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七十章 越理越乱的大宋朝堂
    订阅提示本章是过渡章节,基本都是北宋末年真实发生的事件稍加演义。王朝末年,各种作妖,作者写得都烦,读者估计看得更烦,不喜可跳过。

    ……

    经历了同军差点攻破都城的强烈刺激后,大宋君臣终于意识到要想做出保住自己的利益,就必须在朝政上做出深入彻底的改变。

    遗憾的是过去几十年的经验教训,已经证明了革除积弊向前走的路实在太难,还导致全国上下怨气冲天。

    大宋现在这帮君臣无论心气还是能力都大不如道君朝,根本不敢继续在这条道路上撞个头破血流,便只能选择开历史倒车——恢复祖宗之法。

    可即便如此,他们也没能精诚团结共度时艰,反而因为没了国灭在即的巨大威胁,各种内部矛盾开始集中爆发。

    高坐于御塌之上的赵桓能够听到的,除了复旧都东京、还大宋河山之类明显无法实现的空洞口号外,便是对各类奸臣喊打喊杀就能振奋人心恢复国运的奇策。

    杀奸臣振人心应该没错,至于能不能恢复国运,就只有赵官家的昊天祖父知道了。

    大宋最大的奸臣,毫无疑问是蔡京、童贯等人。

    这一点其实是朝野共识,而与已经被朝廷除名的伏阙之士陈东没有太大的关系。

    有没有其人上书提出“六贼”之论,这些人也必须是最大的奸佞。

    事实上,所谓“六贼”有失偏颇,也没有什么代表性,至少陈东漏掉了为道君执掌地上神国的蔡攸。

    原因很简单蔡京、童贯、蔡攸等人为赵佶执掌文、武、神大权多年,党羽遍及天下,是真的能够左右大宋国运。

    没有这些奸臣协调和督办,道君即便再轻佻,也没办法将自己的荒唐意志转化为祸害天下的具体行动。

    大宋江山破败至此,蔡京、童贯、蔡攸等人必须承担绝大部分的罪责。

    不彻底斗倒他们,不甘心做笼中鸟的太上皇便随时都有复辟的可能,所有依附于新君赵桓的臣子也难得安寝。

    实际上,自道君禅位跑路以后,朝中便不断有臣子上书弹劾蔡京父子和童贯等人。

    赵桓深恨蔡京等人,还在做太子时便想拿下这些奸贼。

    但其人在此事上还算理智,清楚自己羽翼未丰,临安又危在旦夕,事有轻重缓急,一直忍着没有下手。

    直到同军退兵后,赵桓才下诏

    蔡京特责授中奉大夫、守秘书监、致仕,河南府居住,童贯特责授左卫上将军,致仕,池州居住,蔡攸特降授太中大夫、提举安陆州明道宫。

    结果,便如石沉大海。

    蔡京等人也不是傻子,当然知道自己离开道君将会是怎样的下场。

    这些奸臣便以各种借口拒绝奉旨领罚,不肯离开已经回到江陵的太上皇身边半步。

    有大臣担心夜长梦多,上书建议皇帝遣南阳府尹聂山为荆湖北路发运使,然后寻机“密图之”。

    赵桓从其议,当即宣聂山进殿并付以此任。

    聂山不敢辞,乃请捕贼诏书并南阳府使臣数十人以行,皇帝亦许之。

    由此,闹出了不小的动静。

    彼时还在尚书右丞任上的李纲得知此事,前来劝阻。

    “使山之所图果成,惊动道君,此忧在陛下;使所图不成,为数人所觉,万一挟道君于东南,求剑南一道,陛下何以处之?”

    赵桓也确实担心这样的局面出现,乃被李纲说动,并询问李相公对策,后者答

    “不若罢聂山之行,只明着贬低童贯等人,乞道君去此数人者,早回銮舆,可以不劳而事定。”

    李纲的建议其实是麻痹、分化这些奸臣,再逐步剪除道君的羽翼。

    赵桓半信半疑,抱着试一试的态度重新下旨。

    旬日后,童贯等人果真相继而去,仅留下蔡京父子继续随驾扈从太上皇。

    恢复祖制,惩处奸臣算是大宋朝臣们唯二能够达成共识的朝政大事。

    可即便是要惩处奸臣,除了蔡京、童贯这等大奸“众望所归”没有疑问外,对其余奸臣的认定也难以形成一致意见。

    大宋沦落到如今的地步,奸(位)臣(子)肯定不止蔡京、童贯等寥寥几人,除恶务尽,要做就做到底。

    问题出在“谁是奸臣”的定义上。

    很明显,不同的人对“奸臣”有不同的定义。

    由是,每日的朝会便充斥着吵闹、攻讦、甚至谩骂,基本没有精力研究正事。

    众臣们为了分辨谁是奸臣而斗志昂扬,只想清净的赵官家却是一个头两个大。

    赵桓是真的想早日结束朝堂乌烟瘴气的状态,以安心做个“好皇帝”,再不用过这种提心吊胆的日子,却因天赋实在有限而无能为力。

    其人根本没办法分辨相互攻讦的臣子究竟哪个是忠臣,哪个又是奸臣,只能任由他们这样吵闹下去。

    或许,嗓门最响,得到他人支持最多的臣子应该是忠臣吧?

    但太学生陈东就是因为嗓门最大,也最能得人支持。

    结果,这贼子却鼓动民众暴动,杀了朕的内侍!

    在赵桓的纠结中,前往开封府迎接中宫和皇长子的首相赵野总算回来了。

    可其人却因为被众言官弹劾而只能待罪府中,无法主持朝务为皇帝分担政事。

    这种形势下,趁着天下兵马勤王而擅自攻击黄州守军的淮南东路军头李成、聚众抗税的荆湖北路妖人钟相等人造成的地方危机,则几乎无人关注。

    相关路、州的急奏接连送来,全淹没在一堆弹劾奏章之中。

    即便偶尔有人提起,也不及其他的事务重要,很快就会被带偏题。

    幸好这些乱臣贼子还知道畏惧朝廷天威,尚不敢冒天下之大不韪。

    李成、钟相等人得知同宋两国已经媾和,朝廷有余力平靖地方后,便以各自的实际控制区为界,相继停止了主动扩张。

    如此一来,朝中就更没有人再关注这些其实并不远的危险了。

    反正大宋的主要矛盾永远在朝廷,只要能够解决朝中的分歧,地方上的些许动乱都不是大问——

    咳!

    至少,现在不可能再出现第二个徐泽了。

    赵桓遵祖制用贤臣,是希望四海升平,朝中和睦,努力做个“好皇帝”。

    现在的情况显然没法让他如愿,其人担心再这么折腾下去,不用正乾皇帝再率大军前来,大宋王朝就会把自己玩死。

    于是,心力憔悴的赵桓只能顺应人心,罢免了上下都不满意的太宰赵野。

    而以“都人倾望”的中书侍郎范致虚出任首相,期望其人对得起偌大的名声,能够有所建明。

    可惜,范太宰人如其名,致虚而不务实,坐而论道的水平极高,做实事的能力却还不如其前任赵相公。

    无论对大同关系问题,还是大宋内部的各种深层次矛盾,抑或亟待解决的各种危机,范致虚都拿不出切实可行的办法。

    真被皇帝问急了,范相公便以是“明德慎罚,国家既治四海平”之类的扯淡话敷衍天子,听得赵桓肝火直冒。

    而且,此公还与年轻的次相吴敏政见不合,双方颇多冲突。

    一日,诸宰执于政事堂议事。

    首相与次相针对一道奏章的批阅意见相左,争执不下。

    范致虚抖起首相的威风,决定不理次相,提笔就准备直接签署意见。

    吴敏见状,讥讽其人是“明德相公”,只需签署“明德”二字即可。

    范致虚当然知道自己究竟有几斤几两,遇事不决以“明德慎罚”之类的万金油屁话做遮掩,并非其人不知道这样做很窝囊,怎奈不说这个,又能说啥?

    吴敏偏要打人打脸,范致虚如何能忍?

    其人当即以笔掷之,正中吴敏面额,致其额鼻皆黑。

    首相与次相二人闹得如此不像话,堂中的同僚们也坐不住了,赶紧寻个借口开溜。

    吴敏虽然年轻气盛,却忍下了此事,并没有对范致虚饱以老拳。

    但到次日朝会,其人却向皇帝奏明此事,算是彻底与首相撕破了脸皮。

    赵桓罢赵野而以范致虚为首相,为的是求耳根清净,现在却落得更加难受,也对“明德相公”范致虚失望透顶。

    两日后,天子下诏罢太宰范致虚,并以少宰吴敏代之。

    又以户部侍郎唐恪进拜尚书右臣兼中书侍郎。

    吴敏在政事堂和枢密院转了一圈后,终于成了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文臣之首,其人政治上的盟友李纲便不能再留在知枢密院事如此敏感的位置上。

    御史中丞陈过庭趁机上奏,言大同已经退兵多日,上皇却仍滞留江陵,建议皇帝再派干臣前往江陵,迎上皇归京。

    赵桓从其请,以知枢密院事李纲为奉迎使,务必要迎上皇归来。

    其实,迎接太上皇返京的事早就再做了。

    赵桓率诸臣“打赢”临安保卫战,获得了巨大的政治声望后,便改撷景园为宁德宫,准备给自己的老子居住。

    其人随即派遣徽猷阁待制宋焕(实际是“日奂”两字连为一字,打不出来〉奉表道君皇帝行宫,迎赵佶返回临安。

    随后,又遣尚书右丞李邺为道君行宫奉迎使,继续催促太上皇北上。

    但赵佶大略是清楚自己回到临安将会面对怎样的命运,死赖着不愿回来。

    其人并不是一个人在外逍遥,为了养活庞大的随从队伍并继续维持自己的奢靡生活,只能截夺本地财赋。

    甚至,在同宋两国大战临安朝廷无暇顾及自己期间,赵佶还擅自任命了一些官员,以方便控制地方,调度物资。

    正所谓天无二日,国无二君。

    赵佶已经交出权柄,便不再是一言九鼎的皇帝,没有了生杀予夺的特权。

    任其长期滞留在外,就有再立朝廷分裂大宋的风险。

    一旦发生这样的事情,其危害可就要远远超过大同帝国的讨伐了。

    陈过庭这个建议合情合理,赵桓的安排也无可挑剔。

    李纲乃是为大宋江山不顾己身的社稷之臣。

    当初国家危难,就是他将太上皇赶下了皇位,并扶今上上位。

    赵桓再派其人将道君迎回京师关起来,也是朝中能够想到的最佳人选。

    自杨世可兵败,种师道顶锅被罢后,李枢密就已经知道了自己的结局。

    知枢密院事后,其人便极少对朝堂之事发表意见,算是已经做好了淡出大宋政坛的各方面准备。

    李纲受领任务后,只是请皇帝御笔书写就《迎道君表》后,便收拾收拾行装义无反顾地赶往江陵,前去硬刚满朝文武皆不敢直接面对的道君赵佶。

    而在其人离开临安的次日,监察御史余应便在朝会上面奏天子,言

    “臣闻舜既受命诛四凶,而天下服者,何也?以其用刑轻重当於人心也。

    ……今彦、安中、师成或殄或窜,而京、贯、攸尚从轻典,罚之不同如此,此军民之所以愤怨,士论之所以喧沸,而陛下有刑失之讥,大臣有庇奸之谤也。

    伏望睿慈,大正典刑,放京、攸于南荒,枭贯于东市,以慰宗社之灵,以决天下之望……”

    左司谏陈公辅也出列求奏,言蔡京父子“邪佞奸险,能为身谋,则举朝公卿,无出其右者。若使其迟留畿甸,他日奸谋复肆,群臣皆乐附之。”

    其人言毕,其余朝臣大多也尽皆附和,大谈“攸果入都城,则百姓必致生变。万一惊犯上皇属车之尘,则坐不预言之罪”。

    众臣不约而同地选在同一天向依附道君的蔡京等人发难,极尽危言耸听之能,想以言语煽动皇帝对这些奸佞做出最狠的惩罚。

    赵桓不清楚这些臣子私下有没有串联,却发自本能地对他们的话持怀疑态度。

    其人想到了当初陈东以惩处奸臣之言煽动市民暴动之事,总觉这些臣子对奸臣如此卖力喊打喊杀暗藏祸心。

    当然,一片喊打喊杀中,也不是没有不同的声音。

    太宰吴敏便认为太上皇尚滞留在外,朝廷就急着处置其身边的宠臣,担心这些奸佞会狗急跳墙,行那不测之事。

    吴敏的本意其实是害怕朝廷仓促行事,会导致与自己一条绳上的李纲遭遇不测。

    但传入皇帝的耳中,却是另一层意思。

    赵桓原本还有些犹豫,听了吴相公“不测之事”的言论,反而有了异样心思。

    大宋天子乃制曰

    “蔡京可责授崇信军节度副使,德安府安置;攸先已降大中大夫,为劝上皇北归,特依已降指挥,令前去侍省。”

    事实证明,李纲不愧为道君克星。

    其人南下不足半月,太上皇赵佶便老实随其返回了临安。

    天子乃赏李纲功,任命其人为淮南东、西两路宣抚使,并以御史中丞许翰代其职。

    许枢密上任后,接连上了两道奏疏

    其一,不当解种师道兵柄。

    其二,闻东京军民不肯割地,愿输租赋,代割地之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