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正文 第六百五十八章 斩草除根
    王允就在这么一种骂骂咧咧和悔恨之中死了,与他一起死去的,还有王允在京中的儿子,以及族中的一众亲眷。

    按道理来说,刘俭行事虽然果决,但也不是心狠手辣的擅杀之人。

    但是这一次,因为处置王允和杨彪,还有那些因为他们两个人被牵连的那些家族中连带的数千人,刘俭却没有丝毫的容情。

    这并不是因为他的心变狠了,相反的,刘俭还是那个刘俭。

    只是他所处的位置与原先相比不一样了。

    现在的他,已经处于大汉朝最顶级的政坛之中,这里到处都是腥风血雨,虽然刘俭掌控了最高权力,又有普通黎庶和中级豪强,寒门士族的追捧,但是顶级阀阅,还有天下望族,以及地方的大豪右与他的利益还是充满了矛盾点。

    这些人现在也不过是因为刘俭势力太强,故而权且归顺,一旦自己某一天压不住他们了,或是让他们抓住了把柄,这些人一定不会对自己手软的。

    所以,该斩草除根的时候,就必须要斩草除根。

    政治场上没有什么所谓的仁者,有的只是利益共同和你死我活。

    在京城中,将这数千人斩杀之后,刘俭就立刻给远在并州的郭嘉写信,让他立刻处理掉太原王氏。

    弘农杨氏已经在来长安之前,被刘俭查抄完了。

    至于剩下那些被刘俭斩首之人的家族,有很多还是在冀州和幽州,徐州之地的家族,只要是但凡在自己辖境内的,刘俭都立刻命人将他们处置了。

    总之是不要给自己留下祸患。

    郭嘉这段时间以来,一直在并州处理当地民生与南匈奴的事务,虽然并州的底子相对薄弱一些,但天幸河北富庶,冀州和幽州方面的经验,还有财货与粮秣的支持都能够及时到位,这也使得郭嘉能够快速的将并州趋于安定。

    同时以太原为中枢,郭嘉在并州开辟了大量的铜矿和煤矿,为整个河北的铁矿开采事业增砖添瓦!

    不论是种植方面,还是商贸方面,亦或是马匹交易方面,再或是对于匈奴人口的征调,并州都是一日千里的在进步,当然了,为了对匈奴部落进行文化入侵,同时将匈奴人合并到大汉民族中来,郭嘉这些年致力于文化侵略,所积累的经验也着实不少。

    而且,他也深深的记住了刘俭当年对他的嘱托,对于地方的望族和中等豪族势力,也采取了分化的政策,并保证了各方的利益。

    特别是对于普通黎庶,并州政府这些年来给他们的待遇以及政策可以说是自大汉朝建国以来最好的,这让这些并州人对刘俭所引导的河北政府充满了感激之情。

    并州的大业虽然发展的比较缓慢,但终归还是进入了正轨上。

    而郭嘉,赵云,黄忠等人也在并州的历练之中,增长了阅历和经验。

    而也就是在这个时候,刘俭给予郭嘉,赵云等人的书信到了,以朝廷的命令,让他们在并州之地查抄太原王氏的邬堡,并将其财产全部充公。

    太原王氏毕竟不同于一般大族,在并州的底蕴可以说是极为深厚!而且和很多地域的望族之间彼此相交,关系错综复杂。

    而且匈奴现在虽然在表面上归顺了,但谁知道这些匈奴之中还有没有部落暗中与这些望族们交好意图推翻刘俭的统治。

    毕竟,刘俭当年对匈奴发起的战争,可以说是将匈奴大部分的强军都诛灭了。

    虽然如今匈奴各部落夫与并州刘氏政府得到了他们的照顾,学习他们的技术和文化,使得生活逐渐安定,但是对于并州匈奴的那些顶级贵族来说,刘俭是摧毁了他们生活的人。

    普通的匈奴民众对归于大汉朝的生活还是比较满意的,但是匈奴贵族并不是这样想。

    因为他们的特权被剥夺了。

    所以说王允现在死了,但是太原王氏的余孽很有可能勾结并州的地方贵族,还有一些匈奴的贵族来反叛刘氏政府,在并州掀起滔天巨浪。

    但事实上,郭嘉对于这件事并不害怕,他找来了他的两位臂膀赵云和黄忠共同商讨此事。

    郭嘉是这个时代的顶级聪明人,如今他又经过了刘俭的熏陶,在政治与军事方面完全走向了成熟,并确定了自己的终身目标。

    比起历史上的那个鬼才郭嘉,现在的这个郭嘉无论是在韬略、政治、民生等方方面面都趋于圆满,可以说,比起历史上的郭嘉,现在的郭嘉更是厉害。

    如果说历史上的郭嘉只是一个顶尖谋士的话,现在的郭嘉就是一个顶尖的谋士兼政治家。

    或者可以说,他已经拥有了当一国之相的潜力。

    这可不是一般的素质啊。

    刘俭让郭嘉处置太原王氏,郭嘉立刻就想到要借着这次机会,将并州很多潜伏的不稳定因素揪出来,然后将这些不稳定因素全部消灭,再好好的深耕并州,一定会达到一个理想的效果。

    当然,这么做的前提就会让并州陷入一场大的战乱。

    但是郭嘉并不害怕,因为大治则必须要大乱。

    若是不将毒瘤完全根治,只是追求一时的安定,那迟早这个毒瘤会越积越深,越来越大。

    最后再轰然爆发,到时候造成的损失就更加不可估量了。

    将自己的想法告诉了赵云和黄忠之后,两名猛将都开始低头沉思,他们开始细细的考虑这件事。

    以赵云和黄忠的角度来说,他们考虑的不是并州的前景,也不是并州的政治立场,毕竟他们两个都是将军,主要是负责征战,而执政的事情则由郭嘉和郭嘉手下的一众官吏们负责。

    现在他们说要琢磨的就是郭嘉要清除并州的毒瘤,那么以并州现在的军事实力,能不能扫清这些毒瘤呢?

    别到时候因为军事力量不够,反倒是对并州本身造成了巨大的损失,那可就得不偿失了。

    黄忠和赵云都不是普通的将领,他们不会凭借着一时的豪勇去打仗,而是会综合的判断眼前的形势,还有他们手中所掌握的军事力量。

    甚至连战争之后后续的兵源储备以及边境会不会发生新的战事?这些因素他们都会考虑进去。

    最终,黄忠和赵云得出的结论就是,他们完全可以承担这场战争的结果。

    这是他们两个人经过综合评判来判定出来的。

    这些年来,郭嘉主要是负责并州境内的民生发展,还有政略改革。

    黄忠和赵云则一直负责平定地方的战事,并扩充军队,操练兵马,在并州锻炼了一支战无不胜的军队。

    相比于冀州和幽州,并州归入刘俭手下的时间较晚,而且底子较薄,所以黄忠和赵云一直不敢大规模的扩充兵马数量,直接归属于他们两个人领导的军队数量一直也就是在一万五千左右。

    但是这一万五的兵马却都是精锐军的精锐。

    黄忠和赵云对于军事的要求是贵精不贵多。

    想办法操练出最精锐的军队,又可以保持规模,不增加并州政府的财政负担。

    而且他们通过战争,使这些军队得到了磨练!

    并州的战马也非常多,赵云他们也给这支军队装备了很多的战马,使并州的骑兵队伍达到了一定的规模。

    而并州方面,地方望族就算是组织军队与他们反叛,但是无论是在人员数量还在装备上,对他们都是远远不及,唯一可虑的就是他们会从匈奴方面找一些能够与他们对抗的贵族。

    但是现在的匈奴人已经不比往昔了,经过了刘俭的攻打,还有近些年的磨合,黄忠和赵云相信他们在匈奴中的威望已经远远超出了那些想要恢复旧制的匈奴贵族,所以他们有信心打赢这场战争。

    郭嘉在听他们两个人表达了自己能够打赢这场战争的信心之后,非常的高兴。

    于是郭嘉就决定,按照既定计划,在并州进行一次大清洗。

    ……

    果然不出郭嘉所料,王允战死的消息传到了太原王氏之后,太原王氏就立刻在并州集结了一众本来就不服从刘俭管理的地方望族,同时还派人去匈奴贵族那边联络,想要内外起事,在并州颠覆政权。

    在太原王氏来看,刘俭的八万大军进驻到了长安,也就是说河北这面的兵力远远不及全盛时期,而一旦地方叛乱,刘俭在关中的兵马不能够及时的回返,故而只要能够打败郭嘉赵云黄忠等人,就能够掌控并州的局势。

    但是很可惜,在谋略方面,郭嘉远远的胜于他们。

    ……

    太原王氏立刻纠集了他们的同伙,同时联络各处的地方望族,集中各家望族之中徒户以及兵马,准备对郭嘉之所在进行突袭。

    因为太原王氏中的人非常清楚,若是真要正面与并州军作战,他们就算是能集中一众望族之力,就算是在短期内可以占据上风,但是时间一长,可能就会出现问题了。

    毕竟这并州可是刘俭的地界,而如今大部分的人都是站在刘俭一边的,只有那些被伤害到利益的望族和部分匈奴贵族有野心,可单凭这些人,是无法聚拢民心的。

    所以,要先杀了郭嘉,才能先打开一条生路。

    但至于后续的事情……

    且待后续再说吧。

    并州的望族已经陷入了疯狂,他们暂时管不了太远的未来,只能先顾忌眼前的事情了。

    但是很可惜,他们连眼前的事也顾不明白。

    太原王氏想要暗中联络那些匈奴贵族,但是他们的行动岂能逃的过校事府的眼线?

    太原王氏的族人在联络那些贵族的时候,虽然是小心小心再小心……但他们终归没有经过正规的训练,无法与精锐的并州校事府的人员相比。

    他们的行动,几乎都被校士们查探到了。

    而在校士将这些消息传递回给郭嘉之后,赵云和黄忠随后就一起出动了。

    二月二十一的晚上,赵云和黄忠各自领骑兵出发,按照校事府所提供的信息,分别去突击六名与太原王氏有勾连的匈奴贵族首领。

    这些匈奴贵族首领在南匈奴还属于独立的时候,手中有兵有将有奴隶,过着丰衣足食,随意凌辱他人滋润日子。

    后来匈奴大军被汉朝政府击溃,各部落不得已而被刘俭为首的河北政府收降。

    这些匈奴贵族也就成了汉民,之后,他们自然就没有了特权,虽然汉朝政府依旧让他们过着富裕的日子,但是他们却不能像原先一样为所欲为,过那种踩着别人肆意妄为的日子了。

    所以对于这些匈奴贵族来说,刘俭是他们的最大障碍,但是刘俭的军事实力实在是太可怕了,他们不敢与刘俭有正面冲突,故而只能一直隐忍的过这样的日子。

    但是现在太原王氏似乎给了他们一个可以反叛的机会,他们中很多人都觉得自己可以再站起来了!!

    当然,也并不是每一个匈奴贵族都是有这样的想法,有一些匈奴贵族就已经认命了,他们觉得大汉王朝实在太强大了,他们匈奴人被大汉王朝吞并,成为汉民族的一员是一件很很正常的事情,而且匈奴越早进入大汉王朝,对匈奴的儿女来说就越是一件好事。

    对于这样的人,河北官署自然是不会予以处理的。

    但是对于其他那些心有反应的人,就要好好的收拾他们一下了。

    六个意图与太原王氏勾结谋反的匈奴贵族首领就是典型。

    趁着这些人只是刚刚与太原王氏勾结,并没有具体的计划进行谋反,赵云和黄忠派出兵马每人对付三家,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将他们统统拿下。

    只要以最快的速度拿下了他们的首领,就可以将他们的叛乱扼杀于摇篮之中。

    赵云和黄忠的本事自然是不用多说的,这些匈奴贵族当年全盛的时候都不是河北军的对手,更何况是如今呢?

    赵云和黄忠几乎没有费多长时间,就将这六家匈奴贵族连同他们的家眷统统生擒,同时没收了他们手中的兵马,还有财货,连带他们所掌管的马匹以及汉政府分给他们的田地,通通没收充公。

    在收拾了这些匈奴贵族之后,赵云和黄忠又立刻汇集兵马,转头直奔着郭嘉所在而去。

    郭嘉毕竟是这个天下间最顶尖的智者,以他的计算,太原王氏在与匈奴贵族达成协议之后,必然会首先来取自己的性命。

    不过,他们的动作绝对不会那么快,因为这些人在兵法上毕竟还是有欠缺。

    只要赵云和黄忠能够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扫平匈奴贵族,再转战回来保护自己,时间就完全足够用了。

    而且在郭嘉看来,这些太原王氏的兵马都是他们在地方召集的徒户所组建的兵马,战斗力不强,而且很容易暴露踪迹。

    己方想要对付他们,完全不在话下。

    事实果然如同郭嘉所预料的那样,这些太原王氏为首的望族兵马的反应速度实在是太慢了,在这些匈奴贵族被赵云和黄忠扫平的时候,他们甚至都没有集结好兵马。

    就在赵云和黄忠重新抵达了郭嘉的身边时候,这些人才堪堪将兵马准备好,准备来杀郭嘉。

    就这样的速度,又怎么能跟郭嘉、赵云、黄忠这样的顶尖人物斗呢?

    完全就不在一个级别上。

    等这些望族的兵马来杀郭嘉的时候,他们面对的是秣马厉兵的赵云和黄忠。

    赵云和黄忠以最快的速度开始向并州叛军发动了攻击。

    他们的兵马精锐无比,只消一个照面,就将这些前来偷袭的贵族打的毫无还手之力。

    在打退了这些兵马之后,赵云和黄忠又分别去攻打这些家族的坞堡,没收他们的财产、田地与粮食,用来充盈并州本地的府库。

    这几场仗打下来,不但是肃清了并州本地的不稳定因素,同时还令以郭嘉为首的并州政府的财力物力以及粮食大增,大大扩充了并州政府的实力。

    扫平了这些毒瘤之后,郭嘉遂写奏疏表往长安向刘俭请功。

    ……

    太原王氏以及弘农杨氏被诛除了,再加上依附他们的一众公卿也被扫除了,这件事在整个天下的望族圈里都掀起了轩然大波,对于刘俭如此凶狠且不留情的手段,所有的望族心中都胆寒了。

    当然,也有很多人心中对刘俭充满了仇恨。

    他们觉得刘俭是他们这些望族日后的第一大敌,无论如何都要将刘俭扳倒,但事实上,他们又凭什么能够扳得倒刘俭呢?

    现在的刘俭实力如日中天,已经没有人可以阻挡他前进的脚步了。

    而朝堂方面关于废除三公立丞相的制度,已经由黄琬亲自上奏给了新天子,并交由诸臣共同商讨。

    反对的声音自然是有的,但是根本就阻挡不了大势。

    明眼人都清楚,刘俭这个丞相他是当定了。

    这件事很快就递交入了尚书台,而在刘俭进入长安,并扶持刘协上位之后,尚书台的尚书令就已经被他更换了。

    原先的尚书令乃是王允嫡系,但是在这个关键位置上,不可能让一个不是刘俭的人担任。

    而这个尚书令的人选,自然则是落在了荀彧的头上。

    荀彧在进入尚书台之后,立刻对尚书台的人员,包括尚书仆射、尚书郎等人员进行了一番大换血,将整个尚书台的人员通通更换成了投靠刘俭或是从河北调来的官吏,再不然就是荀攸所推荐的清流名士,反正对于这个部门的架构,荀彧还是非常认真的。

    掌握了尚书台,刘俭接下来的行动非常的顺利。

    在一众官员,诸侯王,宗亲与天子的共同支持下,三公制度废除,确立丞相监国制度。

    刘俭也正式成为了刘丞相。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