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43章 惟愿百姓享安宁(求评价)
    关于人尽其能的事情,李尊接着讲了起来。

    “刚才郭村头说的郭秀才的事,就是典型的人不尽其能、物不尽其用的例子。

    “郭秀才一家几口人都能教书,却种不好地。他们的长处没有施展,那些地也没有发挥出足够的作用。

    “要改变这种状况。把他们家的地抽回来,不让他们种地,把地交给更会种地的好手,让地增产增收。

    “而郭秀才一家有好几人都能教书,就让他们去教书。这样每月都有月钱,而且得到的月钱要比种地收入更多。

    “这样既解决了郭秀才一家的生活问题,也解决了我们教师少的问题。这样就做到了人尽其能、物尽其用。

    “事实上,不只是郭秀才家,其他还有很多家都可以这样做,其他有手艺的很多家都能采用这种办法。”

    大家都热烈议论起来。朱兴举手要求发言。

    朱兴说道:“尊哥说的这种情况确实不少。我们村吕秀才也是这样。

    “另外,我们村还有一个人,叫徐大能。他也不会种地,典种的几亩地年年收成不好。

    “可这人有一项拿手活,就是饲养动物,养牛、养猪、养鸡鸭在行。

    “他现在就养了三头牛。每年耕地时靠出租牛赚些钱,日子也过得磕磕绊绊。”

    李尊一听,两眼放光,说道:“是吗?这个人我要了。我要在北山给他建一个养猪场,专门来养猪。保证他的收入比现在多几倍。”

    下面议论得更热烈了,这样的人在几个庄中得有好几百户。要是都这么着,可有给他们的事做?

    李尊说道:“你们尽管去摸底,慢慢来把地抽走,到时这些人我都包要。”

    可他接着加了一句:“咱先说清楚,要是这人没有手艺,啥都不会,就是因为懒才种不好地,那我可不要。”

    大家都笑起来,这样的人确实有。

    李吉举手要求发言,李尊示意他说。

    李吉说:“这样做确实能做到人和物各有所用。不过却引出一个问题。

    “现在几个村子的地还有不少没有被租,闲在那里。要是再抽出地来,闲地更多,不知尊哥这个事该如何解决。”

    李尊对李吉大为赞赏,不由表扬道:“吉哥考虑事情肯用头脑,希望大家都像他学习。把一件事好坏优劣都考虑到,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才能把事做得完满。”

    李尊顿了顿,接着说:“这也正是我要说的第三事。

    “我先定下一个调子,就是所有土地都不能闲着,都要种上。

    “眼前没法解决这个问题,但我很快就能找到办法。大家说说,种地最难的是什么?”

    大家议论一阵,让徐景来说。

    徐景四十多岁,是村头中年纪最大的,种地是一把好手。

    徐景说:“种地最难的是耕地。收时虽然累,却能忙得过来。可耕地就不一样。

    “咱们全庄的牛加起来四千多头,可到了季节仍然忙不过来。一头牛一个季节也就三十多亩地,剩下的要靠人去拉犁或者锛刨。人累点不怕,可季节不等人啊。”

    大家都深有感触,不禁纷纷点头。

    李尊笑道:“这个问题很好解决,到时看我的就好了。

    “现在全庄有17万多亩地,人均4亩多。这对咱们目前来说应该够了,可对于发展来说远远不够。

    “全庄的地有岗上一部分,大部分都在岗前。和别的庄接上了,没有再拓展的余地。

    “可在小河以北,北山脚下,我觉得可以开垦出许多土地。

    “独龙岗东西十几里,对着的小河北岸那些坡地都很肥沃。能够开垦出来三四千顷地,就这扈家庄对着的那处山坳,要开垦出来就有二千顷地。”

    大家都有些惊讶,就这儿的地都种不过来,还要开垦新地做什么?

    李尊看了看大家,说道:“等先把咱们这儿事理顺,让村民们都过上像样的生活。我就开始动手。把地给弄出来。

    “我有个愿望,要把附近州县的流民都招集过来,让他们在这里安家落户,过上安宁的日子。”

    此语一出,全场大哗。村头们都被李尊的想法震惊,继而表现得群情激昂。

    这才是做大事的手笔。

    朱仝猛地站起身来,对着李尊深深一辑,说道:“李郎君有此宏愿,实乃草民之福。若能做到,真是功德无量。”

    李尊说道:“两年,最多两年,我一定做到。请在位诸君时时鞭策于我。”

    所有人全都站起身来,对着李尊深深行了一礼,异口同声地说道:“我们愿意追附骥尾、尽心尽力,帮助尊哥实现这个宏愿。”

    朱仝也道:“请李郎君观察我的近段表现,如果觉得我够格,在下愿意忝列门下。”

    李尊哈哈大笑:“有你们助我,我信心更足。多谢诸位。”说着也向众人还了一礼。

    大家又坐下来,气氛更加热烈。

    虽说这事玄之又玄,可是以李尊的神仙手段,未尝不能做到。

    李尊这时又说:“我这还有一事,马上就要开始进行。”

    众人安静下来,听他分说。

    李尊说道:“不知咱们这里种过棉花没有?”

    徐景说:“种过,不过产量太低。一亩地也就四五十斤。比不上其它作物,后来就没人种啦。”

    李尊搜索过相关信息,知道这时种植的都是亚洲棉,产量过低。他咨询过系统,可以提供后世广泛种植的陆地棉棉种,只是生物兑换,花费昂贵。一公斤棉花种籽就要三十点。

    这种棉花产量高,不过在没有化肥的宋代,估计皮棉产量也就八九十斤。

    李尊说道:“我现在需要大量的棉花。希望你们在各村动员大家来种,到时我来收购。”

    村头们一听,面露难色,不过还是立刻答应下来。

    这事不好办,种棉花收入不如其它作物。只是打着李神仙的名头,应该还是有人响应。

    李尊看在眼里,明白大家的顾虑。于是便笑着开口道:

    “大家不要多虑,我这有配套方案。现在先问一声,知道怎么种吗?”

    还是徐景回答:“我知道,我年轻时种过。村里四十岁以上的人都应该知道。就是在种麦时留好地垅,明年春上再种。”

    “对,俗称麦棉套。马上秋收后就要种麦,所以这事就要赶快落实。”李尊说。

    他接着说道:“我想这样做,凡是愿意种棉者都和我签订一份文书。棉花我包收,按市价给钱。

    “另外,种棉留地造成的麦子减产,我按明年麦子的正常收益给大家补上。

    “棉花收获后,高于其他作物收益,按实际收益算;低于其它作物收益,按其它作物的正常产量,我也给补上亏空。

    “一句话,种棉收益不低于种植其他作物的收益。如果低于我全包赔。

    “另外,棉种由我提供,如果产量高于其它作物,谁种谁收益。”

    大家一听,全都松了一口气,继而又不好意思起来。

    李神仙做事,从来不会占人便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