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41章:黄旗酒馆
    每年入冬都会有外地商人进临河镇,农人秋天收完了棉,入冬纺线织布,也有人专门纺钞等外地商人采购。

    “你们别另外开桌了,人多搭在一起喝着也热闹些,几位意下如何。”杨明亮说。

    房士光等人盯着刘九和刘家文,他俩是主心骨,刘九则等刘家文说话。

    “杨老板客气了,只怕我等扰了你清静。”刘家文说。

    “请吧!别客气了,我等初到贵地,有诸多事仰仗各位帮手。今天我请几位喝酒,算是见面礼,这点面子要给哦。”杨明亮言词恳切。

    房士光显得犹豫,他的心思全在赌局上,喝了人家的酒,哪还好意思赢钱。

    “这样吧!杨老板如此客气,我们也别太小家子气了,今晚陪客人喝个痛快,赌个痛快。”

    刘家文发话,刘九挥手,房士光等人歪着屁股入座。

    倒是刘家文后面那句今晚赌个痛快让房士光眼睛一亮,对方毕竟只有三个人,灌醉杨掌柜等于是把他放在沾板上慢慢剔鳞削片,那种感觉岂不很美妙。

    马银龙弓腰立于一旁,有刘账房及另一位体面的老板在场,无需担心刘九等泼皮欠账。所以,马银龙脸上的笑容自始至终朗若晴空,又如刚浇水的小花舒展花瓣。

    “刘账房,许久不来抬举小店了。”马银龙说。

    “呵呵,马老板还记得我这么个小角色呀。”刘家文客气地说。

    “您可是临河镇有头有脸的文化人,哪里似我这等小家雀见着日头忙忙碌碌。”马银龙一副谦卑之态。

    “我介绍一下,这位是扬州来的杨掌柜,做大买卖。”刘家文对外客一一作了介绍,然后转向杨掌柜说:“马银龙,临河镇乃至桃源县大名鼎鼎的黄旗酒馆老板。”

    “听说过黄旗酒馆的野猪咸肉,久闻未曾得尝。”杨掌柜说。

    临河镇扬名在外,也给自家脸上增了彩。刘久房士光装作温文尔雅,脸挂吟吟笑容。

    “小店新增了几道扬州菜,不知是否地道,正好请杨老板鉴别,如何?”马银龙说。

    “好,不过,你这里的特色菜一个不能少。今晚有幸请新结识的几位兄弟畅饮,菜要地道,速度要快,晚上还有生意要做。”杨明亮爽快地说。

    “诸位放心,请稍候。”马银龙说完去张罗酒菜。

    大奶妈仍端坐收款台后,日出日落不停手往嘴里填葵花子,大嘴片子上下翻飞,噗噗吐壳。那两大坨一年四季寒来暑往垛在身前,忙活时不停上窜下跳。

    刘家文和杨老板聊临河镇趣事,等酒菜上来。刘九有一句没一句和杨老板的堂哥、表哥闲扯,房士光吴超帮腔。

    小二开始上菜。

    第一道用竹叶包裹,香菇盖着的什么菜放于桌面,马掌柜没介绍菜名。

    杨明亮瞧见了眉眼舒开,拎起筷子连着竹叶香菇夹了放在面前碟内,挑开香菇剥开竹叶露出里面的鸡中翅。瞬间,姜葱和着竹叶肉香弥漫在空气中,令人舌下生津。杨明亮没有急于动筷子,而是先闭目嗅了嗅,才夹起竹叶中的鸡中翅放入口中。

    “嗯,有七成。”杨明亮放下筷子说。

    “来一起品尝,扬州的一道名菜,竹叶蒸鸡。”杨明亮挥手招呼。

    乘大家忙着吃竹叶鸡的同时,杨明亮不失时机作简单介绍。

    “做法,取鸡中翅,用葱、姜、盐腌渍。竹叶洗净将鸡翅包裹,香菇封了口,不让鸡肉香味散了。入蒸笼旺火蒸三十分钟取出装盘,其特点是竹叶清香,鲜嫩爽口。我刚才说有七分像,是因为腌渍时间不够,入味不够也不均匀。”

    刘九、房士光、粱文标、吴超你看我我看你,没觉出杨明亮所说的入味不均,只觉得鸡肉香竹叶清香混合一体,分外特别。

    “果然是见过世面的老板,所说不假。原本要腌渍三个时辰,因几位老板催的紧,只腌了一个时辰。终于还是让行家品出来了。”马银龙由衷地说,“这道菜我请大家吃了,以示敬意。”

    刘家文敬佩地说:“长见识。”

    “见笑了。”杨明亮谦逊地说。

    酒满杯后,刘家文举起酒杯说:“按老规矩先三后两喝了再讲!第一杯感谢杨老板盛情。”

    众人端杯,一饮而尽。

    先三后两五酒下肚,开始互敬。敬酒也是鱼找鱼虾找虾,地主敬来宾,寻各种借口好听之词相互颂扬。

    野猪咸肉上桌,众人盼望已久。后面上了马蹄桂鱼,主食是蝴蝶水饺,也是扬州时下较新的菜式。

    酒桌气氛异常热烈,从黄昏喝到酒馆点灯,一个个红头胀脑舌头肿大。

    开始刘九对这位杨老板怀有戒心,不为羸他钱绝不会轻易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