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142章 太皓江上遇若水
    苍谷继续说道:“其实叛军的内部,也是存在很多问题的。比如说他们在军队之中的派系之争,以及一些对皇帝不满的将领之间的争斗。据密探所报……”

    “苍谷兄在叛军那里还安插了密探?”太皓打断了苍谷的话,好奇地问道。

    苍谷微微点头道:“在卢阳城时,对我忠心耿耿的几个兄弟还留在那里,经常会给我送关于卢阳城内的密信。”

    太皓道:“原来是这样。那密探是怎么说呢?”

    苍谷道:“密探来报,在叛军中,有两大派系对夭思乙极其不满。”

    太皓急忙问道:“哪两大派系?”

    苍谷道:“第一就是以那卒干为首的周王派系,以及以夭思丁为首的郑王派系。他们起初并没有反对夭思乙称帝,但是他们见到夭思乙的所作所为时,便意图要取而代之。”

    太皓道:“如果他们内部发生了矛盾,对于朝廷而言,应该是件好事。”

    苍谷道:“那就要看朝廷能否把握好机会了,不管结果如何,受到伤害的永远只会是无辜百姓。”

    太皓深深地叹了口气,他知道苍谷说得没错。如果不尽快平息叛乱,只会让局势更加混乱,给百姓带来更多的痛苦和灾难。

    太皓突然想起了当初在吐蕃时,雕棠公主曾送给自己一支发簪,并嘱托自己将发簪交给苍谷,因为那是苍谷送给雕棠的爱情信物。可那支发簪太皓并没有带在身边,他便向苍谷说道:“苍谷兄,我在吐蕃时,遇到了雕棠公主的和亲使团,并保护雕棠公主到了逻些城,雕棠公主跟我讲了很多你们之间的事。”

    “雕棠……”苍谷沉声道:“她还好吗?”

    太皓道:“雕棠公主现在是吐蕃王国的王后,她现在应该很好。”

    苍谷缓缓道:“她成为和亲公主时,我是知道的。但是我对此无能为力,只能祝福她……”

    太皓点头道:“雕棠公主为东方帝国与吐蕃王国的和平做出了贡献,值得钦佩。在吐蕃时,她曾将一支发簪交给我,让我转交给你,只是那支发簪我没有带在身上,放在千风城了。”

    苍谷淡淡地说道:“没想到,都过去那么多年了,她还留着那支发簪……”

    太皓道:“我想……雕棠公主一直留着你送的发簪,是因为这个礼物代表着她和你之间的特殊情感和回忆。每次看到那支发簪,她肯定会想起她和苍谷兄在一起的时光。虽然时间已经过去了很久,但是她仍然珍惜那支发簪,因为它让她感受到了真正的爱和温暖。她知道,即使你不在她身边,但你留给她的那支发簪将永远是她的宝贵财富。我想,有时候,雕棠公主也会感到孤独和失落,但是每当她看到那支发簪时,她就会想起苍谷兄曾经给过自己的幸福和快乐。这会让雕棠公主感到坚强和勇敢,继续面对生活中的挑战和困难。”

    苍谷笑道:“你在这发什么感慨呢,她现在已经是吐蕃赞普的王后了,只希望她能把我忘了,过上属于自己的幸福生活。”

    他们继续聊了很多,一直到酒肆打烊,苍谷便将他带到自己的一处宅院内过夜,当晚太皓依然辗转反侧,难以入眠。他便起身来到院中,将《雪猫扑影》和“玖丘剑法”练上一遍,并练习了几遍《闲猫听海》的手势。随后,他又回到房中打坐养息,以恢复体力。

    次日一早,苍谷将太皓送到了码头,太皓带着行囊向苍谷施礼告别。

    苍谷道:“太皓兄弟,本来我叔父苍齐要来送你的,临时有政务要忙,难以脱身,便不能前来为太皓兄弟送行了。我叔父昨日原本要宴请太皓兄弟的,只因我们从酒肆回来得太晚,便将宴会取消了。我叔父特意让我告诉太皓兄弟,如有招待不周,还请见谅。”

    太皓笑道:“苍谷兄,烦请你替我感谢苍齐城主,路过苍云城给他添麻烦了,望不要见怪才好。”

    苍谷道:“太皓兄弟,在温川城若是有事需要我苍谷帮忙,你尽管来找我!”

    太皓向苍谷深深一拜,然后转身离开码头。他乘坐着一艘小船,向着东面驶去。

    在船上,太皓回想起和苍谷的谈话,心中充满了感慨。能与苍谷见面是太皓始料未及的,见到苍谷平安无事,也让太皓心中对故友的牵挂之情又增加了一分安慰。

    太皓跟随小船行了一天一夜,到达了荥阳城境内,船夫告知他要换一艘更大一些的船。他们找了一个码头停下,太皓下了船,在码头处等候。荥阳城城主派一名官兵来请太皓到城主府赴宴,太皓断然拒绝了,因为太皓认为现在赶路要紧,如果每到一座城池都要下船上岸去赴宴,那样就不知何时才会到达温川城。见太皓拒绝,那名官兵也没有强求。

    过不多时,一艘官船停靠在了码头,太皓走上了那艘船,仔细看了看这艘官船,只见上面装饰豪华无比,船舱内摆设精美,而且还有许多漂亮的装饰品,看上去十分气派。那艘船上有四名船夫、两名婢女和一位抱着琵琶正在演奏的女子。

    太皓向他们一一点头示意,其中一名船夫向太皓行了一礼,说道:“太皓大人,我等奉荥阳城城主的命令,送太皓大人前往金唐城,请太皓大人先吃些东西,我们马上起程。”

    太皓点了点头,说道:“那就有劳几位船工大哥了。”

    在两名婢女的侍奉下,太皓吃了些船上的食物后,便见那名弹琵琶的女子走到太皓身边,向太皓施礼并问道:“大人,不知您想听什么曲子?”

    太皓反问道:“你都会些什么曲子?”

    那名女子道:“小女子弹得最多的就是《霓裳羽衣曲》!”

    闻言,太皓心知此女子必是琴技精湛,否则怎么能把这么一首绝世绝唱奏出。当下点点头,说道:“好吧,请姑娘弹奏一曲如何?”

    那名女子笑着应道:“小女子自当为大人演奏。”

    说完,她转身走向船舷边坐了下来。她将琵琶放到了膝上,然后轻轻拨动琴弦。随着她的手指在琵琶上舞动,一曲《霓裳羽衣曲》悠扬地响起来。

    此时,官船开始悠悠前行。太皓闭上了眼睛,静静地聆听着这美妙的乐曲。他感觉自己的心灵被这优美的旋律所抚慰,仿佛置身于一个梦幻般的世界中。

    当曲子演奏完毕时,太皓缓缓睁开了眼睛,向那名女子道谢:“谢谢你的演奏,你的琴艺真是高超!”

    那名女子微笑着回答道:“大人过奖了,小女子只是尽了自己的一点微薄之力而已。”

    太皓点了点头,然后转身走到船头,望着远方的水面,心中思绪万千。他知道,自己离千风城已经越来越远了,他此时感到了更多的是不安和挑战。他深吸一口气,下定决心,无论遇到什么困难,都要坚持走下去,直到达到目的地。

    太皓向旁边的一位船夫问道:“船工大哥,我们需要几日可到达金唐城?”

    船夫回答道:“回太皓大人,我们日夜兼程到达金唐城大概需要十天的时间。”

    太皓点头道:“十天,也就是说本官也只有十天的清闲时间了。”

    太皓认为这十天在船上漂泊一定不能虚度,要尽情地欣赏两岸的美景,在这艘官船上听曲、赏月、喝酒。”

    他又走回了座位处,太皓向那名弹琵琶的女子问道:“你叫什么名字?”

    那名女子道:“小女子名叫若水。”

    太皓继续问道:“若水?这个名字真好听,谁给你取的?”

    若水回答道:“是小女子的阿爷取的,因为我出生在若水之畔,所以就给我取名叫若水。”

    此时,一名婢女端来了一坛酒,送到了太皓面前,说道:“太皓大人,这坛酒是在岸上时,城主大人特地送您的,说是从西域而来,城主大人已珍藏多年。”

    那名婢女将酒为太皓斟满,太皓闻到此酒香气扑鼻,便问道:“这是什么酒?”

    那名婢女道:“城主大人并没有告诉我这个酒的名字。”

    太皓见这杯酒色泽金黄,晶莹剔透,仿佛是一颗明珠。他端起酒杯轻轻一扬手,将杯中的酒倒入口中,只觉得酒液醇厚,回味悠长,仿佛置身于一片花海之中,心旷神怡。

    太皓赞叹道:“时间竟然会有如此美酒!”

    此时,若水扬起手指,边弹边唱了起来,琴音悠扬,曲中有景。

    只听若水唱道:“浔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荻花秋瑟瑟。主人下马客在船,举酒欲饮无管弦。醉不成欢惨将别,别时茫茫江浸月。忽闻水上琵琶声,主人忘归客不发。寻声暗问弹者谁,琵琶声停欲语迟。移船相近邀相见,添酒回灯重开宴。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转轴拨弦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弦弦掩抑声声思,似诉平生不得志。低眉信手续续弹,说尽心中无限事。轻拢慢捻抹复挑,初为《霓裳》后《六幺》。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间关莺语花底滑,幽咽泉流冰下难。冰泉冷涩弦凝绝,凝绝不通声暂歇。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银瓶乍破水浆迸,铁骑突出刀枪鸣。曲终收拨当心画,四弦一声如裂帛。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沉吟放拨插弦中,整顿衣裳起敛容。自言本是京城女,家在虾蟆陵下住。十三学得琵琶成,名属教坊第一部。曲罢曾教善才服,妆成每被秋娘妒。五陵年少争缠头,一曲红绡不知数。钿头银篦击节碎,血色罗裙翻酒污。今年欢笑复明年,秋月春风等闲度。弟走从军阿姨死,暮去朝来颜色故。门前冷落鞍马稀,老大嫁作商人妇。商人重利轻别离,前月浮梁买茶去。去来江口守空船,绕船月明江水寒。夜深忽梦少年事,梦啼妆泪红阑干。我闻琵琶已叹息,又闻此语重唧唧。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我从去年辞帝京,谪居卧病浔阳城。浔阳地僻无音乐,终岁不闻丝竹声。住近湓江地低湿,黄芦苦竹绕宅生。其间旦暮闻何物?杜鹃啼血猿哀鸣。春江花朝秋月夜,往往取酒还独倾。岂无山歌与村笛?呕哑嘲哳难为听。今夜闻君琵琶语,如听仙乐耳暂明。莫辞更坐弹一曲,为君翻作《琵琶行》。感我此言良久立,却坐促弦弦转急。凄凄不似向前声,满座重闻皆掩泣。座中泣下谁最多?江州司马青衫湿。”

    唱到此处,若水却流下了眼泪。太皓见状忙问道:“若水姑娘,你这首曲子弹得很好,足以见得你非常精通音律,但你为何要哭泣呢,莫非若水姑娘有什么心事?这曲子又叫什么名字?”

    若水回应道:“这是小女子最近新学的曲子,名叫《琵琶行》,小女子为这首曲子中所写的,琵琶女的身世和她生活的不幸而感到伤心难过,所以才忍不住落泪,因为小女子也有一段与她相似的遭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