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暮打定主意,就转身下了黑茅峰,不一会功夫,就到了白鹤洞。
在他姑母家,吃了寿酒后辞别姑母回家。
次日早起,李暮还坐在床上做功夫,不曾出房,即听得自己家里雇的长工,在大门口处高声说道:“化缘哪有这麽早的,等歇再来吧!我的东家,这时还睡着不曾起来,我是在这里做长工的,比你更穷,哪有钱米化给你?”
听到长工这话,李暮心中偶然一动,暗想:从来少有来人来自己家化缘的,就是化缘,也没有这般早的道理,何不出去看看?
或者是师父找自己来了,也未可知!
李暮跳下床,跑到大门口一看,并非昨日拜的师父,却是清风观的老道士。
长工正用手将老道士向门外推,老道是笑嘻嘻的,立着不动。
长工用尽了全身气力,但是蜻蜓撼石柱,哪里动得老道士分毫。
李暮一见,连忙将长工喝住,紧走几步,上前叩头说道:“弟子该死!不知是师傅的大驾到了,跪接来迟,长工敢向师父无状,更增加弟子的罪戾,求师父惩处。”
老道伸手将李暮拉起,两眼在李暮脸上看了又看,忽然哎呀一声道:“你在什么地方,另拜过师了?很好,很好,这是你的缘分,我并不怪你!”
李暮听了这话,如闻青天霹雳。
心里着实有点惊了,但面上还是露出惭愧的样子!
偷眼看老道的神气,像是很失意的!
得重新跪下说道:“弟子四处探问清风观,想去跟师父请安,并求师父传授弟子的道术,无奈找不着,好在家遵师父的指示,做吐纳功夫,二年来并未间断。”
“昨日因家父母,命弟子去白鹤,与家姑母拜寿,在黑茅峰遇见一个调鹰的老叟,弟子一时差了念头,以为黑茅峰无人迹,那老叟白发飘箫,年龄自是不小,那麽峻削的山峰,岂是寻常年老的人所能上去?”
“并且那么大的两只鹰,不是有道行的人,也不能调养,因此又触动了弟子学道之念,即时跪下来,同老叟求道。”
“老叟命弟子拜了八百拜,已承诺收受弟子了,但是不和弟子同走,一转眼间,老叟就不见了,弟子此时尚是怀疑,不知老叟是何如人?住在什么地方,这是弟子昨日拜师的实情,出于一时的向道心急,并非背了师父,又去拜他人为师。”
老道又将李暮拉起,哈哈大笑道:“既是调鹰的老叟,更不是外人,我不但不怪你,并且替你欢喜,不是你的缘法好,也遇不着他!”
李暮正要问是什么道理?老叟到底是什么人?
李大在里面,听得大门口有人说话,也走出来探看,见儿子和一个老道人说话,即走了过来。
老道士好像认识是李暮的父亲似的,同李大稽首说道:“贫道和公子有缘,今日便经过宝庄,特地前来望望!惊扰了施主,甚是不安。”
李暮连忙对自己父亲说明,老道就是二年前拜的师父。
李大见是儿子的师父,又见老道相貌惊奇,不是寻常道人的模样,忙答礼让进客厅,陪坐着说了些申谢的话,即起身进里面,叫人预备斋饭去了。
李暮向老道士问道:“师父说那调鹰老叟,不是外人,师父认识他吗?”
老道点头笑道:“岂仅认识,而且他还是我的前辈,他老人家的外号,江湖上都称金罗汉,姓吕讳宣良,江湖上人人知道金罗汉吕宣良,却没有人知道他老人家的年龄籍贯,更没有人知道他的历史。”
“你前年在清风观见着的欧陽净明,今年八十八岁了,十六岁的时候,就拜金罗汉为师学道,那时的金罗汉,就是现在的这般模样,欧陽净明跟着学了几十年,从不曾见过他老人家有一个确定不移的住处,终年是山行野宿,到那里便是那里。”
“也不曾见他和旁人同走过,随便什么时候,总是独来独往,并且不但没人知道他的年龄,便是那两只鹰,也不知有多大岁数了,他在山中行走遇有虎豹,或旁的凶恶鸟兽,两只鹰没有降服不了的!”
“哪怕几百斤的猛虎,那鹰能张爪抓住猛虎的头皮,提到半空中,扔到乱石堆上,把猛虎跌得筋断骨折,不知在金罗汉手中,调养了多久,金罗汉说话,两鹰能完全懂的。”
“金罗汉游遍天下名山,野宿的时候,两只鹰轮流守卫,蛇,猛兽不能相近,他可算得我们剑客中的第一个奇人,你能得着这么一个师父,我如何不替你欢喜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