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063章:军火销售热潮!
    这一波军火销售热潮,让杨毅赚到了不少钱,足足上千万两黄金。当然,并不是所有收入都是黄金,将近一半是白银。

    收入的黄金只有500万两左右,还有5000万两的白银。

    在明末时期,白银一方面剧烈升值,一方面又并不值钱。

    白银升值是因为市面上流通的白银变少了,白银不值钱是因为在大户人家眼里,这玩意其实买不到什么好东西。

    并不是你有钱,就能买到好东西的。

    很多资源,在市场上是不卖的。人家为什么要卖给你啊?人家又不缺钱!

    当西北的军火敞开销售之后,贵金属的这种畸形的市场状态,才被变相的扭转了过来。首先,贵金属能买到军火了。

    军火虽然不是什么好东西,但真的是好东西啊!

    杨毅通过卖军火赚了钱,虽然并不是遍地撒钱,然而却如同慈善赌王一般,开始在西北地区大力治理生态。

    这种生态治理,并不仅限于什么植树造林。还有普及教育、扫盲活动、医疗卫生等等,都属于生态治理的范畴。

    相当于是在做慈善了。

    这些贵金属,则是不断的流入了民族统筹委员会的手中,变成了民族战略储备。当民族统筹委员会,大量持有贵金属的时候,就意味着这玩意真正的具备了全面的购买力。

    这一定程度上,解决了明末时期贵金属的市场畸形问题。

    军火,在明末属于极度匮乏的,市场关键性生产要素。

    你有钱也买不到好东西的根本逻辑,是缺乏市场强拆能力。你又没有能强拆我的能力,我又不缺钱,那我为啥要把好东西卖给你呢?

    我把好东西,放在仓库里烂,难道不好么?

    那问题来了,谁都这样操作的话,那么市场资源无法流通,就导致了人人都很失败。

    这时候,也就只能选择扶持农民军,展开大规模的暴力强拆活动。

    历史选择了农民军,自然是有他的市场规律在其中的。而历史又淘汰了农民军,也是有其深层逻辑的。

    这群农民军,并非是真正的被压迫到极致才诞生的。只是因为市场不流通问题,所导致的一群拆迁队。

    当拆迁已经基本完成的时候,自然也就将其淘汰出局了。

    “大人,估计接下来,还有第二波军火销售热潮!”赵胜预估道。

    “怎么说?”杨毅问道。

    “大人您想啊!第一波军火销售热潮过后,市场上肯定会出现广泛的威逼活动,有威逼就又反抗,而且谁又缺钱了呢!这时候,为了反抗各种威逼,就会产生第二波军火销售热潮!”赵胜说道。

    杨毅想了想,还真是这样。

    既然产生了市场强拆活动,那肯定有钉子户啊!

    钉子户要想不被强拆,他就得买军火。

    不买还不行!

    “不错,那就让兵工厂,全力生产!”杨毅决定道。

    在确定了接下来会有第二波军火销售热潮后,西北三省的兵工厂随即进入了全力生产状态。

    二十四小时,三班倒。

    正如所料,市场上很快就出现了第二波的军火销售热潮。

    第一波军火销售热潮,直接导致了市场强拆能力的直线上升。那些钉子户自然也不甘落后,于是也斥重金购买军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