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118章 挖墙角
    教导队组织第一期集训,逐渐走上正轨。吴捷一连多日都呆在焦山,和诸将吃住在一起。

    这天,亲兵送来急信,说后二军总制吴如孝来访,有急事相访。吴捷有意冷落他,本想晾他一阵子。听说吴如孝带有东王杨秀清的谕旨,吴捷只好乘船离开焦山,前往镇江帅府。

    一见面,行礼已毕,吴如孝便试探着问吴捷“大帅,我后二军监军康可铨被大帅叫去,至今没有回营。后二军里许多事情,都等着康可铨料理呢。”

    吴捷哈哈大笑,说道“我最近烦闷得很,找康可铨过来聊聊天,一起去焦山赏鉴前人书法。他这些天不在营,你辛苦辛苦。况且,你是总制,凡事都有你把关,我放心的。”

    吴如孝嘴角浮起一丝笑容,说道“大帅好雅致,不像卑职这般粗人,哪能看得懂前人书法?”

    “哪里哪里”,吴捷客气地说道“听说老弟在广州十三行做过会计,自是见多识广。况且,东王让你转递密信,可见对你信任有加。”

    吴如孝听出了一丝芥蒂,连忙说道“大帅误会了。那信使急着去扬州见罗大帅,卑职擅作主张,揽下了他的差使。这些天来,卑职一直在城外,不曾经常拜见大帅,有失恭敬,故今天过来向大帅请安。”

    这当然是借口。按照太平军的规矩,信是写给吴捷的,当然要由信使亲自交到吴捷帅府,哪能转托吴如孝的理?

    杨秀清更加信任吴如孝,让吴如孝转递密信,必然另有深意。也许,杨秀清另有授意,只是不便让吴捷知道而已。

    吴捷不动声色,向吴如孝讨来了密信。信件没有拆封。当着吴如孝的面,吴捷拆开信件,简单浏览了一遍。

    杨秀清讲了三件事第一,向荣围困天京甚紧,要吴捷调遣两千兵马回防天京;第二,镇江乃天朝东大门,洋人来访天京,必经镇江。他要吴捷与洋人妥善交涉,不得有辱天朝国格;第三,镇江地处江南繁华之地,要吴捷踊跃搜检钱粮美女,输往天京。

    吴捷把信递给吴如孝,吴如孝稍作推让,便拿过信件仔细起来。

    吴捷心想,吴如孝十有知道信中的内容。看他的表情,似乎对杨秀清的指示并不意外。只是,杨秀清到底是什么意思呢?吴捷需要调两千兵马回京,调谁的兵马?左七军还是后二军?

    待吴如孝放下信件,吴捷问吴如孝“东王要咱们调两千兵马回京,老弟以为调谁回去好?”

    吴如孝十分精明,不肯上钩,故意不接话,说“大帅号令严整,卑职全听大帅吩咐。”

    天京外有清军江南大营围困,内有洪杨诸王。于其回天京与向荣苦战,吴如孝肯定更愿意留在镇江。

    吴捷说“调两千兵马回京,既能与清妖头向荣作战,又能在天王、东王面前逞能,这可是个立功的好机会呀。”

    吴如孝只是笑笑。吴捷明白了,吴如孝并不愿意回京。

    杨秀清派吴如孝来镇江,也是考虑他做过洋行会计,知道怎么跟洋人打交道。

    只因为他威望尚浅,不能像罗大纲、吴捷那样轻取扬州、镇江。所以,杨秀清派他作吴捷的副手。

    这也是杨秀清的一惯伎俩。让罗大纲、吴捷这样的“功臣宿将”在前面冲锋陷阵,攻下大城市。然后,再把功臣调走,派自己的年轻心腹过去驻守,抢夺胜利果实。

    历史上,吴如孝正是罗大纲的副手。罗大纲去西征战场后,吴如孝便接替他镇守镇江。

    吴捷当然不敢违拗杨秀清的意思,只能派自己人回防天京。他转念一想,心里有了好主意,说道

    “那么,就派康可铨回去吧,让他带上周庭森。他们两个人有一千兵马,我再送他一千新兵,凑成两千之数。”

    康可铨是后二军的监军,名义上是吴如孝的部下。派康可铨回天京,能够挖吴如孝的墙角。但对康可铨来说,这却是一个莫大的考验。他将厕身山头林立的太平军中,共同面对向荣的江南大营。

    毫无疑问,康可铨是回防天京的最佳人选,也是吴捷和吴如孝都能接受的人选。

    吴如孝脸上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失望,继而表示拥护吴捷的安排。

    吴捷笑笑,转移话题,问道“老弟做过洋行会计,熟悉洋人的处事之道。我且问你,与洋人打交道,该秉着什么原则?”

    吴如孝整理整理衣衫,向天京方向遥拜,然后严肃地说道

    “天王、东王说过,夷人一向反复无常,不能轻信。咱们与夷人打交道,得时刻保持戒备,时刻维护天朝尊严,不能与夷人轻易失和,更不能把夷人推向清妖阵营。

    “当然,若夷人诚心与咱们来往,诚心敬奉天父,尊奉天王为天下共主,咱们还是举双手赞同的。夷人商品精美,若肯诚心过来朝贡,咱们自然没有拒绝的道理,还要大加赏赐哩。”

    有人说,自大本质上是一种自卑。

    历代华夏帝王都有一种天朝上国的优越感。明朝以前,华夏是当之无愧的世界第一等强国,自称天朝上国尚能说得过去。

    到了清代,东西方交流频繁。西方列强凭借坚船利炮撬开了华夏大门,八音盒、自鸣钟等新奇玩意大量输入国内。王公大臣不思进取,仍然以天朝上国自居。

    这种自大,无疑就是自卑了。

    洋人坚决不愿行跪拜之礼,认为这侮辱人格。

    为了避免礼仪上的纠葛,满清皇上把外交大权让给两江总督办理。两江总督视外交为畏途,把外交事务推给上海道台。

    上海道台正式称呼为“分巡苏松太常等地兵备道”,只是个正四品的地方官。

    堂堂华夏的外交大事,竟由一个四品地方官负责,真是滑天下之大稽。

    太平天国也不遑多让,诸王深感洋人难惹,令镇江守将兼与洋人打交道。

    吴如孝的外交策略,显然是不合格的。他虽然说得镇定,其实也心虚得很,真要和洋人打交道,还不知道该怎么办呢!

    吴捷礼貌地笑笑,对吴如孝的外交策略不置可否,说道“你在城外还要防备清妖,职责重要。以后洋人来访,还是由我负责接待。毕竟呢,我在城内,凡事方便些。若遇到了难题,到时再请教你。”

    吴如孝轻舒一口气。

    吴捷接着说“日后我要是离开了镇江,这办理夷务的重担就要落在了你肩上了。”

    他话里有话,吴如孝听了,顿时眼前一亮。

    还剩最后一件事,在镇江搜检钱粮美女,上缴天京。主政镇江后,吴捷又要购买军火,又要在魔都建立复兴会支部,各项开销很大。

    按照太平军的制度,打下镇江后,城内的一切财产都归入太平军“圣库”。吴捷据此将城内官衙、商铺、寺观的财产充公,又向城内城外富户勒捐,得到上百万银两。

    另外,吴捷在大运河处入江处设置钞关,向来往船只征收关税。

    粮食呢,吴捷本从镇江官仓里缴获有不少粮食,足够一年之食。现在又没有收获季节,若天京催得紧,大不了花钱买。

    钱、粮都不是问题。可采办美女该怎么办呢?总不能花钱买民女吧!

    吴捷满脸愁容,问道“钱粮都好办。依老弟看,咱们怎么贡献美女给天王、东王呢?”

    吴如孝睁大眼睛看着吴捷,说道“大帅何其精明,岂不知采办美女的重要!若她能得宠,在天王、东王面前为大帅美言两句,岂不胜过大帅在枪林弹雨中拼杀!”

    吴捷叹口气道“这我也知道。只是我听说天王、东王都喜欢缙绅家的女孩。这年头,有头有脸的缙绅都逃走了,咱们去哪里寻缙绅之女呢?”

    “嗨”,吴如孝摆摆手,说道“大帅,咱们带上一队精兵,去中产之家挨家挨户搜查,看上谁,就说送到天京做娘娘,送上一份聘礼,谁敢不从?咱们再把她包装打扮一番,教她说话礼仪,谁知道她是不是缙绅之女?就算天王、东王知道了,咱们一片孝心,他们会怪罪咱们吗?”

    吴捷瞟了眼吴如孝,说道“这件事,就有劳老弟了。钱粮那边,我来想想办法。”

    吴如孝只好接受。他犹豫再三,小心问道“大帅,卑职见北固山形势险峻,离镇江城近,却在镇江城外。若被清妖所乘,在山上设置炮台,恐怕不利于镇江城防。卑职愚见,不如增筑城墙,将北固山包入新城。大帅意下如何?”

    吴如孝增筑新城的建议无疑是正确的。

    历史上,罗大纲镇守镇江,确实在北固山外增筑城墙,将北固山包入镇江城。这样的话,清军便不能发挥水师优势,不能夺占北固山要塞。

    吴捷不会长期镇守镇江,也就不想大兴土木。增筑新城,将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到头来,不过是为吴如孝作嫁衣裳,吴捷当然不干了。

    面对吴如孝的提议,吴捷断然拒绝。他说“左七军士气旺盛,北固山防御得当,清妖怎么可能攻下北固山?老弟多虑了。有这个功夫,我倒不如加紧训练水师,好与清妖水师一较高下。”

    清妖水师有红单船,乃仿制外国战船而成,装载有洋铁炮。吴捷竟敢挑战清妖水师,未免太狂妄了吧。

    吴如孝不知道吴捷已经有了西式战船。他见吴捷不听劝,心里乐见其败,也就不言语了。

    吴捷见状,也就端茶送客,送走了这尊瘟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