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文再续,书接上一回。
凌家人从安徽休宁出发的第二十六天,清早离开黄州,经过古武昌,看到了观音阁,晚上时到了江城,即现代的武昌,我们晚上就住宿在城内客栈。
在船上一夜两日的行程,每一个家人都累了,大家早早洗洗睡了。
一夜无梦,又到天明。
今天站船要在港湾里检修一天,我们可以好好看一看江城。
客栈老板看见我们一群年轻人要外出游玩,怕我们迷路,贴心地让店小二带我们走。
吃过早饭,我们就出发了。
深秋的江城,金色的阳光照在青石板上,街道两旁的树上,黄叶闪着金光。
我们对店小二说,要去看黄鹤楼,店小二欣然而往。
店小二带着我们走到昨晚下船的码头,说最快就是搭船穿过港湾,到对面的蛇山山脚下。
我们就坐船到对岸,在船上,看见蛇山山脚下,沿着港湾北岸,临水有许多前店后居的人家,中间有一条上山的石板台阶,一直向山上延伸。
我们等齐所有人后,店小二就带着我们,穿过临水的街道,拾阶而上。
台阶两旁,叶落缤纷。
我们在江城,虽看不到江城飞花,却看到了满地金黄。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可以想象得到,如果春天时,来到江城,会是怎样的一路烟花灿烂!
走上一段台阶后,有一个小平台,前面是分叉路,一条路向左、一条路向右;向左的路上方就是黄鹤楼,向右的路是一条上山的路。
向左的路,只见石板台阶向上延伸,一道山门拦着,朱门紧闭。
正在疑惑间,店小二指引我们走向右边的路。
我们停住脚步看向店小二,店小二见我们停住脚步,就催促我们说:走这边!
我问:为什么反方向而行?
店小二指着山巅之上的黄鹤楼,对我们说:你们不是要看黄鹤楼吗?我现在带你们站高一点看。
他边说边回头,手指后边左方的黄鹤楼说:看!那座就是黄鹤楼!
我们听了都笑了起来,凌轩说:谁都知道那座就是黄鹤楼!但是为什么你带着我们往相反的方向呢?
店小二说:往这边走可以登高一点,看得清楚一点。
凌轩说:山门不能进入吗?
店小二像看怪物在看着我们说:谁告诉你们可以进去的?你们要看黄鹤楼就在这里看!
我笑了,对店小二说:不能登上黄鹤楼吗?
店小二说:这里是楚王的皇家园林啊!我们百姓不能进入的,要看,就只能在这里抬头看一看。
听了店小二这么说,我才想起江城是朱元璋的第六子——楚王朱桢的封地。
黄鹤楼本来就风景优美,楚王把它圈了起来,作为皇家园林。
这也许就是明代初年不见有人作诗吟咏黄鹤楼的原因吧?
我们站在右边半山向左上方眺望,只见沿山而上共有三道山门,将石台阶分成三等份;黄鹤楼就在面江的山巅之上。
三道山门之上,还有一个分叉路,左边是黄鹤楼的楼群建筑,右边有一条山径,通往蛇山之顶峰,顶峰有庞大的江南园林式的建筑群掩映在树林之中。
我们站在这半山上,可以望得清楚对面黄鹤楼的长廊、亭、台、轩、牌坊。
黄鹤楼前,建有牌坊;主楼建在高台上,楼高二层;顶上加有两个小歇山,下有布篷遮阳;可见二楼雅室宽敝明亮;楼前侧有一重檐小方厅,有一个台和一个小亭子;楼台墙壁饰以大红,外加明黄描边,好一副皇家气派!
城下沧江水,江边黄鹤楼。
黄鹤楼前道路一边临江,一边傍坡,在那里看风景,一定十分优美。
明初的人们不知道的是,以后的黄鹤楼多次损毁又重建,在明清两代时,毁后重建达十次之多,单在明代就占了7次。
明初的黄鹤楼,跟现代的完全不同。
现代的黄鹤楼,按照1884年毁于大火的“同治楼”为原型设计,重建于1985年,是一幢平面为四边套八边形,高五层,飞檐翘角攒尖顶的清代楼制的现代建筑。
明初的黄鹤楼,既有江南园林的秀美,又有北方园林的雄浑壮观。
黄鹤楼始建三国吴黄武二年,由孙权下令建造,本来是用来作战时瞭望守戍,是一座军事用途的楼阁。
唐朝时,黄鹤楼与武昌城的城垣分离,成为独立的景观建筑,后来楼倒塌损毁后,被改建为白云阁。
由于历代文人对黄鹤楼赋诗作词颇多,它的文化底蕴很浓厚,人们对它有着深深的情结。
北宋年间,鄂州知州方泽重建黄鹤楼。
南宋和元朝时,黄鹤楼也是屡建屡毁。
明初洪武四年,也就是江夏侯周德兴大规模扩建武昌府城时,重修了黄鹤楼。
古人在建筑时多用木构,原来古人更多的是追求建筑的风骨之美,并不拘泥于建筑的长久存在,“不求原物长存”,这是古人对待事物的一种态度。
黄鹤楼历劫历新,各个年代修建的黄鹤楼,各有韵味,各有不同。m..cc
人们对它的喜爱,都显现在画中,后世的人们在古画中看到它在各朝历代的不同风姿。
在古画中,单单是宋朝时的黄鹤楼,建筑样式就有重檐歇山式、高台之上三重檐四角攒尖顶,更有重檐歇山十字脊顶。
在元代画家眼中,黄鹤楼是一座高大的两层重檐歇山顶楼阁。
清同治七年(1868)建的黄鹤楼,是三层木结构。
我现在在明代所见的黄鹤楼,是明代楼制。
正是: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