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十章 推行新政(跪求鲜花么么哒)
    朝会上,众臣对刘禅的科举新制度吹捧了一堆彩虹屁。

    诸如神文圣武、励精图治之类的话,听得他的耳朵都快磨出茧子了。

    群臣交头接耳一阵之后,刘禅瞅准气氛最活跃的节点,开启了下一议程。

    “咳咳......诸位爱卿,朕知道你们都是忠君爱国的贤才,你们中间的很多人也都是从前各郡县举荐上来的饱学之士。”

    “不过,既然朕今后要在全国范围内推行科举,为了公平起见,也必须同时制定出针对各级官吏的考核标准来。”

    这时候,朝臣中已经有几个滥竽充数的家伙变了脸色。

    上一秒还在欢呼陛下英明,这会儿已经挎着个批脸如丧考妣了。

    刘禅暗暗看在眼里,面板上这几个人的综合能力是最弱的,忠诚值也极低。

    很显然这一类人正是从内部腐蚀蜀汉的蛀虫,必须尽快把他们做掉。

    “诸位爱卿从前的功劳,朕不会忘记。今后立的功,朕会加倍奖赏!”

    “但是,对那些躺在功劳簿上沾沾自喜,幻想着一劳永逸的人,今后绝不可能再尸位素餐了!”

    “我话讲完,谁赞成,谁反对?”

    群臣鸦雀无声,都被刘禅突然焕发出的气势压制住了。

    在解锁了‘洞察’技能之后,刘禅对蜀中大臣们的了解达到了巅峰。

    不论谁在背地里搞什么小把戏,在刘禅眼里都像是裸奔的小丑一样可笑。

    眼下就有好几个混子,口是心非地跟着诸葛亮、费祎等贤良之士高呼“陛下英明”,背地里却面面相觑,心里恐怕已经在骂娘了。

    但是刘禅管不了这许多。

    只有大力整肃吏治,打造一个海晏河清的官场环境,科举选拔出来的贤士才有发展的空间。

    一环紧扣一环,由不得他心慈手软。

    散朝之后,几家欢喜几家愁。

    以诸葛亮为代表的一群贤臣自然是欢天喜地,为刘禅的强势手腕歌功颂德。

    元老们更加坚信刘禅就是紫微星转世,对蜀汉的忠心又暴增了一大截。

    另一波混子则是垂头丧气,宛如霜打了的茄子一般,再也没有了往日的威风。

    不久之后,他们头上的帽子就全都被撸掉了。

    此后的几天里,蜀国上下都在大力整顿改革,就连底层百姓都知道了,新登基的皇帝要变法!

    朝廷的各大机构火力全开,处理政务的效率提高了十数倍!

    积压的案件、陈年的账目、先主时期未交接妥当的文书等等,诸如此类不必赘述,全都在几天之内就办理好归档了。

    汉中郡西乡县,一个偏远的小镇里。

    四五十个百姓正围聚在城墙下,嘴里叽叽喳喳地闲聊着。

    一个身穿青黑色短衫的老者,摘下头上的斗笠拿在手里扇着风,不疾不徐地跟身边几个哥们儿吹着牛逼。

    “嘿,老王,你龟儿子听说了没得嘛?新皇帝要搞变法啦!”

    老者身边被称呼为老王的汉子撸起袖子揩了把汗,满是不屑地回答道:“你幺儿晓得啥子叫变法咩?谅你肠肠肚花儿翻过来也挤不出一个大字,老子告诉你,变法就是耍把戏!”

    “变脸谱的把戏!”

    老者听完,额头上的青筋抽动了几下,继而大声地回怼道:“你说你爹咧,我孙子就在官家学堂里读书,变法是学法术,学会了阔以长生不老晓得不?你个癞疙宝!”

    老王非常不服气,但他还没有儿子,找不出像学堂那么牛逼的挡箭牌,一张憨厚的脸憋成了猪肝色。

    他只得嗫嚅着说道:“变法......变法是皇帝的大事,学堂懂得什么?一群黄口小儿毛都没长齐呢!”

    旁边人立刻哄堂大笑起来,说道:“老王,你的毛倒是长齐了,怎么连媳妇都找不到啊!”

    “吴老六你敢取笑老子!你倒是娶上媳妇了,可惜没长毛!”

    “王老五你怎么会知道?!卧槽!”

    吴老六和老王登时就扭打在了一起,城墙角爆发出一阵阵浪潮般的欢笑声。

    看着这一幕,人群中穿着月白色长衫的文人雅士无奈地摇了摇头。

    上个月他从成都转道益州再到汉中来,各地官府都纷纷张出榜文,鼓励百姓开垦荒田,鼓励农桑。

    刘禅的新政已经一项项落实到了地方上,但大多数人对此还保持着观望的态度。

    尤其是百姓们对“变法”的理解花样百出,有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有说是征收赋税的新借口的...

    层出不穷。

    白衣人饶有兴趣地看了一阵,这才轻咳了两声,故作高深地说道:“乡亲们,你们说得都不对。”

    “变法是吾皇圣明,鼓励大家多开荒地,多种粮食。全蜀地五岁以上的娃儿都可以到学堂里识文断句,以后还可以通过科举考试做官的!”

    “从今年起,大家只需要上缴往年一半的赋税就可以了!多劳多得,变法就是大家的好日子要来了!”

    白衣人的话刚说完,人群中立刻冲出来四五个大汉,直勾勾恶狠狠地盯着他问道:“后生,你说的都是真的?”

    这几人身形高大威武,虬结的肌肉高高鼓起,面色凶狠,看起来不像什么善茬。

    白衣人心中连连叫苦,秀才遇到兵有理也说不清啊。只能怨自己,脑子一热接了这趟皇差。

    他只得硬着头皮回答:“当然是真的,如果我嘴里有一句假话,让我天打五雷轰!”

    大汉们还是一脸的狐疑,白衣人只好颤巍巍地补充道:

    “几位大哥还不知道吧?我前不久刚从益州过来,那里各个郡县已经开垦出几百亩新田了!”

    “等到秋收,家家户户都能增加一倍多收成,交税的比去年还少一半!”

    几个大汉一听,风一般飞奔而去。

    远处传来他们狼嚎一般的声音。

    “快回山寨,通知大当家的,皇帝老儿突然转了性子,叫他赶紧带着兄弟们挖地啊!”

    “后山有一大块平地,可别他娘的让别人抢了先!”

    “搞快点,劳资今天要挖出三亩地来!谁也别拦着老子!”

    大汉们像归山的猛虎一样,几息之间就没了踪影。

    随着白衣人的宣传,城墙下聚集的人越来越多,变法的好消息一传十十传百,小半天之后就笼罩了这个偏远的小县城。

    夜色渐渐铺散开来,月上柳梢。

    “呼~”

    白衣人怡然自得地在路边杂草丛中放了泡水,舒服得打了个颤儿。

    这一天口若悬河的演说下来,他足足喝了十多碗茶润口。

    白衣人名叫刘同,成都人氏。

    他和天子刘禅还是本家,可惜既不沾皇亲也不挨国戚。

    一个半月之前,刘同只是个庶民。

    因为早年间读过书,他常年靠着代人写信诉讼维持生计,日子倒也算过得去。

    如今赶上了蜀汉变法的好时候,他谋得这个皇家差事。

    任务是在汉中一代宣传新政,同时考察民情,汇总起来回禀朝廷。

    这差事虽然辛苦,也伴随着一定的危险性。

    但好处在于,他们这帮人直接对天子负责,这可是天大的机遇。

    所以,大半个月来刘同星夜兼程,已经走过了大小几十个村县。

    每到一处,他就挑选闹市宣扬新法,同时暗中调查地方苛政杂税,一丝不苟地纪录在随身的布帛上。

    不查不知道,地方上并不像大臣们说的那样太平。十多天袭来他已经写满了两大块布帛了。

    “等到成都交差的时候,皇帝肯定赏赐大大滴有!”

    刘同小心翼翼地把布帛塞在胸前,迎着一轮辉月坚定地踏上了新征途。

    同样的事,在成都、益州、巴东各地紧锣密鼓地进行着,刘禅的新政有条不紊地在蜀汉推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