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正文 第一百章 道教
    王璐方才所念的四句诗文却是《老君变化无极经》的最后四句,这《老君变化无极经》本是道教正一道中典籍,是汉魏南北朝时涌现出的一大批托名老子、老君所著的道经之一,比如《老君变化无极经》、《太上老君开天经》、《太上妙始经》、《太上老君虚无自然本起经》、《老子变化经》、《老子化胡经》、《文始传》等,这些道经的内容大同小异,都是神格化老子,以老子变化无常为中心,迁附历史上各种人物,将其纳入道教理论系统的宗教典籍。

    与唐宋以后人畜无害,脱离现世,组织松散,放弃对基层动员能力的道教不同的是,从后汉至唐的道教却是完完全全是另外一副模样,从某种意义上讲,当时的道教更接近与早期的基督教,伊斯兰教,深入基层,组织严密,有着高度的组织动员能力,目标为建立政教合一的宗教王国。其中最典型的例子便是黄巾军和五斗米教,前者几乎摧毁了强大的东汉帝国,而后者在汉末时期割据汉中,建立了割据政权。

    五斗米教将信众按照地理划分为若干行政区域,然后在每个区域设置祭酒管理信众,便如同世俗官员一般,而这些祭酒对信徒的动员控制能力,肯定远非汉魏时期的地方官员可以比拟。而这五斗米教又叫正一道,由于其创始者张道陵自称师君,信徒又称其为“天师”,所以后世称其为天师道。

    史书上记载,张鲁割据汉中之后,以鬼道治民,若有犯法之人,则原谅三次之后才行刑,用祭酒而非官吏来治理,百姓十分高兴。这并非偶然的,古代汉中地区属于巴蜀的一部分,当地从远古开始就崇信鬼巫,崇尚浪漫松散的文化与盛行礼乐儒法的中原文化迥然不同,而张道陵创立五斗米教时就吸取了大量鬼巫文化,治下松散,而没有中原大一统王朝儒法待下的严苛,自然更得到当地民众的喜爱。

    其后即便是外部势力建立的川蜀政权也必须对本地的天师道领袖做出一定的让步,比如氏族流民首领李特建立成汉政权之后,就册封范长安的祖上范长生为宰相,免予其“鬼卒”劳役赋税。

    道教拥有了如此强大的组织动员能力,自然会引起世俗政权的敌视,南梁大臣刘勰在其《灭惑论》一书中批判道教“运钝则蝎国,世平则蠹民”、“是以张角、李弘,毒流汉季;卢循、孙恩,乱盈晋末”,其中张角、卢循、孙恩都是历史著名利用宗教起义作乱之人,而李弘何德何能,能与以上三人并列呢?

    如果更详细的翻阅汉魏晋史书,就会发现当时以“李弘”为名的宗教起义领袖实在是太多了,仅仅从东晋明帝天宁二(324年)到北魏孝明帝武泰初年(528)两百年时间里,史书上明确记载的“李弘”起义就有九次,其发生地遍布全国,没有在史书上明确记载的只会更多,显然,不可能有一个叫李弘的人活了两百多年,流窜全国各地,不断发动起义,难道这只是偶然吗?

    这就要在当时流行的诸多道教经典中寻找原因了,在这些经典中,李弘乃是老子的化身,即老子西出潼关化胡成仙之后,其在人世间行走的化身便名叫李弘。于是乎,从汉代开始,道教中便有“老君当治、李弘应出”的谶语,而东汉后期黑暗的政治环境和魏晋南北朝的纷乱状态,自然更增添这种弥赛亚式样预言的吸引力。人民越是对现实政治失望,就越是寄希望于那位“老君化身”来到世间,建立一个太平盛世,脱离现世的苦难。

    看到这里,应该就不难理解范长安等人对天子给自己的儿子起名李弘的愤怒了,皇帝把自己的儿子起一个未来救世主的名字,叫他们如何忍受的了?作为范长生的后代,他们与当时的天师道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虽然李家在登基为帝之后,尊老子为自己的始祖,尊崇道教,但李家尊崇的道教却和范长生他们信仰的天师道是两回事,南北朝时期,北朝有寇谦之、南朝有陆修静对天师道进行了改革,他们的改革虽然各有不同,但大体来说就是放弃了当时道教对教众控制和基层组织,换取世俗政权对天师道上层的赏赐和官职,从那以后,天师道就成为了世俗国家的一部分,自然就没有之前那种战斗力和攻击性了。而在范长安等人看来,这种新道教不啻是一种异端和背叛,自然是嗤之以鼻。

    “李弘在不在成都我不知道,但肯定不是长安宫城那位!”范长安冷笑了一声:“妄人不畏神灵,自有鬼神咒他,我等静待便是!”

    “不错!”王璐笑道:“那我等现在做什么呢?”

    “我等行事当顺势而行,此番来成都,我们就是几个盐商,在商言商便是,别的一个字也不要说,不要提!”

    ————————————————————————————

    青海湖。

    “那便是青海湖了!”向导指着远处的一片汪洋道。

    宽广平旷的草原在脚下延展开来,一直延伸到目力的尽头,可以看到一抹荡漾的青绿色,与脚下的草原连成一片。这真的是一片汪洋呀!薛仁贵心中暗想,目力所及之处,丘陵山峦不再,连树林、城市和道路也没了踪影,只有一望无际的草原,风起云涌,草叶摆动一如波浪。“真是广阔无垠呀!”他感叹道。

    “现在草还没完全长成,再过两三个月,才是真正的草海子!”阿史那道真道。

    薛仁贵点了点头,他心里清楚阿史那道真的意思,随着草原的繁盛,吐谷浑和吐蕃人的牲畜马匹也将越来越肥壮,这对于唐军来说可不是什么好消息。

    “把地图取来!”薛仁贵道,他接过部下送来的牛皮地图,用匕首将其固定在地上,看了一会道:“你觉得现在应该怎么做?”

    “当然是尽快找到吐蕃的畜群!”阿史那道真道:“只要劫掠了吐蕃的畜群,就不怕吐蕃军能跑到天边去!”

    “不错,我俩想到一起去了!”薛仁贵笑道:“只要先抢了吐蕃人的畜群,我军就先赢了一半!希望斥候们加把劲,尽早找到吐蕃人畜群的踪迹!”

    “这个无需太过担心,眼下这个时候,几万头牲畜能去的地方并不多,肯定是水草丰茂之地,比如湖泊、海子、水泡之类的地方。这么多牲口行走,怎么会不留下痕迹?多则两三日,少则一两天,就能有消息!”

    阿史那道真的判断很准确,第二天中午,薛仁贵就得到了斥候的回报,有两个吐谷浑牧人逃到了唐军这里,声称他们知道吐蕃人得知唐军即将到来后,就把牲畜和老弱妇孺迁徙到了青海湖西南的一个叫做豆错湖的咸水湖避让。

    “豆错湖?”薛仁贵招来向导询问,向导回答确实有这么一个湖,不过此湖位于积石山与昆仑山之间,地势崎岖,不便行走,只有当地山间牧民才在那儿过冬,到了夏天便会离开去其他地方放牧。由于地势很高,其他地方人若是走急了,便会发气喘之症。

    “嗯,这么看来多半是真的了!”薛仁贵笑道:“吐蕃人也知道我麾下骑兵甚多,若在平旷之地,多半逃不过我军追索,所以躲到那山间苦湖去!”

    “大总管!”阿史那道真却没有那么高兴:“事情没有这么简单,从这里到苦海有五六百里,而且中还有一半是崎岖之地,进兵那段路还好,打赢了退回来就麻烦了,士卒都带着缴获的战利品,带着大批牲畜和妇孺,沿着山路退回来,人马也都疲敝了,一旦遭到敌军邀击,后果不堪设想!”

    “这倒是!”薛仁贵想了想:“那就只有让后军在这里设营垒,这样退回就只用走一半的路程,即便遭到敌军邀击,我军也可以据寨而战!”

    “那你打算让后营在哪里立寨呢?”阿史那道真问道。

    “自然是这里!”薛仁贵伸出手指在地图上点了点,正是旷野和山地的交界之处的山地,赫然写着三个汉字:“大非岭”

    依照薛仁贵的命令,唐军折向南行军,穿越崎岖的日月山脉,穿越平坦的大非川草原,一开始唐军的士气还很旺盛,但随着地势的逐渐爬升,越来越多的人觉得喘不过气起来,他们仅仅坐在马鞍上都觉得很难受,更不要说步行了。薛仁贵不得不下令把这些人交给后营,自己带着精骑继续前行。

    随着地势的增高,四周的草原逐渐被荒芜的丘陵和多石的山地取代,士兵们不得不下马,以减轻驮畜的负担,这又让更多的人倒下,仅仅不过五六天功夫,就已经有三千余人未发一矢便失去了作战能力。

    巍峨的昆仑山脉由西向东绵延,将青海与青藏高原分隔开来,而在今天果洛藏族自治州和海南藏族自治州兴海县的交界处,有一个断裂带,将昆仑山脉和积石山脉分隔开来,这里便是青海通往西藏的必经之路,这条通道的北端便是花石峡,出了花石峡,便进入了著名的黄河源头区——星宿海,即鄂陵湖、扎陵湖。唐初李靖曾经带领侯君集、李道宗讨伐吐谷浑,先在大非川击破吐谷浑大军,然后沿着这条断裂带追击吐谷浑余部,直抵星宿海,望积石山,立碑为记。大风小说

    “郭将军!你统领后军在这里立营!必须挖掘壕沟,修建壁垒,还有望楼,把各种强弩都布置好,尤其是我从高句丽带来的那些新鲜玩意儿,都安置好!让吐蕃人眼睛都不敢看一眼!记住,大军的安危系于你一身,没有我的命令,你不能离开这里一步!”薛仁贵指着不远处的一个小丘下令道。

    “末将遵命!”郭待封满脸的不快,即便是他也能看出薛仁贵挑选了一个无可挑剔的宿营地——这个小丘孤立而又突兀,正好位于这条谷地的中心,在四周的树林中高高凸起,没有人能够绕过它而不被发现。最重要的是,在小丘上还有两处水量不少的泉眼,小丘底部有一条小河,无需担心大军的饮水问题,只要唐军控制了这里,最坏的情况也不过是退守相持罢了。

    但从另一个方面来说,薛仁贵的安排也把他从获得大功的行列中踢出去了,是的,每个人都知道保护辎重的重要性,但没人会在计算战功时想起他,他唯一能做的就是盯着步兵们挖土砍树,修建营垒,等待着胜利的消息,自己离开长安的繁华,来陇右吃苦可不是为了这个。

    “郭将军!”阿史那道真看出了郭待封的不快,他犹豫了一下道:“你若是不想守后营,不如便和我换一下吧!让我来守后营,你和总管去领前军!”

    “这怎么可以!”薛仁贵不等郭待封回答,就立刻否决了阿史那道真的提议:“前军的骑兵中有一小半是突厥人,除了你还有谁能调派的好?军中之事,岂是儿戏,怎么能随意调换?”

    郭待封脸上的笑容顿时凝固了,旋即变成了悻悻然,他咬了咬嘴唇,冷声道:“二位请放心,郭某虽然没什么大本事,挖土守营的事情还是能做好的!二位只管去建功立业,最后留一点残羹剩饭给我便是了!”

    每个人都能从郭待封的话语闻到那股浓重的酸味,但旋即就被更浓重的血腥味和硝烟味淹没了,是的!马上就是建功立业的机会了,长驱直入,敌人仅仅是老弱妇孺和牲畜,还有什么能比这个简单的任务呢?

    ————————————————————————————

    花石峡。

    天色昏暗,地衣和杉树的味道伴随着从高原吹来的寒风,在空中飘荡。山间飘来阵阵白雾,人们奋力的驱赶着牲畜,穿行于乱石之间,向远处的河谷走去,没有人说话,只有急剧的喘息声和牛马的叫声,每个人都知道,时间就是生命,凶残的敌人已经追来,他们的利爪獠牙已经快要碰到自己的背心了!

    紧赶慢赶,还是过了十二点,只能再弄一张请假条了!这一章算16日的。今天还有一章!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