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哦?”朱元璋睁开眼。
全场的视线都落在朱棣身上。
朱棣拱手大声说道:
“父皇,庸者上,能者下,有三大原因!”
“一者,才能平庸者,一切地位都依赖于您,没了您他就什么都不是,故而绝不敢背叛于您!”
“二者,才能平庸者,不善各项才艺,想要弄虚作假,欺上瞒下也很困难,绝不会架空您,让您做个睁眼瞎!”
“三者,才能平庸者,会主动分化某个地方或者某个部门内的下属,避免了下面人的抱团行为,也就不至于被架空!”
“故而,废推举,开科举,为我大明万年之选!”
静!
一阵寂静!
众皇子以惊讶的目光瞅着朱棣。
这……
这看似寻常的问题当中,竟然还有如此深奥的学问?
这份思路,打破了所有皇子的思维!他们感到自己的见识都猛然开阔了!
朱棣款款而言,把和姚广孝的讨论详细解释出来,令小皇子们慢慢也能够理解这三个原因。
众皇子只听得冷汗渐出,万想不到宦海之中还有如此阴暗的一面。
原来父皇和二哥朱樉所出的考题,竟是以上驭下的帝王心术,令人细思极恐!
众皇子当真是惭愧至极,自己等人不知动脑,着实令父皇失望。
如果把自己这些皇子分成档次的话,二哥朱樉显然是遥遥领先,四哥朱棣则已经能摸下二哥脚后跟的存在,而他们这些皇子,连二哥背影都看不到。
朱樉站在角落,望向朱棣的目光则是微微赞许。
这小子搞得不错嘛。
他并不意外朱棣能答出这个问题。
一,这个问题本身并不难,只是存在思维误区,只要加以提示很多人都能想到。
二,明成祖和黑衣宰相组合连天下都能打爆,要是连这题都破解不了那不如回家养红薯。
朱元璋对于朱棣的回答,却是一句话也没有评论,只有眼神中的那一抹神采奕奕,出卖了朱元璋此时的心情。
朱元璋只是淡淡问道:
“标儿,你有什么见解?”
众皇子的视线立即聚集在太子朱标身上。
有燕王朱棣这样精辟的言论在前,朱标就算能看出这个问题的答案,恐怕也会落后一层,不能引起大家惊讶。
只见朱标拱手而出。
“儿臣同意四弟的见解,只是儿臣觉得,这样有失正气!”
“哦?”朱元璋说。
在众皇子的注视中,朱标高声道:
“儿臣以为,清廉者即便平庸,也当给予要职,腐败者再有才能,也不能授之高位!”
“咱们要培养那些敢犯言直谏之人,敢宁折不弯之人,敢死守规矩之人!”
“这些正直之士,必然忠君爱国!必不会和手下蛇鼠一窝!”
“他们是我大明的脊梁,可压制那些宵小之辈不敢妄动!”
众皇子闻言而动,竟热血沸腾!
这一番关于庸者上能者下的言论,竟可以说的这般有浩然正气!
而且还是在朱棣说过精辟言论之后,再加以推陈出新。
妙啊!
朱棣心中也不禁佩服,不愧是大哥!
想来二哥的思路当中,也应当有这么一股浩然正气,并非像自己只有阴谋揣测。
朱元璋面上虽然不表露出来,心里当真是狂喜!
朱标和朱棣这两份答案,虽然风格和说辞不同,但其实都是一个意思,那就是选上来的官未必要有本事,只是要他作为皇权代表去压制那些具体做事的小吏,避免皇权被架空罢了。
而这一点,朱樉在一开始就已经点明了,只是当时只有朱元璋听得懂。
朱元璋感慨,朱棣的答案老辣深沉,显然深谙宦海浮沉,而朱标的回答则显得光明正大,以坦荡磊落之气胜之。
两人一暗一明,可谓一时瑜亮。
自己竟有如此优秀的两个儿子,当真是老朱家之幸!
若是让朱标在明面上处置政事,让朱棣为大明守护江山,那该多好啊,大明江山可谓稳矣!
但是,朱元璋的目光最终却停留在殿中角落的朱樉身上。
朱元璋心中感慨更甚。
这个一直站在旁边,不曾说话的二小子朱樉,其实才是今日殿试的真正主角!
因为,实质上连考题都是这小子出的。
朱标和朱棣的明暗之辩,其实都只不过是回答朱樉这小子的考题罢了。
这小子一直以来不显山不露水,突然智谋深沉到了极处,反倒让朱元璋难以安排。
若立朱樉为太子,则朝廷必然大乱。
若任朱樉就位藩王,朱元璋又恐朱樉重打天下。
突然,朱元璋的余光落在朱棡朱橚等人身上。
这些皇子们今天的表现不好,说实话,朱元璋颇为失望。
朱元璋的目光锐利起来。
紧紧盯着朱樉!
樉儿,咱便用你当磨刀石,磨一磨咱的其他儿子。
咱会将你推到众皇子的对立面,和他们为敌!
若你能让他们真心拜服,那这天下必然是你的!
若是你跟他们离心离德,咱也自会保你一世富贵!
朱元璋心中做出重大决定,面上却是一片平静。
朱元璋起身道:
“因太子,二皇子和四皇子的建议,朕决定,重开科举!”
“此三人,朕皆赏千亩良田,玉如意一柄,望三人继续为朝廷尽力!”
这是大事件,众皇子立即齐刷刷跪下来。
“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待众皇子起身,朱元璋向朱樉问道:
“樉儿,对于重开科举制,你还有什么建言吗?”
……
ps:作者菌今天有很认真写哦,每一个剧情都在苦思冥想。
不过评论区好像没人说话呢,大家吱一声也行的!
最后,看在作者菌那么认真的份上,求投喂点东西吧。
最后,求鲜花!求评价票!求月票!求打赏!求一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