像秦王朱樉、晋王朱棢、燕王朱棣、周王朱橚、楚王朱桢。
这些年长的藩王有从军经历,且已经就藩开府多年,人家自己有一套完整的班子。
毋庸置疑,若是他们其中之一进京当了皇帝,肯定是重用从地方带来的自己人。
毕竟手底下这些人跟了他们很多年,知根知底儿,用着顺手。
再者,一人得道鸡犬升天,重用旧部乃是人之常情。
如果这样,那可就麻烦了。
京城本来就有一套六部九卿的班底,勋贵功臣更是数不胜数。
外地藩王进京继位当皇帝,必然会动了这些人的蛋糕,届时恐怕朝局不稳,甚至有人趁机作乱。
若是从朱标的儿子里选一个皇孙继位,问题会更多。
老朱今年六十四岁,随时可能驾崩归西。
可最大的皇孙朱允炆、朱允熥,不过才十四五岁。
老朱过去把全部精力都放在培养太子朱标上面了,现在着手培养这两个年长的皇孙,两三年很难有什么效果。
若是他眼一闭腿一蹬,主少臣壮,那些勋贵集团能听他大孙子的吗?
到时候,新皇帝能做的只能是依靠外戚打压功臣集团,这免不了血流成河数不尽的人头落地。
当然了,三五万颗人头,在老朱眼中跟西瓜差不多,不至于让他心疼。
他担心的是外戚集团尾大不掉,最终夺了老朱家的大明江山。
老朱认字儿以后没少学历史,汉朝的王莽、隋文帝杨坚,这俩都是外戚直接篡位的。
外戚专权乱政的那更是数不胜数!
每每想到这些他就怒不可遏,咱辛辛苦苦打下的江山,凭啥便宜了那帮乱臣贼子?
为了防止其他儿子心怀不轨,朱元璋在太子朱标下葬以后就下令诸藩王立刻回到封地去。
他还严令禁止他们与京城朝臣相互私下联系。
朱允熥这些天没闲着,他借着太子葬礼和朱棣、朱权这两个藩王混的很熟。
“四叔、十七叔!允熥来送你们了!”
朱允熥听说朱棣要走,早早就在正奉天门外等候。
其实,宁王朱权和朱允熥是同年生人,年龄不相上下。
“哟!允熥啊,你怎么还亲自来送我们呐?”
朱棣看着眼前恭恭敬敬的大侄子,心里莫名有些感动。
无情最是帝王家,连亲爹对他们都不冷不热的,没想到还有个侄子亲自来送。
“父亲在时,常对我们提起,说四叔您和他关系最为要好。”
他又转脸对朱权说道:“父亲也说过,十七叔是年幼的弟弟中最有灵气的一个。”
好家伙!这漂亮话说的跟不要钱似的!
朱棣还好,毕竟跟朱允熥见面的机会不多。
朱权去年才去大宁就藩,他可是在宫中和朱允熥一起玩儿到大的,对于这个傻侄子再了解不过了!
可是这几天,朱允熥的表现令他难以置信。
朱允熥本想直接送这两个叔叔到燕子矶渡口,可是朱棣担心有违礼制老爹知道了不高兴,所以出了金陵城正阳门就劝他回去了。
“允熥!就送到这里吧,你回去好好照顾皇爷爷,也好替我们这些外面的叔叔尽些孝道。”
“是啊,等什么时候你有机会到北方来,我们请你吃烤羊腿,带你见识一下塞外的风光!”
朱棣、朱权二人说的很是诚恳,朱允熥没再坚持,拜别目送他们离去才返回宫中。
“四哥!这朱允熥怎么跟换了个人似的?”
“一年多不见,竟然灵光了这么多!简直不可思议!”
朱权没走多远就冲朱棣说出了心中的疑惑。
“哦?有这样的事?”朱棣之前以为是人言可畏瞎传的。
“那当然了,我可是从小和他一起长大的,我们经常在宫中一起读书玩耍,他什么样儿我还不清楚嘛!”
“三脚踹不出一个屁来!说句话能害羞胆怯得恨不能把头低到肚脐眼儿!”
朱棣听了沉思良久没有说话。
感情儿这小子比我演技还好?
不可能,绝对不可能!一个娃娃不可能从小演到大的。
兴许是我大哥染疾卧床这半年,这小子突然开悟了也不好说。
朱允炆那小子倒是没怎么变,仍旧跟以前一样骄横冲动,甚至有些变本加厉。
算了!这些都是次要的。
关键是我那老爹现在怎么想的,大哥不在了,太子之位总不能空着吧?
自古以来兄终弟及,老大没了,就从其他儿子里再选一个就是了。
可他在大哥葬礼之后就急冲冲赶我们回藩地是什么意思?
朱棣这十来年在边塞没少跟元朝余孽交战,已经变的非常成熟稳重,各方面能力都有很大长进。
但是他想了一路,仍旧猜不透老爹朱元璋的心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