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扼元全部章节 第一千零四十八章 使团(上)
    元好问一路上面带微笑,看着周围大片的农场和牧场。

    这位大周朝的翰林学士虽然已经四十出头年纪了,但面相显得年轻精干。实际上,他也确实是个经历丰富且办事可靠的人。

    十五年前,大周皇帝还在做金国都元帅的时候,他就成了都元帅府的机宜文字,后来因为举主赵秉文致仕,元好问也离了中都,一度辗转县令等职。直到蒙古四王子拖雷挥军攻入中原,正在调任路上的元好问聚集百姓,颇有功绩,这才得以重新被提拔。

    此后近十年里,他历任宣徽、翰林等院,由修撰而待制,参与了南北两地儒生的辩论,也曾深入草原宣扬汉家礼仪。前年他出使倭国,顺利拿下了两座大银矿的开采权,因功升作了正五品的翰林直学士。

    也正因倭国之行的功劳,皇帝随即又下旨,令他担负起率领使团出使阿拉伯,并宣抚海路所经汉人军民的任务。

    虽说大周对异域的认知远迈古来任何一朝,但这等数万里征途,还是颇令人畏惧。亏得元好问的这个使团规模甚大,使团里精干同僚极多,这才能够在一年不到的时间里准时抵达,并不耽搁。

    饶是如此,整个船队在出发时包括八艘五千料的大海船,这会儿也有两艘损坏难以修复。好在及时换成了使用三角帆的阿拉伯海船,影响不大。

    元好问这会儿身处的,是名为哈马尔湖的巨大沼泽。这座沼泽位于来自西北面的两条大河汇聚入海之所,经历上百年开垦利用以后,成了一座天然水库,用以灌溉大河入海处的肥沃土地。光是这半天行程里,元好问就见到了不下二十座庄园,大量种植了枣椰、稻米和棉花。

    跟从在元好问身边的一名阿拉伯骑兵队长对此很是自豪,时不时举手示意,向元好问解释说,这一处堤坝是二十一代哈里发的手笔,那一处灌溉沟渠则源于上一任大维齐尔,动用了两万奴隶。

    这个骑兵队长,是驻守此地的一位埃米尔派给使团的。

    近几年来,阿拉伯人越来越多地接触到万里之外的东方帝国。尤其在塞伦底伯也就是汉人所谓狮子国以东,来自东方的汉人海商和阿拉伯海商的竞争越来越激烈。因为汉人数量极多,又拥有建设、耕种的特长,万里大洋上的各处港口基地宛如星罗棋布。阿拉伯海商无论在商业竞争还是武力对抗方面,都吃了不少亏。

    不过,竞争归竞争,来自海上贸易的收益却一直在提升。对于境内军阀密布,各种割据政权林立的阿拔斯王朝来说,来自这一块的税收和奉献,已经占据王朝实际收入的大半。

    所以两家在竞争之外,又有密切的合作,比如共同压制三佛齐、佛罗安等国的番商,又比如海上法令的互通和船上供应、海难处理等方面的协调。

    最近几年,有好几位阿拉伯巨商通过这些合作上的功绩,得到了汉人王朝的官位。相对的,也有不少汉人商贾常驻在巴格达做生意,因其超然于阿拔斯王朝内部政治的地位,往往取得良好收益。

    因为两家的合作紧密,“中国”和“阿拉伯”这两个名字,也取代了“桃花石”和“大食”,渐渐成为通用的称呼。

    元好问一行人作为中国皇帝派遣的尊贵使者来到这里,将商议两个大国更多的合作,这事早在半年前就通报了巴格达的哈里发,得到了哈里发的热情邀请。

    按照原先的约定,哈里发将会派遣他的宫廷大臣,在忽鲁谟子港隆重迎接中国使者,然后再引导使团沿着弗利剌河上溯,前往都城巴格达。

    但使团抵达忽鲁谟子港以后,却见当地一片人心惶惶,到处兵荒马乱场景。使团派遣精干人员上岸打听,听说左近爆发了战争,以至于本处地方官都跑了,更别提什么迎候的大臣和欢迎仪式。

    使团来都来了,就算局势不明,总不见得就此回头?于是他们取出一些随行携带的瓷器和茶叶,在当地招募了若干水手和向导,船队继续西行,直接抵达弗利剌河的河口。

    所谓弗利剌河,乃是流经阿拉伯帝国都城巴格达的两条大河最终汇聚而成,又有一个名头叫做阿拉伯河。河口处有一大城,唤作乌剌,有一大港,唤作末罗。

    好在这一带没像忽鲁谟子港那么乱哄哄,有个埃米尔带兵驻扎当地,管辖这一城、一港。这埃米尔猝见大规模的船队抵达,立即敲锣吹号,聚集了上千步骑前来打探,发现来的是大国使团,这才遣散部下。

    所谓埃米尔,指的是负责港口安全和舰队指挥的官员,本身就和商贾们关系密切,也早就听说过中国使团即将来到的消息。既然来的是使团,埃米尔便放下了心,派出手下一位队长,带着一百匹骆驼和相应的牧人,为使团沿途奔走服侍。

    为了感谢埃米尔,使团少不得又赠送了一些东方特产的礼物。

    这埃米尔占着河口要地,有的是钱财,没少见过精品。但使团给出的东西毕竟美轮美奂,随便拿一件都有官方出具的鉴定文书,与民间运抵此地的不同。负责出面交接往来的元好问又暗示,到了巴格达,一定会在哈里发面前夸赞阁下的忠勤。

    埃米尔大喜之下,额外加派了两百名精锐骑兵沿途护卫使团前行。

    一个埃米尔手底下能有多少兵力?派出两百精锐,几乎要超过其本部三分之一了。对此,元好问觉得有些过于隆重,但他立刻就知道,这两百骑兵是很有用的。

    正当骑兵队长向元好问比划讲述的时候,沟渠对面的椰枣种植园里忽然射出一阵箭雨。箭雨不算密集,也绵软无力,只有使团最前方几个身裹长袍的阿拉伯牧人倒霉被射中了,痛叫着落马。

    “敌袭!戒备!”

    使团队列里的大周将士们立即赶到了沟渠旁边。刀牌手立起盾墙,弓弩手取出弓矢,指着对岸箭雨发射的方向。其余使团成员则催促牧人、脚夫们,把车辆和驼队围成一圈,做好防御的准备。

    此时那阿拉伯骑兵队长的下属纷纷抽出弯刀,哇哇大喊着迫近沟渠,做出即将泅渡过去厮杀的模样。

    而种植园里则跃出好些身穿长袍,手持弯刀的汉子,同样大吼着回应。

    一名通译蹲在元好问身边,低声为他翻译两边互相呼喝的内容。

    “你们这些混蛋,滚出马丹人的领地!不许你们掠夺马丹人的财富!”

    “没人看中你们臭烘烘的水牛,也没人要吃你们恶心腐烂的鱼!我们奉命护送中国皇帝的使者前往巴格达,朝见哈里发!快闪开,休得生事!”

    说了两句,这通译忍不住摇头:“马丹人是哈马尔湖周围的土著。他们擅长饲养水牛,乘坐芦苇独木舟往来水面,狩猎野禽和鱼类,平时则住在芦苇编成的棚屋……往日里,他们都是卑贱之人,替港口的海商做些零碎短工,纵受鞭打也不敢反抗的。这会儿却如此胆大,敢顶着埃米尔的骑兵,强占庄园了?”

    按照大周对阿拉伯的了解,这乌剌城与都城巴格达之间的千里沃土,可以等同于中国的王畿。而一个本来被视为贱民的族群在王畿强占庄园,阻断道路,朝廷官兵却只能喝骂威胁……可见这阿拔斯王朝确如海商们所说,国势风雨飘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