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227章 袁谭降了,青州改旗易帜(九月最后一天,加更)
    辛评的话如同一柄尖刀一般直入袁谭的内心。

    没了嗣子,又能如何?

    倘若袁绍得了天下,袁谭就得一辈子向袁尚服软低头。

    不是皇家时,就已经没亲情了。

    若成了皇家,这亲情就更淡薄了。

    与其如此,还不如投靠结义兄弟刘标。

    最起码以刘标的器量,是容得下袁谭的。

    袁术的儿子袁耀、女婿黄猗、女儿袁姬,如今都受刘标庇佑。

    袁谭又过继给了袁基。

    这要论起嫡庶长幼来,这汝南袁氏还得是袁谭来当家。

    只是袁谭这心中迟迟又下不了决定。

    “仲治,我若投了孟临,天下人岂不会认为我袁谭是个不孝之人?”袁谭寻了个理由。

    其实这也称不上理由。

    都过继成袁基的嗣子了,跟袁绍名义上也是没父子关系的。

    辛评心知肚明。

    袁谭这是在让辛评铺台阶。

    台阶铺不好,自然就不能下台。

    辛评正色道:“使君何出此言?”

    “昔日,魏公宠溺后妻,偏爱袁尚,认为袁尚姿容最是相似,想以袁尚为嗣子。”

    “又恐废长立幼,会坏了名声。”

    “魏公遂以故太仆一脉无人继嗣为由,将使君你过继。”

    “方今,魏公欲行僭越之事,此举是在坏汝南袁氏四世三公忠义之名。”

    “使君身为故太仆一脉嗣子,又岂能让魏公坏了故太仆的名声?”

    “身为嗣子,宁可舍弃一身富贵也要维护先父之名,此乃大孝!”

    “天下人又岂会认为使君是个不孝之人?”

    辛评是懂辩经的。

    也是懂文字的博大精深的。

    这话一出。

    袁谭就不是势穷叛离袁绍,而是为了“孝义”归于正途。

    大汉以孝治天下。

    只要扯上孝字,这大义就有了。

    曹操甚至都能打着替父报仇的名义擅自攻伐徐州。

    同样。

    袁谭亦可以打着“孝义”的旗号,弃暗投明,投奔中山靖王之后的楚公刘标。

    袁谭眼前一亮。

    辛评这话直接说到了袁谭的心坎上了。

    对啊!

    我身为嗣子,岂能不维护先父之名?

    先父为了国家,死于董卓之手;我为了先父,理当匡扶汉室。

    有了大义,袁谭内心的颓废也少了大半。

    虽说在明眼人看来,袁谭假借“孝义”之名颇为无耻,但这世间本就没有绝对的“德行”。

    谈的都是“利益”二字。

    利益均沾了,才能变得和谐。

    “仲治言之有理!”

    “我身为太仆之后,岂能不识大义,助纣为虐?”

    “你出城告诉吕布,我只降大汉,不降吕布。”

    袁谭这是在玩文字游戏了。

    如今大汉尚在,降的自然就是大汉。

    辛评暗暗松了口气。

    袁谭既然同意了,那这之后的事就好办了。

    至于是降大汉还是降吕布,这不重要。

    都只是个名义罢了。

    不多时。

    城门开启。

    辛评策马而出,来见吕布,具言袁谭只降大汉一事。

    吕布闻言大笑:“我乃是大汉的温侯,只要袁谭愿降,是降大汉还是降本侯,皆可!”

    辛评得了承诺,又返回城中。

    又一阵后。

    袁谭引高唐城内众将校出城请降。

    吕布大笑上前,扶起袁谭道:“孟临乃是本侯女婿,你是孟临的义兄,按辈分,你也是本侯的义侄。”

    “都是一家人,不必多礼!”

    “今日你肯助孟临,孟临也不用心哀与你刀兵相见了。”

    袁谭面有愧色:“是我对不起孟临。”

    “昔日官渡一战前,我曾与孟临对赌:若家父胜,孟临助我当嗣子;若家父败,我助孟临取天下。”

    “如今因我贪恋魏公嗣子位,违背了昔日跟孟临的对赌,是我这个义兄先违背了义。”

    “孟临却还念着跟我的结义之情,如今想来,我心中更是惭愧。”

    “若温侯肯信我,我愿亲自去招降青州各郡县,一同归附楚国。”

    吕布大笑:“本侯也正有此意!”

    “你去招降青州各郡县,就不用跟沮授袁熙对上。”

    “同室操戈,是本侯不愿看到的,也是孟临不愿看到的。”

    庞统又自怀中取出一封信递给袁谭:“这是孟临托我一定要转交给你的。”

    袁谭愣了愣,随即接过书信一看。

    只见信中内容,大抵都是关切之词。

    最后更是许诺,若得了天下,袁谭世代为汝阳侯。

    汝南袁氏,世居汝阳。

    以袁谭世代为汝阳侯,这是在承诺不会在得了天下后就事后清算汝南袁氏,也是变相的让袁谭成为汝南袁氏的话事人。

    汝阳侯都当不了话事人,谁还能当?

    看到信中的关切之语和许诺,袁谭更是感动不已。

    “孟临如此挂念我,我竟为了去争那不属于我的嗣子跟孟临反目。”

    “实是羞愧!”

    将信小心翼翼的收好藏在怀中,袁谭向庞统一拜:“士元跟孟临结义,我亦跟孟临结义。”

    “士元便是我的义弟。”

    “今后若有吩咐,尽管直言,我必全力相助。”

    虽然袁谭跟刘标、庞统跟刘标,结义性质不太一样,但袁谭话都说到这份上了,庞统也不能来一句“各论各的”。

    庞统遂也拜道:“显思兄言重了。”

    “如温侯所言,同室操戈不是孟临愿意看到的;显思兄可引本部兵马返回北海,举旗响应孟临。”

    “河北其余事,就不用显思兄费心了,这也是为了显思兄的名声着想。”

    袁谭再叹。

    这要是换成旁人,或许就得让袁谭引兵去打袁熙了。

    孟临对我,是真够义气。

    是我负了孟临。

    袁谭离开了。

    带着辛评以及吕布营中的俘虏一并离开的。

    这些俘虏若是留着。

    吕布还得派人看押,还得消耗粮食,还得提防关键时刻反戈一击。

    交给袁谭,倒也省事。

    同时。

    吕布又派快马将战报星夜兼程的送往彭城。

    这次对袁绍作战,吕布只是刘标的“大将”,一切军政诸事都是由刘标来主掌的。

    以吕布的身份,其实也不用如此频繁的向刘标送战报。

    庞统则是私下规劝:

    刘标如今身为楚公,不能经常上前线。

    这军中将士对刘标就会缺少敬畏,只知有统兵的大将不知有刘标。

    若遇上居心不良的,就容易变得尾大不掉。

    因此。

    吕布得以身作则,向军中将士树立一个榜样。

    要让这些将士深刻的记住:不论统兵的大将是谁,军中将士必须将刘标视为最高统帅。

    吕布自个儿就是杀丁原杀董卓的狠人,对军中这种情况也是非常了解的。

    涉及到了自身利益,吕布也不能不考虑周全。

    故而在跟庞统仔细商量后,吕布在军中也新增了不少的军规。

    其中最重要一条。

    每日操练时,全军将士都必须先高呼:为大汉效死!为楚公效死!为稷子效死!

    为大汉效死是树立国家凝聚力。

    为楚公效死是区别刘协和刘标。

    为稷子效死是让将士知道具体效死的人。

    刘标的名讳不能轻易高呼,但稷子是可以想怎么高呼就怎么高呼。

    楚国的将士,也少有不知道稷子是谁的。

    在袁谭归降后,吕布一面整军,一面派人打探西面的颜良郭图和北面的沮授袁熙。

    魏军三路兵马。

    如今只击败了袁谭一路,尚有两路未击败。

    相对于袁谭。

    不论是沮授袁熙还是颜良郭图,都要更难应对。

    毕竟。

    袁谭是刘标的义兄,可以说之以情述之以理,晓以利害。

    而剩下的。

    就只能靠攻伐了。

    或是伐谋、或是伐兵、或是伐城,只要对方还有一口气,就只能强攻。

    .....

    平原城,北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