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135章 无人读书
    “什么没人?你要什么人?”孙坚一脸疑惑道。

    “主公,现在宁波城公塾已经建好50所,问题是我们没老师,连报名上学的学生也是寥寥无几,到处都没人,这该如何是好?”孙静苦道。

    孙坚一听,眉头紧锁。连一旁的吴夫人也是黛眉微蹙。就在众人沉思之际,孙坚耳边传来了常威幸灾乐祸的声音。

    “步子迈得太大,扯蛋了吧。让你吹牛逼,也不看看自己几斤几两。

    你以为有钱就能为所欲为吗?公塾只不过是个虚壳,老师才是灵魂。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教育的事哪有一蹴而就的。没有优秀的老师,哪能教出好学生?更何况现在宁波城百姓的识字率不到万分之一,哪里有那么多老师?”

    吴夫人听后也是一脸无语地看着孙坚。而孙坚则一脸通红。

    思来想去,孙坚唯有带着孙静去找常威了,看看这狗子有什么办法。

    “一看到孙静这老头就没好事,孙坚也是,干嘛要把他往我这里领。看来又要我干活了,难啊。”常威看到孙坚两冉来心中吐槽道。

    “我也不想见到他啊,问题他要来,我有什么办法?而且现在问题都没办法解决,不找你找谁?我只会抄袭。”孙坚心中委屈道。

    孙静一见常威便开门见山把问题都了出来。随后一脸期待地看着常威,希望它能给出一个比较好的解决办法。

    “别这样看我,我也不会变出那么多老师来。”常威心道。

    思索片刻之后,他只能让来福翻译道:“缩规模。”

    孙坚和孙静看后也是一脸无奈,本来想大干一场,想不到最后只能打闹。

    “常威,难道就真的就没办法吗?”孙坚还是不甘心地问道。

    “你是不是傻?你现在学生都没几个,人家不来上学,你还能把人家绑过来吗?不过也是奇怪,免费教育竟然没人肯来,这到底是怎么回事了?”想到这,常威便让来福翻译道:“为什么没学生?”

    “还不是因为现在宁波城很多作坊都缺人,虽然这一年宁波城又多了十多万人,但主公新建的农场又新增加了6个,每个农场至少要请三千佃农。

    而且现在水泥、海盐等各行各业都需求大增,连以往销售不怎样的玻璃,现在也是供不应求。

    现在哪个行业都十分缺人手,不少十多岁的孩子都已经早早出来工作赚钱了。

    虽然他们的工钱比不上成年人,但也差不了多少,现在到处缺人,工钱还得年年上涨才能招到人呢。”孙静解释道。

    “我去,连玻璃都那么好卖?真是见鬼了。”常威惊道。

    要知道当初常威把玻璃搞出来后,还打算大赚一笔,谁知道被现实狠狠打脸了。

    原因无他,就是需求不大,搞到常威把之前不少穿越人士都大骂了一遍。

    先不当前的工艺,制作一块无气泡的玻璃成本高昂,普通百姓压根消费不起。

    而富人大多财不露白或者是依附一方势力,有钱他们也不敢那么高调,不然他们的主公都要打他们主意了。

    至于各方诸侯,个个都在忙着占地盘,扩充实力,那些追求个人享受的,只怕没多久就被灭了。看看曹操,都穷到要盗墓来补充军费了。

    加上玻璃不好运送,十分易碎,按照现在的道路状况,连出会稽郡都难。

    至于有人可以做镜子。穷人家直接用水照,富人家则用铜镜,古代的铜镜打磨之后其实看起来就与我们现在的玻璃镜子并没有什么太大的差别。

    因为古代的铜镜大多数都是以水银来覆盖,而在经过专业的打磨以及抛光之后,可以非常清晰地看到饶影子,基本上和现在的镜子没有太大的色差。

    但是,这里面水银它会随着时间的过渡而渐渐的挥发,所以不久之后就会又一次露出铜镜里的铜面,因此需要不断地打磨。

    在古代,就有一种人是专门给大户人家磨镜子,这种人叫做磨镜匠,但是由于他们常年接触水银,所以对他们的身体有不的影响,是个比较危险的工作。

    现在我们看到的古镜,大部分都比较的粗糙,看不清人影,那是因为它表面的那一层膜掉了,所以露出了它最原始的金属材料,看起来才会是那样模糊不清。

    而当他们古代在被使用的时候,经过研磨,看起来就和我们现在的镜子并没有多大的区别,甚至可以是毫无不同。

    所以,那些想弄出镜子来大赚一笔的想法,压根就是痴人梦。不要玻璃,连陶瓷都难卖。

    在乱世,唯有衣食住行和武器才是主流,其他追求个人享受的通通都得靠边。

    这多多少少像冷战时的苏联和后世的朝鲜,集中大部分资源发展武器重工,轻工业他们才无暇顾及,这也是他们生活用品紧缺的原因。

    现在宁波城玻璃需求大增,意味着百姓的基本生活都得到了保证,开始追求更高品质的生活。

    在普通老百姓中,他们的想法其实很简单,只要对他们有利的,不用你,他都会做,只要对他没好处的,你强迫他干,他也会想方设法来百般推脱或者消极怠工。

    了解症结后,常威没多久便想出办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