

    小会议室里讨论的东西,林文理本就没有要求任何人保密,所以理所当然流传了出去。

    不过状况也跟林文理的预期一样,每个人都只关心一部份,并细细追问。

    而那些回答的人就得不厌其烦地重复解释。说到他们口干舌燥,心生歹念,都想去找一挺机关枪把所有看到的人给突突了。

    比起大家都在四处打探消息,猜想着自己会被分配到哪里去的状况,沐英仁为首的人事小团队则是头大不少。

    要是生硬地按照林文理的要求,把拥有不同技能或资历的人放到某个岗位上,那么事情会很简单,就是个选项与空格一对一的填充题。

    但要考虑到以团队完整为前提的微调,并顾及人情世故方面,还要考虑到个人意愿,这就像是一团乱麻硬要理出一个头绪一样麻烦。

    这倒不是沐英仁要自己给自己的工作增加困难度,也不是弟兄们会不服从调派的命令。在战场上冲锋赴死都不怕了,调个单位算个毛。

    而是大家都很清楚,跟熟悉的团队一起做事,磨合期短,能够更快上手。这种种优势,对钢铁厂的重建也是利好。

    所以哪怕林文理或苏涣都没有提出这样的要求,沐英仁也很有自觉地想要拼凑出一个最佳团队,支持汉津钢铁厂的重建。至少,自己带的后备第三师弟兄,不能成为拖后腿的累赘。

    这年头,可没有能够心安理得吃着白食,躺平过日的那种人。

    重新回到苏家庄的林文理,当然是开始编写起各个项目的标准作业流程与安全守则。同时协助他的,还有一群苏家的下人。他们最主要的职责是抄书,把林文理编写的资料复制多份。

    其实从这些下人的回馈中,苏涣已经有给苏家添购一台印刷机的想法了。实在是钢铁厂方面的需求量不小,这可不是几个人、几份资料就了事,就算一群人把手抄断了也无济于事。

    而且什么雕版印刷、活字印刷都太慢。还不如整一台小报社在用的印刷机,不管排版跟印刷效率都会比现在用手抄的状况还要快。

    身为一个读书人,苏涣当然不可能对报纸这种传播媒体工具一无所知。要是几十万份发行量的大报社,都是跟印刷厂合作印报,甚至自己搞一座印刷厂。

    但小报社没有足够的量去开动印刷厂的机器,除非愿意花钱去支付昂贵排版成本。而这个排版成本原本应该是摊平在足够多的印刷量里头,然后可以小到忽略不计的。

    大部分人的做法是购置一台小型印刷机。虽然单份印制成本较高,但跟启动大型印刷机或印制几十万份相比,成本总额还是较低的。

    小型印刷机要是购买新的,就又得跟外国订购,大金朝本身无法制作。但假如只是要能用,不嫌弃是中古的,那么以苏涣自己的人脉就能找到。

    所以没多想,又是几封书信与电报发出去,苏涣联络起老朋友了。

    苏家老爷的想法,林文理当然无从得知,也不在意。就算他有手搓印刷机的本事,但在没材料、没工具的状况下,也只能乖乖用笔去写。

    他一向是有什么牌就打什么牌,不去计较环境与条件。非要什么东西才能做某件事的人,说无能是过分了点,但说能力不足可不为过。按他遥远的穿越前记忆,这叫马盖先精神。

    不过也正是这几天都待在苏家,这才让林文理近距离吃到一场大瓜。

    事情起因当然汉津钢铁厂的重建工作开展。停滞的工作启动了,这无疑让不少人松了一口气。

    要是半死不活的吊在那边,谁知道钢铁厂里头几千个复员大兵在压抑不住的时候,会干些什么破事出来。只要他们动起来了,至少可以分散他们的注意力,不至于闲到没事祸害乡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