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劳动的真谛3 辛苦耕耘才用收获
    劳动的真谛3

    辛苦耕耘才用收获

    这三个从深山飞出的天使一说到五月,那忙事的苦水就止不住涓涓而流:

    他们轻快地哼着:太阳光,金亮亮,雄鸡唱三唱;花儿醒来了,鸟儿忙梳妆;小喜鹊造新房,小蜜蜂采蜜忙,幸福的生活从哪里来?要靠劳动来创造。青青的叶儿,红红的花儿,小蝴蝶贪玩耍,不爱劳动不学习,我们大家不学它。要学喜鹊造新房,要学蜜蜂采蜜糖,劳动的快乐说不尽,劳动的创造最光荣-----

    既而又唱着:

    胸装一轮朝阳,热血在流淌。一双勤劳灵巧的手,妆扮着人间的天堂。你是一位爱心的天使。为人类创造财富,火热的生活有你相伴。事业会更加兴旺。胸怀远大的理想。激情在飞扬,一颗赤诚无私的心,跳动着奉献的渴望。你是一团燃烧的火。为世界带来温暖。峥嵘的岁月有你相依,未来会更加辉煌。汗水浸透了衣裳。老茧积满了手掌。沧桑刻满了脸庞

    花朵开放在心上。我最可爱的人啊,你究竟来自何方?生活的每一个角落里,都有你耕耘的身影。我最亲爱的人。你的名字叫荣光,劳动的每一个岗位上,都有你足迹在闪光。-----须臾,阿红“呵呵——”的傻笑。“你笑什么?”“看着你俩,就使我想着——”“想着什么?”“呵呵,你们还记得《齐宣王招贤纳士》的故事吗?”小英姑娘道:“你又歪嘴子和尚念经——音不正吧。”阿红故作高雅道:战国时期,齐国有一位著名的学者名叫淳于髡。他博学多才,能言善辩,被任命为齐国的大夫。他经常利用寓言故事、民间传说、山野轶闻来劝谏齐王,而不是通过讲大道理来说服他,却往往能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有一次,齐宣王想攻打魏国,积极调动军队,征集粮草补充兵源,使得国库空虚,民间穷困,有的百姓已经逃到其它国家去了。淳于髡对此十分忧虑,他就去求见齐宣王.齐宣王爱听故事,淳于髡投其所好,说:“臣最近听到一个故事,想讲给大王听、”齐宣王说“好啊,寡人好久没听先生讲故事了、”淳于髡说;“有一条叫韩子卢的黑狗,是普天下跑得最快的狗。有一只叫东郭逡的兔子,是四海内最狡猾的兔子、有一天,韩子卢追逐东郭逡,绕着山跑了三圈,又翻山顶来回追了五趟,兔子在前面跑得精疲力尽,狗在后面追得力尽精疲,双双累死在山腰,一个农夫看见了,没花一点力气,就独自得到了这个便宜、”齐宣王听出淳于髡语中有话,就笑着说;“先生想教我什么呢?”淳于髡说;“现在齐、魏两国相持不下,双方的军队都很疲惫,两国的百姓深受其害,恐怕秦、楚等强国正在后面等着,像老农一样准备捡便宜呢。”齐宣公听了,认为很有道理,就下令停止进攻魏国。

    春秋时代,齐宣王喜欢招贤纳士,于是让淳于髡举荐人才。淳于髡一天之内接连向齐宣王推荐了7位贤能之士。齐宣王很惊讶,就问淳于髡说:“寡人听说,人才是很难得的,如果一千年之内能找到一位贤人,那贤人就好像多得像肩并肩站着一样;如果一百年能出现一个圣人,那圣人就像脚跟挨着脚跟来到一样、现在,你一天之内就推荐了7个贤士,那贤士是不是太多了?”淳于髡回答说“不能这样说。要知道,同类的鸟儿总聚在一起飞翔,同类的野兽总是聚在一起行动。人们要寻找柴胡、桔梗这类药材,如果到水泽洼地去找,恐怕永远也找不到;要是到梁文山的背面去找,那就可以成车地找到、这是因为天下同类的事物,总是要相聚在一起的。我淳于髡大既也算个贤士,所以让我举荐贤士,就如同在黄河里取水,在燧石中取火一样容易、我还要给您再推荐一些贤士,何止这七个!”

    雨露姑娘笑了:“哈哈,羊鼻公天使,你是说《战国策齐策三》《周易系辞上》物以类聚,人以群分。这是西汉末刘向编定的故事。比喻同类的东西常聚在一起,志同道合的人相聚成群,反之就分开。”

    阿红道:“其实,真正能走到一起的人,是同类。也许在外在表现上看,两个人是一静一动,互补。但究其内在,源自同类间的本能吸引。”

    “俗话说不是一家人不进一家门,好人坏人,都会成家。”

    “很多情况下,都是坏人呆到一窝里,好人聚到一起。”

    “哈哈这好比我们找寻另一半时,会对相似的人产生好感和欣赏。”

    “说的是啊,因为他就是另一个你,他的为人处世,他的缺点优点,都那么熟悉。这让人感到心安。”

    “嘿嘿如果怎么都磨合不了的爱情,换个角度想,也许真的是不是一家人,不要强求。”“也许就是这样,找到了你的同类,一切都顺理成章,水到渠成。”“呵呵呵,不过”小英姑娘道:“我们和有些人倒是你是你,我是我——羊子不和犬同类哈哈哈。”“嘿嘿这可是言不由衷罢——”“何以见得?”“呵呵:正如欧阳修《春日西湖寄谢法曹韵》云:异乡物态与人殊,惟有东风旧相识。酒逢知己千杯少,话不投机半句多。遥知湖上一樽酒,能忆天涯万里人。要是我们彼此心意不同,谈话不能相契,干脆就沉默不言。为何我们的谈话滔滔不绝,总是没完?这就是喜欢的人那就啥都好说,不喜欢的人就是不说话都烦。”雨露姑娘道:“做人莫忘本,大山母亲情怀岂能忘。还是让我们再忆家乡父母情吧。”“哈哈,这是我们共同的话题。”小英姑娘欣然融入其中。这样他们又放飞思绪的小舟,荡漾在童年大战红五月的“双抢”洪流中。

    他们的家乡只是花露城西部山区的缩影。大多自然条件差,土地贫瘠,多坡少平地,地多田少,相当一些地方属干旱地区,且年降水量少,人们的抗灾能力弱,靠天吃饭。多数乡村散落在大山的沟壑里,位置偏僻、交通闭塞、道路不畅、缺水少电、信息封闭,客观上导致农业经济落后。农业水利设施陈旧、破损,甚至有些地方连简单的水利设施也没有,大部分贫困山区的农业生产以传统的耕作技术、简陋的农用工具借以为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几千年的纯手工劳作方式延续到00年甚至现在,除了脱谷的方式实现了半机械化,打麦、打谷用脚踩式打谷机,其它的都还是古老的手工方式。

    农时季节贵如金,环节紧扣不可失。春不种秋无收。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仓。清明谷雨种瓜点豆,立夏的玉米抢种下地,麦黄咧嘴抢入仓。插秧抢在小满时。田间地头插薯忙。正是三秋不如一麦忙。名曰“一收双抢。”五月立夏望小满,按着次序种大田,玉米水稻要多种,争承粮食好收成。春播玉米之后紧接着是抢收田地里的麦子,收割小麦之后赶在“夏子”之前抢种水稻,因为“立夏小满正栽秧”,“秧奔小满谷奔秋”,小满正是适宜水稻栽插的季节。.抢种抢收,所以叫“双抢”。人们说的“抢宝岁月”。但双抢季节是炎热的夏季,“黄汗淌黑汗流”,一天汗湿几次衣服是正常的事。这双抢的火红岁月紧张而激烈,充满艰辛而甜蜜。农村的男男女女、老老少少、大大小小都集结在双抢的大旗下,就连八十岁的老人也要抽起剥蒜瓣。人们不经历几次“双抢”是不能算理解衣食父母的生活的。播种玉米--挖窝--挑粪—;收麦-割麦—打麦脱粒;栽插水稻---抢雨-抢水-抢牛……

    田间地头大大小小的麦茬堆熰起烟幕袅绕,到处都飘溢着烟熏的淡淡焦味,笼罩着山村双抢的主战场---

    雨露姑娘说:“哎呦,说起‘双抢’,这对于我们又要行医又要种地的人家更是困难重重。记得开始懂事的时候,大概五六岁吧,我也开始成为了双抢的预备队员,那时大人干重活,我就是帮着送送茶,或者在母亲做好饭后,去田间叫家人回家吃饭。当然最轻松,也有些无聊的是呆在阴凉的房屋下,间或去晒麦坪赶偷吃麦子的小鸟。再大一点,大人播种玉米挖坑,我就丢种子。挖坑的人叫‘坑儿匠’,可有讲究啦,坑如果是肚脐眼,小了、浅了,清粪一倒在里面——吙,水漫金山了,况且还有干肥,深了出苗是焦黄的,还有行距和窝距也要基本匀称。挖窝是抢种玉米的第一道工序,它必须好而快,如果慢了,挑粪的人打着劳动的号子‘呕吼吼’,嘴里喊着‘坑儿匠’来了!把满满的清粪一担又一担地挑来,把粪桶摆在还没有挖窝的地里,好像要展示卖粪一样。扁担一放,随地而坐。既而大声地唱着:太阳出来罗儿/喜洋洋哦/朗罗。挑起粪担朗朗扯/光扯/上山坡吆。手里拿把种子/开山锄罗/朗罗。不怕太阳辣朗朗扯/光扯/和暴晒吆。地陡坎多罗儿/算个啥罗/朗罗。唱起歌儿朗朗扯/光扯/忙抢播吆。播种了一坡罗儿/又一坡罗/朗罗。这坡去了朗朗扯/光扯/那坡来吆。只要我们罗儿/多播种罗/朗罗。丰衣足食朗朗扯/光扯/心里甜罗。

    饮粪的人也融入其中吆喝着:哈哈‘坑儿匠’,今天怎么啦?来了哦,粪都饮到锄头上了——哈哈哈。这抢播在无形中也是劳动竞技的比赛。于是这‘坑儿匠’哎哟——今天丢人现眼了。于是来了狠劲:挥舞银锄,脚板儿跑翻在背上,一锄一坑,一步一飞,风儿轻轻吹,闪闪银锄落,坑儿遍山坡----呵呵还真是抢播场上的挖坑秀哈,丢种子的我跑偏了:窝里的种子不是多了就是少了,它们守规矩的就待在窝中,捣乱的就跳在坑边,淘气的溜到坑外---呵呵饮粪的发现了:嘿嘿——季节还早吧,种子长脚了哈——哈哈哈——”小英姑娘说:“要是大春抢播,家人最怕我丢种子?”“为什么?嘿嘿是不是种子长脚了哈?”“哈哈,他们怕我把硬币丢在窝里长摇钱树罢——哈哈哈”“哈哈,要是漫山遍野都长出摇钱树,那多好——爸爸妈妈就不用种田了——”“那你帮家里做什么——”“我盖干肥哈,还有当后续部队哈——那就是点豆掩坑哈——”“哈哈,你点豆,一边挖坑一边随手要把豆丢出去。这可不简单啊——”“是啊——别看这扫尾工作,可是最麻烦的——嘿嘿弄得不好可要哭鼻子哟——”“不瞒你们,第一天盖肥,为了追上饮粪的,我拳打脚踢,双手迎战,左一捧,右一把,天上一撮,地上一点---呵呵干脆来个天女散花,大人怎么说?哈哈多的撑死,少的饿死,有的像连天被---满坡都是——哈哈,你还是去掩窝吧(把玉米窝盖好)。于是我跳槽了——到了后勤组。这后勤组,我拿着小锄头,跟着人们。这个组也不容易,人们一边掩窝,一边点杂粮种。如黄豆、白豆、地边地坎还要种南瓜、高粱什么的。当然点什么,包里就兜什么。我学着人们的样子,先拿几粒种子在右手,然后小心翼翼用右手握着锄把的尾端,左手在前稳住锄把,先把玉米坑掩上,在大空里挖好坑,大人们是不用转换手,就顺势往前一丢几粒种子就非常听话的跑到坑里。然后人们又熟练地把它们掩盖好。嘿嘿,好简单。我自以为是,也不换手,可后手不听话,手里的种子就是不动,我一连试了又试,都没能成功。我急得额头直冒汗,哈哈看着容易做着难哈——”“哈哈——你的右手太紧了。其次是人小手小哈哈哈,还是埋硬币容易啊——”小英姑娘笑着说:“眼看别人在我前面走了,我索性东一锄,西一窝——沿着地边冲啊。哈哈,人们又喊开了:嘿嘿,丫头你怕晚上没有夜餐哈——?我不明白。哈哈,原来是我留下了许多坑没有掩盖好——这叫‘干盘子’哈哈——于是我又转身返工。刚把那些干盘子处理好,人们又喊道:丫头,种子播到家,一季无二春。辛苦耕耘才用收获,春天不种,秋天哪有收获。地边地头多种一窝,家中还能养一个闲婆婆。你骗它,不要紧。它哄你,就抓瞎!饿着肚儿喊爹娘,只怪春播放水筢。哎哟,我可真要哭鼻子了哈哈——”“哈哈哈——我与你们也大同小异”阿红介绍道:记忆中,十一二岁的时候我也是半个劳动力了,就是在夕阳西下的时候把麦子收到口袋里,等着父亲抗回去。至于春播抢种玉米,伴陪我的是‘老祖婆’。呵呵什么叫‘老祖婆’?你俩知道吗?”“这个——哈哈哈---”小英姑娘摇摇头。“呵呵——这?”连雨露姑娘也只好默认。这羊鼻公天使就是这样,说话常故弄玄虚,使人感到高深莫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