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298章 高度同质化的精英学术共同体
    黄静道:“没办法,有上等人存在自然很多人就不知不觉相对成为下等了,很多美国顶尖学校一方面要照顾权贵子弟又要照顾校友会的后代,但在此同时还要服从联邦法律和各州立法,对黑/人以及其余人种也要正常招生。

    如此一来在每年招生人数变化不大的情况下,其结果就是挤压其他人群的招收规模。

    这时受损最为严重的,莫过于国际学生,而国际学生受损最严重的又以来自亚洲的国际学生最惨。

    毕竟在美国很多时候诸如‘亚洲人都是考试机器’、‘亚洲人缺乏创新力’类似的说辞是相当有市场的。

    这类说法大概是美/国最公开、最政/治正确的种/族歧/视了。

    总而言之,亚洲的国际学生要进入美/国顶尖大学,必须拥有比别人高得多的分数、强得多的特长。

    不过,这只是对于一般情况下,对于资本雄厚的人来说完全可以无视这些规则。

    即便是亚裔的学生亲自出面进行操作可能会比较棘手一些。

    但找一些美国本土的法务团队或者说更加专业的游说团队代为操作的话也不是很难进行相应的操作。

    在美/国,只要你有钱,并且愿意砸钱,几乎所有事情都可以为所欲为。

    虽然你现在这种情况显然不要为名校的入学资格发愁。

    即便是涉及到常人以为很高大上的学术上,如果你想更进一步的话,通过砸钱也是有捷径的。”

    黄静看林灰若有所思的样子,还以为是自己的话起到了作用。

    于是接着黄静接着对林灰说道:“如果你要是觉得学业枯燥的话。只要愿意进行一定的学术献金,其实很容易获得相应的学位的。

    甚至于通过给一些项目直接进行捐款,一步登天到直接到很多诺奖大老的团队去读博士学位也不是不可能。

    要知道在诺贝尔奖/菲尔兹奖大老遍地走的美国,很多时候这些大老获得这样光鲜的奖励之后,除了奖金之外。

    唯一收获的优待也仅仅只是多一个停车位而已,并不会说像在国内一般……

    而有的诺奖大老虽然项目科技性很强,但在项目实用性或者说商业性不够强的情况下。

    很多诺奖大老的项目也是资金捉襟见肘,可以说是地主家没有余粮。

    总之,很多诺奖大老其实也是很缺钱的,如此一来这些大老都会收一些走后门的学生来搞钱。

    归根到底,钱到位了直接大老当导师,并且顺带帮你搞定毕业论文也不是不可能。

    在这种情况下,即便是学术上想更进一步甚至说是一步登天也是不费力的。

    就算不去参加这些诺奖大老的团队,通过搞到一些有声望学术大咖的推荐信也可以达到类似的效果……

    欧美的高校还是很重视推荐信的。

    采用推荐信制度有利于形成一个较为同质化的学术共同体。

    让进入这个圈子的人能够自觉地去做这个圈子的守门人。

    形成这样一个学术共同体倒不完全是为了拉帮结派。

    而是因为一个共同体有助于大家朝一个共同的方向去努力,有利于某一个学派在某一个学科或领域中的发展。

    上面这个说法从小了说是一个学术共同体,往大了说其实也能够引申到整个社会阶层。

    讲真,最近一直用看书追更,换源切换,朗读音色多,安卓苹果均可。】

    这也就是欧美学校重视推荐信的另一个深层原因,充分利用精英阶层的人际关系资源。

    归根到底还是圈子文化,总之能搞到一些大牛的推荐信对学术路上的一步登天也很容易……”

    黄静说得是实话,确实可以按此法施为。

    林灰也有施为的实力,说实话林灰即将到手的财富都快能赞助半场美/国总统#选了。

    想搞个学位其实很容易。

    甚至于很多人会乐意给林灰送各种各样的学位。

    尽管如此,似乎没啥必要。

    反正林灰是觉得有那个实力没必要去绕弯子。

    林灰更在意的是学术上的号召力以及学术上的话语权和相应的权威性。

    而不仅仅是学位本身。

    似乎是看出了林灰对这些内容不感兴趣,黄静也就不再执意就学业方面蛊惑林灰走一些捷径了。

    黄静是参与了林灰跟尹芙·卡莉的第一次见面时那次学术谈话的。

    黄静知道林灰和尹芙·卡莉在文本摘要算法方面所进行的研究主要是以人工神经网络为架构对资料进行表征学习同时对大量数据进行处理调校从而在此基础上形成可堪一用的算法模型。

    尽管不是很清楚林灰和尹芙·卡莉所搞得技术细节,但黄静觉得像尹芙·卡莉这么一个学术上造诣不算低的人甘心为林灰牵马执鞭鞍前马后,想来林灰所搞的技术也是有很大价值的。

    而且作为计算机相关的从业人员,没吃过猪肉也见过猪跑。

    黄静大致也知道,和机器学习有关的研究方向是现在计算机应用领域的最前沿的技术。

    换言之,在技术方面实力不弱同时有专业人士襄助的情况下即便林灰不去投机取巧,也能在学术上有所成就。

    而且可以预计林灰的成就还不会小。

    毕竟在此前涉及到很多项目的合作时,林灰要么不做要做就要做好的性格太让人印象深刻了。

    话虽如此,但有些事情并不完全以个人的意志为转移。

    黄静还是忍不住提醒林灰道:“林,我知道对于你这种有实力的人不是很屑于走捷径,总想着靠着实力去说话。

    不过匹夫无罪、怀璧其罪,你有没有想过你搞得技术虽然能将你推到一定的学术高度。

    但同样因为你对于某项技术的不可或缺,反而很容易被故意掣肘而难以修成正果呢?”

    林灰道:“你的意思是,将来可能导师故意卡着不让毕业或者卡着不授予相应的学位吗?”

    黄静道:“如果是能被你察觉道在故意卡着你那只能说明导师的业务不够纯熟。

    这种明着来的还好办,难办的是暗地里给你使绊子,明枪易躲暗箭难防。”

    林灰道:“放心吧,之前尹芙·卡莉已经跟我说过很多和美国学术有关的事情了,我会多留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