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天殿外。
朱元璋和马皇后,站在殿外看着里面的景象。
“重八,我觉得柏儿说的有理。
刘伯温和宋濂,怎么会在科举上舞弊呢?
这对他们,可没有什么好处。”
朱元璋自然也是信任这两人的。
“妹子的,咱选宋濂和刘伯温,也是知道他们不会舞弊。
可事情已经发生了,都城士子是议论纷纷。
咱不相信,这是个巧合。
北方的士子,就这么不堪?一个都没有!”
马皇后不仅相信宋濂和刘伯温的为人,也相信他们的能力。
不会放任下属舞弊,而丝毫不知晓。
“事已至此,总得想想解决的办法。”
朱元璋冷冷地说道。
“彻查,所有参与舞弊的官吏,无论官职大小、身份如何。
全部按律论处!
该杀头杀头,该流放流放!”
言语间,充斥肃杀之气。
第一次大规模科举,就出了这样的事情。
朱元璋已经下令锦衣卫,放开手调查此事。
马皇后摇摇头。
“若翰林院和都察院,真的查出来,皆为清白呢?”
朱元璋迟疑了。
“妹子,咱还是觉得诡异。
以往选十个进士,少了也有两个北方的。
如今挑三十六个,起码也得有两三个北方的,也说得过去。
难道我大明,只有半边天吗!”
……
大殿外的对话,殿内的人不得而知。
群臣只是不断重复着。
阅卷、阅卷、阅卷。
看累了,在心中埋怨朱柏、瞪他两眼。
然后继续阅卷、阅卷。
试卷在群臣间,不断轮换着。
三个时辰过去了。
阅卷才完成了一半不到。
看得快的大臣,也不过看完半数的卷子。
后面的阅卷速度,只会越来越慢。
因为大家都累了。
朱元璋倒是真的管饭了。
一碗碗白米饭上,还有光禄寺的炒菜。
就放在大殿里。
可没人去吃。
因为群臣对皇帝有怨气。
不吃饭,就是无声地抗议!
都觉得,皇帝这事做的不地道。
彻查科举舞弊他们不反对,但也不能这么折腾群臣。
纵然有些大臣,腹中已经饥肠辘辘。
可依旧没有动眼前的饭菜。
意志力不坚定,稍有动作的大臣,就会在旁边之人的注视下,默默坐回去。
可朱柏身为皇子,自然不会和大臣们共进退。
也不理会那些。
放下了手中的试卷,然后端起了光禄寺的饭菜。
就吃了起来。
“真香!”
“咳咳!”
“咳咳!”
周围不断有人大臣,发出咳嗽的声音。
似乎在说,你这个罪魁祸首,还好意思吃饭?
因为阅卷,大殿内不能说话交流。
否则,群臣高低得批判朱柏几句。
朱柏到这个时候,也不在乎群臣的怨气了。
破罐子破摔。
而且他真的饿了。
面对群臣的幽怨目光,他理直气壮地丢下一句。
“小王还小,正在长身体,可不能饿着。”
话毕,就继续狼吞虎咽。
往日他嫌弃的光禄寺饭菜,今日变得尤为可口。
此言一出,殿内的大臣是群情激愤。
不患寡而患不均。
大家都在这饿着,凭什么你吃的这么开心。
可在场也没人,打算和一个九岁的孩童置气。
赢了不光彩。
输了就丢人。
朱柏狼吞虎咽的举动,引得周围的几个大臣。
不由得吞咽口水。
他们也好几个时辰,水米未进了。
早就饿了。
不远处,有个绯袍大臣,早饭都没吃,现在是饿的厉害。
他打定主意,怎么都要先吃两口。
于是他趁着众人不注意。
悄悄地端起饭碗,已经拿起筷子,就要夹起的时候。
“咳咳!”
文臣之首的李善长,轻咳了两声。
见状,那人只好无奈地放下了饭碗。
悻悻坐下,心中似乎还在想念。
饭菜的香味。
又是三个时辰过去。
阅卷终于结束了。
所有大臣,将自己选出的三十六份上佳试卷的座次,都写在一张纸。
汇总在一起。
和翰林院的阅卷结果,对比后发现。
基本上一致。
只有排名最后的一两个人,有少许的差别。
但基本上可以断定,翰林院是清白的。
都察院也没有过错。
这次科举的名单,基本上是公正的。
“辛苦诸位臣工了。”
得到皇帝的准许后,群臣纷纷离开大殿。
在东华门的时候,嘴里还骂骂咧咧的。
很明显,都是在抱怨朱柏。
而且有不少人,打算回去连夜写折子。
准备弹劾湘王朱柏。
至于理由,那当然是要多少有多少。
……
文华殿。
朱元璋将汇总的结果,扔在龙案上。
翰林院果真是清白的。
大殿内的文臣,也有几十个人。
他们阅卷的时候,可是朱元璋亲眼盯着的。
可以排除串通的可能。
“匪夷所思。”
朱元璋一时间,不知道该如何对待此次科举。
若承认他们的举人身份,那北方多地定然不服,要生事。
但若是不承认,南方多地也不服。
因为翰林院阅卷是公正的。
“陛下,翰林院和都察院已经查清。”
调查舞弊的锦衣卫指挥使二虎,拱手说道。
“可有嫌疑?”
朱元璋急切地问道。
“锦衣卫没有发现,这两处官吏,有任何舞弊的行为。”
锦衣卫指挥使的答案,让朱元璋的眉头,皱得更紧了。
都没有问题?
朱元璋摆摆手。
“知道了,下去吧。”
偌大的文华殿里,只有朱元璋独坐。
白天马皇后,已经提出了一个绝佳的解决办法。
那就是设立恩科北场。
也录取三十六个北方进士,如此公平。
可朱元璋隐隐觉得。
是有人在借此试探。
而且他们的手段很好,锦衣卫彻查,都查不出分毫。
三十六个南方进士。
那股力量,用这个匪夷所思的科举结果。
展示着他们的力量。
很多个人的容貌,在朱元璋的脑海中闪过。
李善长、胡惟庸、涂节。
答案呼之欲出。
这些人,都可以归属为一个称呼。
淮西勋贵。
“二虎!”
想到这些的朱元璋,向外呼喊。
“陛下。”
二虎拱手说道。
朱元璋淡淡地说道。
“我要你一年之内,把锦衣卫扩大十倍。
不只是都城,我要大明的上下,都要有锦衣卫的眼线!”
原本朱元璋觉得,锦衣卫监察都城就好。
可现在,他觉得还不够。
他最痛恨,被别人蒙在鼓里的感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