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五十九章?说得好,不愧是状元郎
“在场的诸位上官们,之所以能够亲手缔造属于大唐的辉煌,创造属于大唐的奇迹,正是因为你们都是人才.”
“其实我相信在场所有人都是受到过相应教育的.”
“倘若是家学渊源,那自然是不必赘言,自幼家中就是……有先生教导过各种学识和本领.”
“即便家境贫寒,没有读过书,没有请过老师的,其实也随着人生无数经历而成长,并且学会相应的知识.”
“隋末乱世,诸侯争雄,在场就有不少人是在这样的环境中得到了锻炼,并且成为我大唐的顶梁支柱.”
“因此,要想培养人才,要么就是看书识字,请先生教导道理.”
“要么就是拥有锻炼培养的机会,除此之外并没有什么高效的方式.”
王辰这番论断,倒是……说的在场不少人连连点头,陷入了思索之中.
其实这段话意思很简单.
教育是培养人才的,培养人才的途径无非就那么几个.
书本知识,师生传承,以及亲身实践.
在场这么多朝中四品以上的高官,大部分是有家境的,其中更以文官为突出代表,绝大多数甚至就是……前朝的老人.
这些人当然是读得起书,请得起老师的.
但不管怎么说,还是有相当一部分人是没什么文化功底,也没有任何家学渊源的.
这一类人集中在武将当中.
当然,部分武将也有家学渊源,比如说祖辈父辈就是.……隋朝乃至北魏的武官,但是这样的人少.
那么对于……武将中没什么文化的一批人,他们接受的教育和培养,就是……实践.
隋末乱世给了他们大量的磨炼机会,促使这些将领成长了起来.
因此在听到王辰这一套理论的时候,众人是相当信服的.
再加上先前就已经积累下来的大量好感和赞誉,整个太极殿中的文臣武将,对于……王辰的这些说法,并没有任何不赞成的地方.
看着众人纷纷点头的模样,王辰接着开始了自己长篇论述的最后一个部分.
“因为满朝文武精英的出现和相助,才共同缔造了属于大唐的万世基业开端,一统中原,肃清寰宇.”
“但是万世基业不能只有开端,想要真正的维持千百年,甚至万万年,需要的是一代一代人才不懈的努力.”
“百年之后,在场所有人尽皆逝去,彼时执掌朝政的人是否能为政开明,,是否能对内安稳,对外无敌”
“数百年之后,我大唐是否还能做到武功”
“这些.……靠什么保证”
“靠的就是.……成体系的教育,拥有朝廷自己的教育部门,在全国各地逐级建立成建制的教育之所.”
“这样学识就能代代传承下去,最起码能够确保即便数百年之后,也不会缺少治国理政的人才.”
“因此在臣说来,百年大计,教育为先.”
“对我大唐的百年100千年延续来说,发展教育绝对是一件必行之事,而且是有益无害的事情.”
王辰说完最后一句话,刹那间全场寂静,太极殿中落针可闻.
众人都已经有些呆了:,他们是彻底被王辰的这一套理论给说服了.
足足过了好半晌之后,太极殿中才突兀地响起一记声响.
“好!”
“说的好!”
“好一个百年大计,教育为先!”
“不愧是今年科举考试的状元,不愧是所有人都评述为完美的状元郎,如此人物,堪称我大唐国之大才!”
寂静的太极殿中,突兀出现地声音,顿时将所有人的目光吸引了过去.
说话的赫然是站在勋贵之首,身为河间郡王的李孝恭.
此刻,这位…皇室宗亲,对大唐建立也做出过突出贡献的武将,是第一个出声对王辰表示高度赞扬的.
即便在文臣武将如雨的初唐贞观时期,李孝恭也足以称得上举足轻重的人物,是皇室宗亲中最大的实权派.
李孝恭对于..王辰的高度肯定,就意味着皇室宗亲的集体表态,因为不会有宗亲和李孝恭唱反调.
果然,在李孝恭说完之后,站在他后面的那些……勋贵们当即就活了起来.
这个闲散的王爷,那个…赋闲的国公,各路王公立马出声附和.
整个朝堂之上,一时之间充满了对王辰的溢美之词.
站在文臣队列的长孙无忌,房玄龄等人,眼中都不约而同地出现了欣喜之色.
他们还没发话,勋贵那边就先表态了,那今日之事就算稳了.
毕竟朝中最游离的力量就是.……勋贵集团,但是偏偏这个集团又不可以忽视,也没谁可以不把他们当回事.
平日里勋贵不参与对具体事情的表态,文臣武将也不会去撩拨勋贵集团.
只是一旦勋贵集团对某些事情发表了态度,那他们的态度就不可忽视,必须要郑重对待.
现在勋贵集团对王辰这么看好,那么再加上他们几位文官头头的支持,王兄弟还能混的差了在这种表态之下,太极殿中的气氛一时.……大好.
高坐在帝王宝座上的李世民,也是看在眼里,乐在心里.
这一波舒服了,眼睛这幅景象,简直出乎了李世民的意料.
本想王兄弟只要随便说点东西,把朝中文武给镇住就行了.
但没想到效果这么好,就连勋贵都立马倾向了王兄弟这一边,效果属实拔群.
这下李世民想要给王辰提拔任何官职的话,都没有顾忌了,当然只要他不一下拔到非常高的地步.
在勋贵们集体发言表态之后,稍微慢了半拍的文臣武将也纷纷跟上,对于……王辰所提出来的这个意见观点,达到了出乎意料的高度一致.
这还是自从李世民登基之后,整整两年时间里,难得出现的三大集团各大派别,一统口风的场景.
王辰这也算是贞观年间第一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