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清宫。
朱祁镇还是像往常一样批阅着奏折。
等到奏折批阅的差不多了,朱祁镇伸了个懒腰,便开始筹划起科技部的事情。
目前大明王朝唯一的缺憾,便是没有现代化的工业基础。
就算朱祁镇现在提供一些现代化的工业机械命人去制造,也很难保证它的合格率。
如今的大明王朝工业化的进程实在是太落后了。
虽然冶铁技术十分发达的大明,铁产量每年可达上万吨,但是工业化意识太过薄弱。
这些冶铁技术,明朝大部分都用在了武器制造和军舰船舶的制造上。
而在其他方面还未曾取得过成就,而现在朱祁镇要做的就是要让大明王朝顺利走上工业化的道路。
只要杂交水稻技术推广顺利,那么大明王朝必将成为世界第一农业大国。
到了那时,靠着世界贸易的出口顺差,大明的经济也必然超越全世界,成为世界第一经济大国。
就如同朱祁镇所想的那样,到了那时大明王朝便是真正的有钱有粮,比现在身子要富庶千倍百倍。
然后,在利用工业化的启蒙思想,顺利地开启工业革命,推动世界潮流的发展,让大明成为真正的东方日不落帝国。
朱祁镇心中已经描绘出了关于大明未来的蓝图规划。
满怀着一腔热血的他,立刻将这些计划都记录了下来。
然而,令他感到担忧的,却是用人方面。
如今朝堂上,真正效忠于他的人并不多,心腹还都没有培养起来,这么重大的事情要怎么实施下去啊?
身为一个皇帝,如果无人可用,就算有着雄才大略又有何用?
难不成所有的事情都自己来干?那还当什么皇帝?有没有点儿当皇帝的逼格?
“真是难于上青天啊!培养卓越的工业意识,培养新型科技人才,刻不容缓呀!”
“大明能否屹立于世界之巅,就看能否招揽到这方面的人才了。”
“也不知道工部有没有可以暂时可用的人才?”
朱祁镇想到这里,便将王振喊了过来,命他急唤工部尚书苗衷进殿商议要事。
王振不敢耽搁,立刻派曹吉祥火速将工部尚书苗衷从他的府邸给请到了乾清殿。
当听闻陛下传唤的消息时,苗衷想到前几日高谷下狱之事,不禁有些担忧。
“曹公公,可知陛下唤老臣进宫所谓何事?”
“苗大人进了宫不就知道了?小的也是奉命行事,不知其中缘由。”
苗衷的心里像是压着一块石头,一路心情沉重地跟随宦官曹吉祥进了皇宫。
踏入乾清宫的苗衷,脑门上都开始冒冷汗了。
身为官员替大明君主办事儿,可真是如履薄冰啊!
苗衷看到在书桌前批阅奏折的朱祁镇,手心都要捏出汗了,连忙躬身施礼。
“老臣苗衷拜见陛下,陛下圣恭金安。”
朱祁镇一抬眼,笑着说:“苗尚书到了啊,快赐座。王振,给苗尚书沏一壶上等的西湖龙井。”
苗衷暗暗松了口气。
只要陛下不是兴师问罪就好,在陛下寝宫议事,还是谨言慎行为妙。
朱祁镇手持着一张纸,纸上记录着一些工业机械的制造过程。
这些工业机械,说不定能够推动大明王朝的工业化发展。
“这是朕所画的机械草图,苗尚书来看看能否交由工部给朕造出来?”
苗衷抹了一把额头上的冷汗,接过了朱祁镇手中的图纸,仔细地看了起来。
他瞪大了双眸,惊讶道:“陛下何时对冶炼一事如此感兴趣?”
朱祁镇笑着说:“闲来无事,随便画着玩玩。若是工部能用得上,那便派人按照图纸去制造吧。”
苗衷激动地说:“陛下雄才大略,令老臣深感佩服啊!”
“唤你过来,还有一事要问你。工部现在可有什么技术型人才?”
“朕需要由工部重新分化出一个部门,此部门可称为天工部。”
“朕决定由天工部来专门研究各项技术,广泛应有到各行各业。”
苗衷愣住了。
原来他们的皇帝陛下如此重视技术发展。
这对于工部来说绝对是大喜事儿啊!
苗衷兴奋地说:“工部人才济济,有陛下所需的各种人才。”
朱祁镇说:“光是懂得制造还不够,要有创新的思维才行。”
“至少也得多一些如同公输班那样级别的人才才行,否则这个部门成立了也没什么意义。”
看到朱祁镇忧心忡忡的样子,苗衷笑着说:“陛下何不从民间招募这些可用之才?所谓高手在民间。”
“说不定陛下所需之人才,在民间不甚多举。”
朱祁镇点头道:“不错,那此事就交由你去办。从民间网罗技术人才,越多越好,为朕将来所开天工部打下夯实基础。”
苗衷跪在地上,施礼道:“臣遵旨。”
这时候,王振将沏好的茶端了上来。
“苗尚书,请品茶。”
苗衷说:“那老臣品完陛下所赐之茶便告退。”
有了苗衷的帮忙,科技部一旦打开门路,今后也算是为工业革命打下基础了。
(PS:给这本书投鲜花评价和月票的读者大佬们,都是大帅比,今年全都发大财,桃花运很旺,事业顺利,事事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