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四十章 赤诚之心,崛起的杨宪
    翰林院。

    书楼内。

    翰林们也是泾渭分明。

    王艮等最初学习心学的人,坐在最里面。

    外围,才是听闻心学不凡,仰慕的翰林。

    最初的二十多个人,已经自成一派。

    区别于其他人。

    王艮作为距离朱柏最近的人,也成为了大弟子般的存在。

    这本书,写的最多的,就是他和朱柏的对话。

    此刻,王艮在不遗余力地传道。

    “第二篇,乃是无善无恶。

    问:何为无善无恶。

    先生曰:犹如花园之花朵杂草。

    善恶之分,不过是人心的私欲作祟。”

    听到这里,朱柏实在有点听不下去。

    推开门走了进去。

    见状,所有的翰林也起身行礼。

    有喊先生的,有喊朱博士的,也有喊湘王殿下的。

    王艮高兴地迈步前来。

    “先生,王艮狂妄,总结了一点心学要点。

    还望先生斧正!”

    说着,就将手中编篡的书籍,递给对方。

    朱柏原本是想进来说两句重话。

    让他们打消念头。

    继续研习程朱理学。

    可看着上面的内容,写的密密麻麻。

    在正文旁,还有很多王艮写的注释。

    想来这本书,花费了王艮不少精力。

    而且里面的内容,大部分都是正确的。

    望着王艮满怀期待的眼神,朱柏顿时沉默了。

    还有什么,是比一颗赤诚的心,更难拒绝呢?

    朱柏默默指了指书中的一处注解。

    缓缓说道。

    “这里错了。

    心学的无善无恶,与佛家的无善无恶并非一回事。

    和尚们只顾自身,而心学的无善无恶。

    重在强调,不要用私欲去定义善恶,此法可以推之于天下。”

    闻言的王艮,顿时惊喜不已。

    “我就知道,先生的心学,不只是闭门造车!

    心学,乃是治天下的学问!”

    其余翰林闻言,心中也是一喜。

    能够治天下的学问,那意义可就不一样了!

    众人看向朱柏的眼神,顿时热切了起来。

    世上除了程朱理学,还有新的道路可走?

    说完,朱柏就有点后悔了。

    他本就心软。

    要不然,也不会在奉天殿主动站出来。

    为翰林院众人求情。

    若没有朱柏,这里的不少人。

    肯定要被治罪,以平息学子愤怒。

    “先生,我还有问题!”

    很快,在场之人的称呼。

    通通变成了先生。

    以博学、通晓古今为代表的翰林们,如今像一个个学生那样。

    请教着朱柏。

    这一回答,就停不下来了。

    有人问到。

    “先生,孔子云,以德报怨。

    心学可有解释?”

    王艮抢答道。

    “先生,我知道。

    您的心学中提到心狭为祸之根。

    是教导我们,要心胸宽广,不要去怨恨别人!

    怨恨只会伤害自己,折磨自己。”

    言毕,王艮期待地看着朱柏。

    希望他能肯定自己。

    可朱柏只是用奇怪的眼神,看着他。

    仿佛看一个傻子。

    “你是不是漏看了一句话?

    我写的是,心狭为祸之根,心旷为福之门。

    若是仇人招惹了你,你不报复的话。

    那你就会心生怨气,此所谓心狭为祸之根。”

    顿了顿,朱柏继续解释道道。

    “别人打了你,还不能怨恨,这是什么道理?

    你只有用力打回去。

    把别人打趴下了,才能念头通达,才能心旷!”

    众人恍然大悟,原来是这么一个心旷。

    只有把别人打趴下了。

    打到服气,打到自己念头通达。

    才算是贯彻心学!

    ……

    不同于翰林院的热闹的问答现场。

    都察院内,稍显的有点冷清。

    科举舞弊案水落石出。

    刘伯温是松了一口气,总算是洗去冤屈。

    心中在感谢朱柏之余,也想着此事的幕后。

    他隐隐也猜到了。

    到底是谁在炮制此事。

    他面前的杨宪,愤怒地说道。

    “恩师,他们也太过分了!

    我看这个科举总裁之位,也是故意让您的。

    目的,就是为了洗清他们的嫌疑!”

    对杨宪而言,对手再也清楚不过。

    这朝廷只有两派。

    一派淮西文臣,一派浙东文臣。

    幕后是谁?一目了然。

    刘伯温摇摇头。

    “此事,没有那么简单。”

    他想劝杨宪冷静,可对方从座位上站起身。

    “恩师,我可忍不了。

    那胡惟等人在中书省,一直就看我不顺眼。

    此次,学生倒是要和他们斗上一斗!”

    杨宪的底气,就在于前一日皇帝的召见。

    朱元璋在文华殿内,对他说了很多话。

    其中不乏勉励,还让他敦促中书省内的庸碌老臣。

    在杨宪看来,皇帝对李善长,已经有了不满。

    如今圣眷在身,就是最好的机会。

    “杨宪啊,你是斗不过他们的。

    淮西一派,是跟着陛下一路走过来的。

    你的根基不够,很容易吃亏的。”

    刘伯温数次沉浮,看的很清楚。

    可杨宪自认已经不再是,无官无职的小跟班。

    而是中书省内,三品参政。

    浙东一派,有不少人为他马首是瞻。

    “老师,斗不斗得过。

    试了才知道。”

    话毕,杨宪就来了。

    他觉得,刘伯温已经老了,没有了斗志。

    面对淮西一派的咄咄逼人,只是不断地忍让。

    他才三十岁,哪里忍得了这个?

    果然,他想的没错。

    杨宪刚回到中书省。

    圣旨就下来了。

    是让杨宪全权主持恩科北场。

    原本这事,应该是由李善长或者胡惟庸来负责。

    “杨宪接旨!”

    他的心中,因为这份圣旨,更加的坚定。

    宣旨的太监走后。

    中书省的部分墙头草,立刻跑过来贺喜。

    “恭喜杨参政,陛下这是对您十分信任呐!”

    “恭喜杨参政!”

    手里拿着圣旨,杨宪说话的底气都多了三分。

    悠然地对众人说道。

    “诸位同僚,不过是为陛下办事。

    没有什么恭喜不恭喜。

    只不过,吾等尽心竭力,以便不辜负陛下的信任罢了。”

    杨宪嘴上这样说,可嘴角也是微微翘起。

    旁人连忙附和。

    “杨参政说的是,为陛下办差。”

    不远处的政事房内。

    胡惟庸只是冷眼看着。

    不屑地说了一句。

    “得势小人。”

    身后的李善长,则是悠悠说道。

    “无妨,圣眷在身,暂且让着他。

    陛下不是说了,让他促促我这个庸碌老臣。”

    显然,文华殿的对话,李善长也知晓了。

    他继续说道。

    “惟庸啊,我们不妨将这个杨宪,捧得高高的。”

    闻言的胡惟庸,顿时一笑。

    “恩师好计谋。

    爬的越高,摔得越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