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五十章:状元郎又题词了!
    第五十章:状元郎又题词了!

    当然了,话又说回来,这也不是赵佶第一次微服私访了。

    而这一次,却和以往完全不同——他要和楚云说的一样,走出皇宫,走出孤独,拥抱世界!

    身为汴京第一花楼,赵佶以前也来过清月楼,可是眼前清月楼,和他记忆里的那一个,简直判若两楼!

    以前的清月楼,富丽堂皇,浮华奢靡;

    现在的清月楼,清新绮丽,典雅出尘!

    在赵佶眼中看来,以前的清月楼,充其量就是个雍容华贵的贵妇。

    而现在,它完全蜕变成了一朵出岁芙蓉!

    这种截然不同以往的气质,让赵佶对清月楼好感大增。

    显然,在场和赵佶有一样想法的人不少。

    清月楼里里外外,竟被慕名前来的汴京士子挤得水泄不通!

    楼下人山人海,人头攒动,喧闹声此起彼伏。

    赵佶一看,心中纳闷不已。

    这清月楼可是花楼,怎么还堵着不让人进去了?

    “这位仁兄可知道清月楼怎么一回事,偌大的花楼摆在这里,为何不让人上楼?”

    赵佶拉住人群中一个青年士子,悄声问道。

    那青年人打量了他一眼,拱手作礼道:“仁兄还不知道吗,如今的清月楼已换了新掌柜,这才有了新风貌。”

    “新掌柜?何人?”赵佶好奇道。

    那人摇了摇头,又道:“委实不知。”

    赵佶又问:“即便换了新掌柜,可这又和眼前景象有什么关联吗?”

    那人一脸奇怪地看着赵佶,有些惊讶后者口中问出的问题。

    “仁兄连这个都不知道?新楼开张,自然要有人题词了。题词人没来,清月楼自然不会开张了。”

    赵佶心中一笑,暗想这题词人到底是何方神圣,好大的架子,竟让这么多人站在这里,同时等他一人。

    “仁兄可知这题词人是谁?”赵佶说出了心中的疑惑。

    “好家伙,这人可不得了,”青年人小声道:“大宋第一位三元及第者,今科状元楚云,可曾听说过?”

    赵佶一愣。

    搞了半天,原来这个迟迟没有出场的神秘嘉宾,竟然是朕的至交好友楚卿!

    赵佶当场就笑了,他岂止听说过楚云,他还和楚云熟得很呢!

    “原来是状元郎,这下倒是有趣了。”

    知道楚云要来后,赵佶一颗焦急的心顿时轻松了不少。

    他也想看看,楚云到底会给清月楼题个什么词......

    过了戌时,夜色渐浓,只看到一顶官轿自东南方来,排开人群,稳稳停在清月楼前。

    拉开帘子,楚云探头往外一看,好家伙,人山人海,摩肩接踵,所有人全部挤在楼外,焦急往里张望着。

    “状元郎来了!”

    不知道是谁扯着嗓子大喊了一声,下一刻,众人惊觉回头,目光齐刷刷落在楚云身上。

    赵佶闻声望去,只见楚云跟着几名清月楼的红衣女子,在一众羡慕的眼光目光中,登阶上楼,来到一间隐秘的小阁。

    “楚郎,你可算来了,奴家已经等你很久了!”

    一见到楚云,李师师脸上的焦虑瞬间烟消云散。

    二人没有寒暄,毕竟楼下这么多人等着呢,很快,楚云出了小阁,来到众人面前。

    “状元郎,快些题词,好让我等也可以早些进楼一观!”

    “楚大人,莫要拖沓,良辰美景,大好时光,岂可浪费!”

    楼下许多人开始嚷着。

    楚云笑了笑,向四方拱了拱手,随即高声道:

    “楚某今日受约前来,为新楼题词,不胜荣幸,能与诸位同仁一起见证清月楼焕然新生,亦是感慨万千。”

    “今日献上拙作一首,若有不足,还望诸位不吝赐教。”

    一番客套话说完后,楚云不再絮叨,命人取来文房四宝,一遍研墨,一边构思。

    在场大多数都是读书人,对于楚云的才华也是早有耳闻,得知状元郎献词,一个个纷纷探头望来。

    赵佶也和其他人一样,翘首而盼,满怀期待。

    不一会儿,楚云思索完毕,当即挥动狼毫,运笔蘸墨,一气呵成。

    不多时,几行娟秀字迹浮现在纸上。

    “快看,楚云已经题好了词!”

    “这才过了多久,他就写好了?”

    “仁兄,这可是楚云!当今状元郎!”

    众人见到楚云挥笔而就,纷纷叫喊着要欣赏欣赏。

    楚云捧起宣纸,吹干笔墨,又将它递给旁边人,笑道:“盛情难却,快给诸位同仁诵读。”

    旁边人接过宣纸,定睛一看,竟是一首七言格律诗。

    “快念啊,还杵在那儿干嘛!”

    楼下人又开始催促。

    那人不敢耽搁,连忙捧起宣纸,高声念道:

    “楼上独来心上愁,泪垂难道不肠柔。”

    “秋深夜雨风回梦,烛剪空窗暗影浮。”

    总共四句,没用多久便念完了,那人便将宣纸合上。

    “没了?”

    “没了,就这四句。”

    没想到楚云给清月楼题了一首七言诗?

    很快,楼下人开始小声议论了起来。

    毕竟这是当今状元的作品,谁也不敢小觑,一一开始品味这首诗。

    赵佶也和其他人一样,摸着下颌,思考楚云的这首诗。

    身为诗词大家,赵佶几乎在吟完诗的瞬间,就极为敏锐地察觉到,这首诗绝不一般。

    乍一听,诗句好像平平无奇。

    可是,楚卿像是那种写诗平平无奇的人吗?

    之前汴京流传的《一剪梅》和《青玉案》,赵佶早有耳闻。

    身为一个对自身才华极度自负的君王,楚云是如今唯一一个被赵佶认可的诗词大家!

    他的作品,绝对不可能一般。

    赵佶开始逐字逐句细细揣摩,很快,他就发现了其中的秘密!

    这是一首回文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