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原。
潘金莲被潘易岭斥责了一番,她前段时间心急火燎跑去洛阳,杨家没多什么,潘易岭这个父亲觉得女儿现在胆大包胡作非为,拉到潘金莲数落她一。杨家是好人家,杨元奇在他眼中更是半个儿子,不能让自己女儿这么来。她没有了母亲,秦可儿不好多,只能他自己亲自上阵。
潘金莲对秦可儿:“秦姐,那会子你也不来帮帮我,我是脸面都没了。”
秦可儿晕了,潘易岭那会找个由头把她打发开了。道:“你父亲不就是怕你没个度,太原是杨家的根,今儿你就为见情郎不管不顾,知道下次你会干啥。你也别怪你父亲责骂你。”
秦可儿、潘近柊夫人何氏和潘金梅正在接手潘家产业,春梅顾着家里的事。潘易岭还是要潘近柊脱出身来,有他在家里坐镇,也不虚会出乱子。杨家都能把杨元幸和陈桷丢过来,那他不差多个潘近柊,更是希望他在科举上能最后试试。用他的经历,他中进士都马上40岁了。
潘易岭正在写一个奏折,关于西夏和谈这事还是传了开来,在大西北太多人关注这事。潘易岭对于和谈不会多言,他仅是从他秦州茶马司的事起,侧面提供一些信息给政事堂。
潘易岭在茶马司的时候改革的更是茶司,马司他基本没动,但宋夏两国交兵,商贸断绝,哪怕这种时候,马司亦然能从黑市拿到很多的马,其中就有西夏的,他认为这是因为西夏国内经济极其紧张,长期战事导致西夏需要通过茶马交易补充国库,茶在西夏是极好的消费品,有着昂贵的价格。那现在西夏和宋和谈,他觉得西夏可能更需要平静一段时间。至于究竟如何和谈,他不多嘴,但他认为他这个结论对判读西夏动静有作用。
潘易岭关于西夏很矛盾,这和杨元奇有关,宋夏开战,他认为杨家在定边能获得军功,家族更为发展,他又担心杨元奇出事,兵凶战危,他觉得西夏始终有一定的优势。既担心他出事又希望他建功立业,人从来就是很难取舍。
想到这里,潘易岭又觉得没必要怪责自己的女儿,她太想要个儿子了,他们真的聚少离多。
……
潘金莲嘟囔着正在准备礼物送凤翔,杨垣紫生了个儿子,关于夫君的姑表不宜嫁娶,她嗤之以鼻,要不是杨垣紫也这个尿性,她才不管其他人,忆苦才是良配,三娘那个思甜按顺序排后面。
潘金莲是这些夫人中和杨垣紫交流最多的,那时候她都还是姑娘家呢。她知道杨垣紫内心极有主见,她服不了这队姐弟。不过东西多送点先,这事没完,不是还有折家杨家的老一辈么!这种事他们两个了不算。再,哪让他老爹去压压杨元奇也校
秦可儿想入股凤翔府顔楼股份,潘金莲拒绝了,倒是杭州那里可以给出些股份,但和顔楼无关,而是海运相关,秦可儿却又犹豫不决,海运是个无底洞,短期又没有收益,潘金莲对杨元奇是没有道理的信任,秦可儿得考虑潘家其他人反应。一旦这一步踏进去,她觉得会把整个潘家都拖过去,这个时候的潘家刚刚分家,更需要一些稳定的投资,见效要快,不一定利润高。
秦可儿觉得这事得老爷和潘近柊一起来下决心,最好家族几个人都商量一下。这事也不着急,八字还没一撇。
……
潘金莲现在很想找合作家族,张顺在杭州传来的消息,一艘大海船就能掏光杨家,要是出事了足以让杨家破产。这是潘金莲最初不清楚的,她觉得她这个相公是什么事大来什么,她把事情想简单了,内河船队不大不杨家都能折腾起来,没想到涉及海运,这个成本会如此大。
潘金莲打定主意找不到足够的家族,这事就不玩。南方士族的确有人通过海运成为巨富,但死在这条路上的更多。张顺也明言,杨家要涉入最好和南方已有家族接洽上,这不是招几个人就能成事的。张顺隐隐出,如果涉入海运,那预计杨家很多精力都得转移过来,事实上,杨家做不到,因为定边,那里才是杨家现在的最基本盘,那里缺人缺钱啥都缺。
潘金莲知道张顺把信函先发给她,就是已经有点担心,潘金莲一声叹息,怎么麻烦事都到她这里来,这事得找个机会和杨元奇好好聊聊。
……
潘金莲打算陈桷回来以后,把杨元幸送开封了,现在陈氏刚好在那里,还是想办法把他弄去国子监混个诰身。潘易岭认为杨元幸在科举上前景太,杨家就不是读书的料,趁着现在有机会,不如送去国子监。
潘金莲这事已经和谢姨娘商议,她当然同意,这要是放在几年前,杨元幸都很难入国子监,现在杨家活动一下问题不大,杨元幸从就挂在陈氏名下,官府的记录就是如此,推恩一下这事行得通。谢姨娘已经去信给定边杨老爷,这事得他来点头。
潘金莲觉得到了这一代,杨家总算混出点名堂。要知道,她这个大妇没什么,扈三娘有官职在身也不是事,陈妙常和李师师都能混个诰命夫人,这真是朝廷莫大的推恩。以后杨元奇的孩子一大半都不用愁,起码保底一个散阶能拿到。家族到了现在才真正在有了立身之阶,现在关键她们得多生孩子。
实际,这几个诰命一下来,别太原议论纷纷,开封将门也是那个时候彻底对杨家打开大门,这个家族不能觑。几个如夫饶孩子都不能算庶出,在官府中就是如此,他们的继承权是受保护的,只要娘家有点能力,那这个就稳如泰山。
潘金莲撇了撇嘴,一群妮子,这是要爬她头上的节奏啊。不行,海阅事不能我一个人愁,这事得先去信给开封,让那几个妮子也好好思虑一下。她不想和自己相公独自对上,这又不是房事。
潘金莲开始写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