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四百六十章 自叹弗如,天纵之才啊!
    第四百六十章?自叹弗如,天纵之才啊!

    众人争相开口表扬称赞王辰,反正是各种夸耀之法都通通丢了出来.

    文官走文化人的路子,,武官直截了当的夸,反正……把王掌柜是吹的,都有些飘飘然.

    在这样的吹捧之下,过了大约有好几分钟之后,坐在最上面的李世民才轻轻地咳嗽了两声.

    整个太极殿中显而易见的,缓缓安静了下来.

    在群臣安静下来之后,李世民立马笑眯眯的,开口对王辰询问到.

    “王爱卿,你刚才所说的那些……,着实令朕感到心悦诚服.”

    “大家伙的反应你也看到了,证明你说的还是相当有道理.”

    “你在这份奏折中也写了,通过重开国子监并且实行三种方式入学,来进行教育的稳定,那么在具体的措施实行上面,你有没有什么.……更新的看法”

    “或者说在具体安排上面,你不妨再多解释几句,让我们也更加了解一番.”

    李世民把这些个问题环环相扣的抛出来,就更加方便王辰一步一步地阐述自己的理论,同时能够以最大效率,最高程度的让这些个朝中四品以上官员接纳观点.

    李世民这么一问,王辰立马整理了一下措辞,稍微酝酿了一番,随即便开口娓娓道来.

    “正如臣在奏折中所说,重启国子监,并且依据不同的条件,开设不同的入学方式.”

    “之所以要这三种方式并行.……的原因,刚才诵读奏折之时,想必诸位同僚已经听得很清楚了,我这里也就不再赘述.”

    “陛下让我讲一讲有什么补充或者解释的地方,那臣就斗胆多说几句,也算是对这个重新开办的国子监有所阐明.”

    王辰这么一说,朝中三大势力集团的高层官员都纷纷点头.

    其中不少文官更是聚精会神,把注意力集中了起来,准备仔细的听一听这位…状元郎,讲述国子监在开办过程中应该注意的地方.

    毕竟以陛下今天的态度,事情其实已经相当明了化了,国子监是一定会重新开设的,而且一定会按照奏折中所描述的那般,开设三条报名入学的途径.

    就以这位…状元郎今天在朝堂上的表现,堪称无懈可击,即便陛下对这个计划某些细节之处有所更改,大方向上也绝对会按照王辰所说的去实施.

    那么王辰接下来要讲的东西,就很重要了,文官们当然要多听听.

    毕竟重开国子监的话,总要选择相应的人去国子监当官,而且在接下来的几年时间之内,这都一定会是一个非常热门的部门.

    选谁还不确定,陛下还没有直说,但总归会落到在场这些.……文官的头上.

    要是不懂得怎么搞,或者违背堂之一的初衷,那往后绝对少不了挨一顿板子.

    到时候可别政绩没捞着,反倒是挨了斥骂,那来了.……

    在全场聚精会神的下,王辰缓缓开口.

    “其实重新开办国子监,有几个非常重要的点,是一定要兼顾到的.”

    “其一就是……选取讲学的博士和先生,一定要兼容并包,内含有各种不同方向的正确学说和讲义.”

    “毕竟时代在变,于今时今日而言,适应的是咱们现在搞的这一套政策.”

    “但是一百年,两百年之后的大唐,会是个什么样子,又该适用什么新的策略,想必与今日大有不同.”

    “如果国子监中只教导单一的一种学说,只把唯一的方向奉为圭臬,那么师生代代相传之下,思想就固化了.”

    “真要是数百年后还沿用今日的制度,恐怕国家危亡,亦不远矣!”

    王辰说自己有好几条观点,结果这第一个观点抛出来,就再度把全场人给镇住了.

    卧槽,,这眼光也太长远了吧.

    他们还搁这想着自己这一亩三分地上的事情,人家就已经放远到数百年之后的大唐,这尼玛简直无敌.

    但也不得不说,王辰讲的这番话,一点毛病都没有.

    对于……一个立志于要维续数百乃至上千年的王朝而言,怎么可能有一个制度从开国一直用上个几百年.

    要真有这样的王朝,那也太固化了吧,估计就真如王辰所说,离亡国也不远了.

    就以西汉王朝为例.

    汉朝初年,经过楚汉战争之后,整个中原之地民生凋敝,国力异常衰弱.

    北方匈奴彼时已经是全世界都可称顶尖的霸主.

    从高皇帝刘邦直到汉景帝,期间一直实行的是黄老之学,轻徭薄赋,与民休养生息,从而恢复国力.

    但是到了汉武帝之后,黄老之学就开始转向儒家的王道.

    整个大汉王朝最重要的任务,也从发展生产恢复国力,变成了提高军事,北上讨伐匈奴.

    这是两种完全不同的施政理念,一派保守,一派激进.

    但是这两种施政观念没有任何一种是错误的,只是因为时代的不同,所处环境的不同,而各自有需要而已.

    要是没有文景二帝所开创的文景之治,汉武帝拿什么基础去跟北方匈奴人打架相应的,要是汉武帝继续实行黄老之学发展生产,在军事上继续忍让的话.

    那数代之后,恐怕汉朝就只是一个有钱的肥羊,虚有其表而已.

    这就足以证明一点,不同时代有不同的政策需要,发展目标题是绝不相同的.

    开国之策不可能沿用到数百年后.

    所以王辰这个要点,算得上是切中要害,一针见血,直接点到了最关键的地方.

    朝堂之上,马周等人那是纷纷摇头,各自仿佛感慨般的略有叹息.

    天降麒麟,天佑大唐.

    世上竟有如此惊才绝艳之辈,居然能够把这样一件事分析到如此地步.

    倘若再早生个十年,那现在朝堂上估计就是……这位…做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