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文再续,书接上一回。
前边讲到我们一行人兴冲冲地跟着店小二来到蛇山山麓,才知道,这时候的黄鹤楼属于楚王朱桢的皇家御用花园,不对平民百姓开放。
话说,朱元璋的第六子朱桢与武昌的缘份很深。
朱桢出生的信息刚好与武昌平定的消息同时到达,朱元璋大喜说:“子长,以楚封之。”
朱桢六岁时,朱元璋封他为楚王。
朱桢十五岁时,就奉命陪伴当时的太子朱标一起学习和生活,作为重点培养对象。
朱桢自小就有大将之才。
十七岁时,朱桢率江夏侯周德兴平定蛮夷,这时开始就籓武昌。
此后经年,朱桢带领明朝的名将汤和、江夏侯周德兴一起,扫平了江城城周边的湖南和贵州的蛮夷动乱;后来更是稳定朝廷西北后方的主要力量。
朱桢领兵带将的谋略能力,备受朱元璋赞赏。
直到公元1389年,亦就是我们凌家人远赴云南路过武昌城的时间,朱桢调任南京宗人府任右宗人。
怪不得在我们眼前的明初黄鹤楼,不似那些风景名胜,楼台墙壁饰以大红,外加明黄描边,显现一副皇家气派!
既然是皇家园林,我们此行路过,也就只能仰望黄鹤楼了!
蛇山的西侧山巅是黄鹤楼,而东侧山巅是江南园林。
凌轩看到蛇山上的建筑后,感叹地说:黄鹤楼是近水楼台先得月,而在东侧山巅居住,在那里更是真正的居高望远,整个江城和滔滔长江尽收眼底。
店小二听了后说:蛇山之巅园林,并非是楚王府,楚王府是在蛇山山麓之阳,楚王每年夏天都会到灵泉山避暑。说起来,这灵泉山又叫江夏山和夹山。
萧遥剑听了后说:江夏山?这里是否有汉代樊哙之墓?
店小二吃惊地说:对呀!这位小哥你是怎么知道的?
萧遥剑说:史书曾有此记载啊!汉高祖刘邦赐江夏为舞阳侯樊哙封地,樊哙死后,就葬于江夏山。
店小二说:对,樊哙墓就在灵泉山的天马峰下。自汉代起,樊姓就在此聚居;后来更有李、杜、张、沈、曾、董、邹,合共八大种姓族群的官宦世家在灵泉山隐居;唐朝时,一位当朝宰相开基造屋,凿地得泉,得东西两井,神奇的是,东井冒气,则预兆明天天晴,西井冒气,则预兆明天下雨,比占卜还要灵验!所以称为灵泉山。此盆谷之地,被称为“灵泉古市”。
凌轩说:这么多官宦人家聚居此处,一定是风景特别优美的地方。
店小二说:是啊!灵泉山是夹在南北两条山脉中间的一道幽谷,唐朝时故称为夹山。灵泉山两边群山逶迤、无边碧浪,汇流而下形成湖泊,山谷之间,常年云雾缭绕,仙气飘飘。元代一位宰相来到此处,一看山头就说,可惜此处是阳宅,如果用作阴宅是极佳位置。
凌轩说:这样说法,怕山谷会变成墓地了。
店小二哈哈笑说:说对了!当时这位宰相就叫了理学师前来查堪,理学师说此地为“五龙捧圣的吉地仙壤”,然后,朝廷就开始将山谷里集住的数千户人家迁往山外,将环山一带划入王陵区。
我听后微微一笑,当年游北京明十三陵时,就听到过明朝皇室陵墓分居两处,在北京有明十三陵,另外在武汉有明九王墓。
楚王朱桢死后就是葬在灵泉山,另外还有八位王爷亦是葬在灵泉山,所以灵泉山后来也变成了龙泉山。
古人常用先人葬于灵穴,来兴旺后世子孙。
龙泉山共建有楚国八代王,计有昭、庄、宪、康、靖、端、愍、恭、贺九王的陵寝与陵园。
说来也奇怪,自洪武十四年(1381年)朱桢就藩,至崇祯十六年,即公元1643年,由张献忠攻陷武昌城,沉朱华奎于江;明楚国共传八代九王,立国263年。
灵泉山既然是“五龙捧圣的吉地仙壤”,俗话常说“九五至尊”,那么集齐明朝楚国八代九王葬于此地,是巧合还是冥冥中注定?
当然这些后来发生的事情,我是一句也不敢讲的。
言归正传。
我们一边聊着,一边往山下走去。
欲知后事如何,请听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