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44】章 炮轰经学!(求花求收藏)
    完了。

    曹操的心拔凉拔凉的,这下算是捅破天了。

    经学,乃当世之显学,甚至于说是官学。

    当今天下的文人士子,可以说人人都学过经学。

    曹植此言论,可以说是直接对着大汉的士林文坛开炮了。

    曹操只感觉头皮发麻,自己这个儿子太勇了,现在的局面都让曹操感觉兜不住。

    曹植说出如此‘大逆不道’之言论,曹操有信心保住曹植的性命,但却无法保证曹植的前程。

    当下出仕需要举孝廉,而且老爹是不能举荐自己儿子的,得让别人来举荐。

    曹植这一句话,把天下所有的文人都得罪,日后肯定没人愿意冒天下之大不韪,举荐曹植出仕。

    曹操虽然是司空,大权独揽,乃是朝廷的实际掌权者。

    但该遵守的规矩,曹操一样要遵守。

    若曹操强行不按规矩来,跳过举孝廉,直接让曹植出仕,肯定会惹人诟病,遭到所有大臣的反对。

    马车内。

    “哈哈哈~”曹丕放声大笑,“完了,曹植完蛋了!”

    “恭喜公子,去一心腹大患。”陈群当即笑道。

    “曹植算什么心腹大患,不过是一介恃才傲物的狂徒。”

    “没有半分心机和隐忍,注定难成大器。”司马懿淡淡道:“公子要重视的乃是曹冲。”

    “曹冲最得司空宠爱,而且曹冲自小便有神童之名,聪明过人,不亚于曹植,而且谦逊有礼,还没有曹植的狂妄嚣张,这才是公子的大敌。”

    曹丕闻言缓缓点头,“仲达说得不错,曹植不过跳梁小丑,曹冲才是心腹大患。”

    曹丕一众人都认定,曹植已经完蛋了,敢公然叫板全天下的文人,必然前途黯淡,日后只能当个富贵闲散的公子,别想在仕途上有任何建树。

    “接下来,咱们就好好欣赏一下,曹植是如何身败名裂吧。”曹丕轻笑道。

    其余四人脸上也露出轻松的笑容,五人全都透过车窗,朝着招贤台上望去。

    曹植大骂经学子弟是废物,此言一出,场中所有人都呆了,全都不敢置信看着台上的曹植,都还以为自己幻听了,一时间都忘了出言驳斥曹植。

    “黄口孺子!依仗自己有几分才学,就敢口出狂言?!”华歆当即怒斥曹植。

    本来就是华歆引诱,给曹植挖坑往里边跳。

    原本华歆就是抱着试一试的心理,如此简单的诡计,华歆也不认为曹植会跳进去。

    但偏偏出人意料,曹植就跳进去了,而且跳的还是那么义无反顾。

    别看华歆此时一脸怒容,实则心里都快笑疯了。

    “大言不惭,我等为先贤经典作注解,你凭什么说我等是废物?”

    “难道你是在蔑视先贤,小看经典吗?”司马孚张口就是一顶大帽子,直接给曹植扣到头上。

    “离经叛道!不尊先贤!”

    “狂徒!滚下来,你敢辱没先贤,我要跟你决一死战!”

    无数经学学子再度讨伐曹植,对曹植进行口诛笔伐。

    “都闭嘴!只有废物才会聒噪叫嚣,有本事就拿文章说话!”曹植大声呵斥道。

    一句话,就把所有人的气焰打压下去了。

    肚子里没墨水,说话自然无法理直气壮。

    “先秦时期,诸子百家争鸣,各种学术思想百花齐放,涌现出无数经典。”

    “可四百多年过去,经典还是经典,但还是以前的那些经典,又有什么新著作呢?”曹植在高台上看向众人问道。

    下边的人鸦雀无声,没人能回答这个问题,因为确实没有诞生新的经典著作,当下之人还是在研究先秦时期的学问。

    “经典岂是那么容易能写出的?”司马孚不服气道。

    “废物就是废物!只会为自己找借口!”曹植不客气骂道。

    “四百年前是四书五经,四百年后还在研究四书五经!”

    “整整四百年!学问学术可曾有半点长进?!”

    “四百年前文运昌盛!四百年后呢?”

    “文运停滞不前!你们在座的每一人都难辞其咎!经学就是罪魁祸首!”

    “经学,为前人经典作注解,不过是螺蛳壳里做道场,跳不出前人的窠臼,只会躲在先贤打造的藩篱里,不断的,反复的,逐字逐句的,咬文嚼字!”

    “先贤的一句话,硬是被你们臆想出八百种意思!你们有意思吗?!”

    “难道就不会创新?不会写属于自己的文章吗?”

    “前人有前人的经典,难道我们就不能书写我们自己的经典吗?”

    曹植在高台上慷慨激昂,痛斥台下众人,无一人能反驳曹植。

    为何?因为曹植说的都是事实。

    “你说的容易!”

    “先贤的学问那么高深,研究先贤就足够了,不需要创新。”

    “狂妄,你的意思是要超越先贤?”

    下边的学子被曹植骂得不爽,开始纷纷强行辩解,为自己找借口开脱。

    “鼠辈!缩头乌龟!”

    “为何不敢创新?!为何不敢超越先贤?!”

    “放肆!”荀攸怒吼一声,“后进末学,也敢妄言超越先贤?!”

    “你放肆!”曹植直接怼了回去。“君子曰:学不可以已。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先贤这篇《劝学》何解?不就是希望学生能超过老师,或后人胜过前人吗?”

    “今日我就要替荀子教训你这个没出息的不肖子孙!”

    “连自家祖宗的学问都没学好,也敢大放厥词?!”

    “荀攸,你难道不感到羞愧吗?还敢出来做官?我看你还是回家,好好闭门读书,细细钻研一下你祖宗的学问吧。”

    拿荀攸祖宗荀子的言论,来驳斥荀攸的观点,让荀攸不敢,也不能反驳。

    荀攸再反驳,那就不是反驳曹植,而是反驳自己祖宗荀子。

    如此大逆不道的行为,借给荀攸十个胆子也不敢当众反驳祖宗。

    荀攸憋屈得要死,被曹植骂了个狗血淋头,偏偏还不能还嘴,而且还得笑脸相迎。

    “公子...教训的是,在下这就回家闭门读书。”荀攸硬着头皮认错道,也没脸再继续待下去了,直接转身而去。

    “先贤,就是用来超越的!这也正是先贤希望看到的。”

    曹植深吸一口气,朗声道:

    “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

    “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

    众人看着高台上的曹植,不过听了几句,便知曹植又要做文章了。

    而且才听开头两句,便知道这是一篇不亚于《阿房宫赋》的经典文章。

    整个会场鸦雀无声,所有的目光都注视在曹植的身上。

    众人心中都是一阵恍惚,仿佛这就是古之先贤的风采。

    “圣人无常师。孔子师郯子、苌弘、师襄、老聃。郯子之徒,其贤不及孔子。”

    “孔子曰:‘三人行,则必有我师’。”

    “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

    “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

    继阿房宫赋之后,曹植又将韩愈的《师说》拿出来,同样是收录语文课上的经典文章。

    “如果孔子不超越他的老师,焉有今日之儒家?”

    “先贤也都有老师,如果他们都不超越自己的老师,能有数百年前的百家争鸣,文运昌盛?”

    “若不能超越老师、前人,学问如何进步?”

    “难道孔子、荀子都是离经叛道,欺师灭祖吗?”

    “我且问你们,到底应不应该超越先贤?!”

    众人被曹植怼得哑口无言,众人悲哀地发现,他们无数张嘴竟然辩不过曹植一张嘴。

    “数百年前,无数先贤便为我等写出无数经典文章,为我等打下地基,并且建造起一座宏伟的文坛!”

    “我辈读书人,不仅要继承先贤学问,更要发扬光大!如此才能对得起列祖列宗!对得起圣人先贤!”

    “尔等经学,不思进取,只会钻故纸堆!躲在圣人先贤的萌荫下,闭门造车!咬文嚼字!苟延残喘!”

    “你们对得起列为先贤的苦心吗?!”

    “身为读书人,当锐意进取,在前人的基础上,为文坛不断添砖加瓦,携手先贤将文学发扬光大,将文坛修建得更加高大,更加宏伟!”

    “尔等却只敢作注解,不思创新进取,可笑之极!”

    “先贤辛辛苦苦搭建出来的文坛,你们却躲在文坛阴影下边,开始搭建一个个小帐篷,没能将文坛加高,反而沾沾自喜,说自己将文坛扩大了?”

    “荒谬!废物!懦夫!”

    “我等后来者,站在圣人先贤的肩膀上,站得更高,理当看得更远!”

    “一群鼠目寸光之辈,老子不屑与尔等为伍!”曹植一甩衣袖,一个动作,将对于经学的不屑表露无遗。

    “想要继往开来是好事,但也要一步一个脚印,先学好先贤之道,学好经学,再说开拓之事。”华歆幽幽道。

    来此之前,华歆无论如何也没想到,事情竟然会发展到这个地步。

    他堂堂大儒,竟然被曹植逼到了墙角。

    今天别说让曹植身败名裂了,等到传扬开来后,恐怕曹植便要直接扬名天下了。

    打压曹植是做不到了,华歆只能尽量保证经学的地位。

    曹植可以踩着经学上位,踩着经学闻名天下,给曹植当踏脚石不丢人。

    单单《阿房宫赋》和《师说》两篇文章,曹植就有踩他们的资格。

    但踩归踩,不能让曹植直接把经学一脚踏碎了。

    华歆之言,乃先继承,然后再开拓,就是告诉人们,还是得先学经学,然后再去创新。

    如此,就算是保住了经学的地位。

    “燕雀安知鸿鹄之志!”

    “今日,我曹植,就让你们看看,什么才是读书人真正的志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