诶!
今儿殿试他朱樉本没打算致郁谁。
没成想,老爹居然直接把羊毛送上门来,这要是不薅,岂不是辜负老爹一番心意。
朱樉叹息一声,欲言又止,良久后才道:
“此举甚好,儿臣并无什么意见。”
朱元璋不悦道:
“你吞吞吐吐啥?”说着手里已顺手操起茶壶盖。
朱标以目示意,让朱樉不要卖关子。
岂知朱樉叹道:
“为了忠孝之义,为了父皇体面,儿臣受些惩罚又如何?”说罢俯下身子等着挨打,一副恭顺的模样。
朱元璋火眼金睛,一眼看出来朱樉以退为进,逼自己不能事后报复。
这小子,怎么感觉他一肚子坏水。
朱元璋倒起了好奇之心,樉儿这小子到底要说什么,道:
“你但说无妨,咱今日绝不打你!”
朱樉这才说道:
“儿臣只不过叹息一件事。”
“科举停办了八年,大明便错失了八年时间,只为了除掉相权,未免代价太大了。”
此言一出,殿中刹那间鸦雀无声。
人人皆是突然被点醒了,才想起来,这本就是父皇杀胡惟庸的不智之处。
所对应的,正是朱樉评价父皇是新手皇帝的话。
只是这段时间被考题所困,已然将此事忘了。
朱樉旧事重提,众皇子细细思量,心中不免悲叹。
是啊。
这三日以来,众皇子已确定科举制远胜于推举制,科举制对王朝的发展要更加有益,父皇暂停科举确实做错了。
但代价却是用了足足八年时间交学费。
八年啊!
一名皇帝执政的时间一共才有几年?
更何况,这还是在大明王朝刚刚建立之时!
这一阶段百废待兴,别说八年了,怕是恨不得每一刻钟都要当两刻钟来用。尤其是以监国的朱标体会最为深刻!
一错失,就是八年!
而且,即便付出如此巨大的代价,可按照二哥朱樉所说,这相权并没有除掉。
也就是说,父皇布局良久,累死累活,好不容易将胡惟庸和丞相这个职位干掉了,最后的结局,也只不过在后世将会迎来一位权力更大的摄政王。
这……
众皇子的脸色只能是苦笑。
还能说什么呢?
众皇子都在想,如果这八年继续用自古传承的科举制会怎么样?
是不是就不用杀这么多人?不用担心各路势力尾大不掉?
是不是大明王朝的朝堂,会更稳固一些?
尤其是朱标,对朱樉的这句话感触更深。
这便是宋濂老先生所说的话啊。
八年停考,损失了多少人才啊!又损失了多少大明的脊梁!
二弟,你怎么不早说呢?
同时,众皇子又不禁为二哥朱樉捏了把汗。
因为朱樉这句话虽然委婉,只是替大明惋惜,但其实却是对朱元璋非常严厉的责备。
众皇子都担心父皇受不了,会违背承诺,当场责罚朱樉。
但正座上的朱元璋没有任何反应,默默无言。
朱元璋不说话,众皇子便不敢有丝毫妄动。
殿中的气氛,异常压抑,消沉。
朱樉有点担心。
因为。
【来自众皇子的忧郁值+352!】
【来自朱元璋的忧郁值+1031!】
自己不会真给老朱整破防了吧……
此时此刻,朱元璋的心中并不迁怒于朱樉。
迁怒是无能的表现。
朱元璋心中,也不是惋惜哀叹的心态。
因为惋惜哀叹是软弱者的象征!
朱元璋只是在一瞬间,动摇了那他坚如磐石的自信心!
朱元璋自幼全家死光,从一个碗起家,不知道途中经历过多少难以忍受的磨难,数次体验生死之间的大恐怖,若无坚定至极不可动摇的信念,朱元璋早就崩溃。
朱元璋那颗心,练的是何等坚韧!
可是朱元璋现在发现,这世上依旧有太多自己掌控不了的东西。
杀了胡惟庸,撤了丞相位,可后世马上就有权力更大的权臣出现。
以杀三万人的大手笔来解决人才问题,可也抵不过一开始就开启科考。
自己以后,还会不会犯错?
若是酿成泼天大祸呢?
又当如何?
在寂静到掉一根针都听得清的武英殿中,突然一道脚步声毅然响起。
只见朱棣踏前一步,拱手郑重道:
“父皇无需忧虑!”
“有二哥在,足以抵得大明八年!”
此话有金石之感,掷地有声!
朱元璋猛然望向朱棣!
只见朱棣面对朱元璋充满压迫感的目光,居然并不低头,而是坚定大胆的对视。
朱棣拱手,简短的说道。
“父皇,有二哥在!”
话语虽简单,可很有力。
此时的朱棣,虽然心怀王图霸业,但服气朱标,自身并无做皇帝的念头,所以听了二哥朱樉的诸多分析后,便心向往之,深深佩服。
所以,朱棣毅然坚信,二哥朱樉定能弥补大明失去的八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