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寿表面上是在夸奖义渠的世子,称赞义渠世子有胆色。
实际上却是在告诉义渠君“两军交战不斩来使,哪怕是义渠的世子,周人也没有加以迫害”。
如果这个时候义渠君再继续对他动手,一是无信,违背两军交战不斩来使的规矩。
二是不义,丝毫也不顾及周人放过自己儿子的人情。
原本怒火中烧,恨不得马上将秦寿车裂的义渠世子都冷静了下来。
周围其他的首领们则是面面相觑,终究是没有人再继续开口话。
这个时候再劝义渠君杀死秦寿,这不是置自家世子于不义吗?
义渠君却没有被秦寿的言语而迷惑,他目光冷冽的盯着秦寿道:“尔等行人行径,趁着两军交战。
偷袭我军大营,烧毁营中粮草,迫使本君帐下的儿郎只能以爱马为食。
如此仇怨,难道还不足以让本君杀死你这个周饶使者祭旗吗?”
秦寿却是哈哈大笑道:“周与犬戎会战于绵渚,义渠借机攻我密国。
破密之后,又引兵攻打彭卢和秦池,这难道就不是趁人之危吗?
鄙人所思之策,师法于义渠君也——”
话音落下之时,在场的所有人都是满脸的震惊,万万没有想到秦寿竟然真的在正面硬刚义渠君。
义渠君的面色极为难看,涨的有些通红,但是很快便又怒极反笑道:“难道尊使以为,本君的刀剑不利吗?”
秦寿直接解下了自己腰间的佩剑,做出了一副不抵抗的模样。
“吾为救义渠君之性命而来,义渠君若要杀我,尽管自便就是——”
“啊?”
周围的人都忍不住发出一声轻呼,义渠君同样是满脸狐疑的盯着他对面的秦寿,不敢相信他出的话。
然而秦寿此时一副胸有成竹的模样,又让他不由自主的相信了几分。
看了一眼手中染血的长剑,咬了咬牙之后,义渠君又继续道:“我麾下有一万儿郎,各个骁勇善战,尊使不过孤身一人,自身性命尚且不保,何故如此大言不惭?”
他表面上的语气依旧强硬,但是态度却是已经悄然发生了转变。
“义渠君麾下有一百余乘,战马四五百匹。
然而义渠君麾下的勇士却有一万人,五百匹战马,能够万人供给万人食用两日否?
秦池距离义渠相去甚远,此时退兵,已来不及回转义渠。而距离最近之彭卢,也需要七的时间。
故而,义渠君退无可退。”
他话音落下之后,在场所有饶情绪都有些黯然。
他们又何尝不明白这个道理,只是现在他们不愿意仔细去想罢了。
而就在这个时候,秦寿又继续开口道:“既不能退,便只能进。今日义渠君急匆匆的令人伐木制造器械,便是为了能够攻城,作困兽之斗,殊死一搏吧?”
话音落下之时,不等义渠君回应,便又继续开口道:“不进则死,确实可以激励士卒,让义渠的勇士爆发出更强的战力,甚至是攻陷秦池也有可能。
但是如今外使既然来到了义渠君面前提及此事,我秦池又怎么能够没有准备?
今日大胜,我军将士士气正是鼎盛,义渠君正面强攻,彼此胜负暂未可知。
就算是让义渠君侥幸获胜,我军将士退兵之前,也会提前焚烧城池,绝不会给义渠君留下一粒粮食。
届时,义渠君吃光了马肉,又没能够得到秦池的粮食,又该如何呢?”
他话音落下之后,所有人都陷入了沉默之郑
就算是骄傲的义渠君,顺着秦寿的思路想下去方才发现,现如今他确实是已经到了真正山穷水尽的程度。
义渠君默然不语,握剑的手都无力了几分,仿佛在一瞬间苍老了许多一般。
秦寿见义渠君如此模样,知道自己的计策已经成了大半。
于是,就在他准备继续开口话的时候,义渠世子却是突然间开口道:“哼,若是君父与诸位首领舍弃军队,现在驾车赶回义渠,尽起我义渠三军之力攻伐秦池,尊使又当如何?”
他话音落下之时,原本满脸绝望的诸多义渠贵族们都是一愣。
刚刚他们把义渠的军队代入自己,所以方才觉得进无可进,退无可退。
但是现在经过义渠世子这么一提醒,他们方才反应过来。
军队确实是带不回去了,但是他们自己有快马有战车,难道还不能回义渠吗?
然而就在这个时候,秦寿却似乎是早有所预料一般。
“哈哈,如果是外使来此之前,义渠君与世子逃离,确实是能够安全的回到义渠。
但是,就在外使前来求见义渠君的时候,秦池的狐丘大夫已经亲自快马赶往了彭卢。
如果我没有记错,彭卢并没有正面与义渠爆发过战争,故而,彭卢的兵马尚在。
让他们对付义渠的大军或许会手足无措,但若只是派遣千余甲士堵截义渠君,恐怕并不是什么难事!”
“这…”
义渠世子难以置信的盯着秦寿,脑海中又浮现出了对方领兵冲入营寨之中放火的场景。
他的身体也不由自主的微微一颤,心底第一次对一个人产生了畏惧。
他终于不再开口话,身体还不由自主的向着义渠君靠拢了两步。
秦寿也不再去看他,而是将注意力放到了能够真正做主的义渠君身上。
“呼——”
义渠君长长的吐出了一口浊气,同样丢下了自己手中的宝剑,以示自己再也没有了恶意。
“请尊使道明真正的来意吧!”
“成了——”
秦寿的脸上露出了笑容,他同样恭敬地向着义渠君拱手一拜。
“狐丘将军心怀仁义,不忍义渠与我大周生灵涂炭。
故而希望能够代子与义渠君签订盟约,今后你我两国邦交和睦,再无兵戈之乱。”
话音落下之时,他直接从怀中掏出了临行之前狐丘北拟定的盟书,脑海中也想起了狐丘北临行之前的交代。
“义渠人口虽然不多,但是族人个个骁勇,并且还遏制住了犬戎南下侵略大周的战略要地。
周人消灭了义渠,也将面对更多北方戎狄的骚扰。
故而,与其同义渠不死不休,不如迫使义渠臣服。
两国达成同盟之后,既可以避免秦地儿郎继续流血牺牲,又可以使义渠成为周国的北方屏障。
如此一举两得,方为上上之策——”
义渠君盯着面前提前准备好的盟书,神色变得越发的复杂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