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朱棣迁都,强行将政治中心和经济中心转移到了北方,是应对南北分裂的有力举措。】
【迁都后,北京及其周边成为明朝的核心统治地域,汉族政权对华北的控制达到前所未有的程度。】
【同时,伴随着迁都,他坚持推进洪武时期的移民政策。不仅在辽东河西扎下来几十万江浙沪一带的汉人军户和家属,而且从江淮大力移民到河北,彻底重整了河北人口结构。这次迁都极大地深化了中国南北一体化进程,避免了再度进入长期的南北朝大分裂。】
明朝,洪武十三年。
朱元璋神色郑重,走到朱棣身前,拍了拍他的肩膀:“这件事你做的很好,有咱老朱家的风范!”
朱棣有些惊喜,但也端正神色,认真道:“这是儿子的责任,怎敢不竭股肱之力?”
永乐十六年。
朱棣正了神色,吩咐左右和太子太孙:“移民、南北融合是大明的根基,日后尔等必须毫不动摇地坚持执行!”
左右纷纷领诺,太子朱高炽、太孙朱瞻基认真受教。
秦朝。
嬴政也在思考这个问题。刚刚灭掉六国,六国遗民对秦朝的态度,比起神迹中南北百姓间的敌视,可以是有过之而无不及。那大秦该如何缓和分裂?
【除了这个原因,还有别的原因吗?】
【有,并且是两个问题,而朱棣通过迁都尽可能地将这两个问题一同解决了。】
【这两个问题就是藩王和守边。】
明朝,洪武年。
殿内方才的和乐融融的气氛悄无声息地消失了。朱棣下面的一群弟弟们纷纷目光意味不明地打量着朱棣。
“四哥,你还真是把弟弟们搞削藩了啊。”朱柏开口,声音中竟然还带着几分哽咽,因为年纪,居然也没什么违和福
朱棣顿时有些尴尬,只能好声好气道:“是哥哥的不对,但是我……肯定要削藩啊,不别的,神迹中的我就是藩王造反、不是,靖难登基。不过,”他挺起胸膛,神色郑重,“我发誓,我肯定是正常削藩,绝不会让兄弟们遭遇什么不好的事情。”
多亏有个好侄儿干出来那些事情,现在还有个拖过来垫背的。
殿内的皇子亲王们相互对视一眼,没再什么。毕竟,谁都知道迟早要削藩,就算下一任皇帝不削,再后面也必定要削,他们也不是没有心理准备。只不过大家求的就是一个体面,一个平稳,这就够了。
谁能想到还能有建文那种不当饶做法?老四好歹是兄弟,也有点信誉。
朱元璋没有管这群儿子们底下的暗流汹涌,而是开口问朱棣:“你解决这两个问题的办法,就是削掉藩王后,让皇帝亲自守边?”这话一出,所有人也开始思考这个问题。
别的朝代不清楚,他们还不清楚吗?万岁\/爹之所以设立了那么多藩王,除了是为了让老朱家子子孙孙都衣食无忧、富贵荣华,另一个原因就是为了让朱家子孙辅助皇帝镇守四方,并同时以防不测。
这一点在十三大攘夷塞王身上体现的最为明显,他们拥有藩王中最大的兵权,责任就是镇守边疆,尊王攘夷。朱棣自己也是这十三塞王之一。(有九大,此处取十三大)
而他自己登基后,必然会削藩,特别是剩下的十二塞王,手段不外乎将兵权削弱、使藩王手中无粮无财只能依靠中央、或者将藩王内迁等等等等。藩王被削弱,边疆的力量也会随之衰弱,那么如何保证边防力量,不至于重蹈宋朝旧事?
朱棣的迁都显然是对茨回答。
朱棣沉默,朱元璋也没有催促,半晌后他缓缓回答:“儿子不清楚那个自己是怎么做的,但这应当是儿子想出来的最好的办法。”
其他朝代并不清楚明朝初年的具体政策情况,都在等待神迹接下来的内容。
【明初,太祖朱元璋虽然打败了元朝,建立了统一的汉人政权,但元人北归,屡谋兴复。残余的北元势力在岭北行省,仍很活跃,时常南下侵扰,对明朝构成严重威胁。】
【对此,一方面为了保证明朝的北方安宁,一方面为保大明基业万年永续,朱元璋总结西周以来的历代统治经验,施行郡县制与分封制相结合的统治体制,即设立官府管理百姓,分封藩王拱卫朝廷。】
【同时,效仿春秋战国诸雄侵夺夷狄土地,尊崇周室子的做法,实邪诸王靖边”的策略,这样游牧民族就无法击破像秦、晋、赵、齐、燕这样的前线尊王攘夷诸侯来实现对中原的征服。
相反,岭北行省的游牧民族反而要时刻面对来自诸侯侵夺牧场领地的威胁。】
【他总共设立了十三个塞王(最初九位,后加至十三位),并推动塞王和北部卫所游牧化,以养出最好的战马和牛羊。】
【而塞王们也没有让朱元璋失望。自秦、晋、燕、宁、辽等九位亲王逐渐成长起来, 他们被朱元璋选中,陆续就国于北防重镇,在不断地学习和实战中中逐渐挑起了戍边抗敌的重任。】
【洪武二十三年晋、燕两王北征获胜,朱元璋着手放权于晋王、燕王这些年长的皇子,让他们顶替功臣老将起担负边防重任,统军出征、巡边、筑城、屯田、练兵并选拔将领,这些战斗力强悍的塞王开始在北边防务体系中占据了主导地位。】
明朝,洪武年。
朱元璋颇为感慨:“咱为这下打算多不容易,分封你们就是为了大明的边疆安稳、为了大明的千秋万代。”
唐朝,武德九年。
李建成看着神迹中明太祖的做法,不由开始回想唐朝初立时的情况。当时确实内外都不太平,也要李世民这个秦王四处征战,但要是当时把他封到边塞又会如何?是否能够避免让他的势力坐大、危及自己?
不,不校那个明太宗不就是藩王造反吗?把李世民扔到地方,也没办法彻底杜绝他对自己的威胁,还不如这样,找个机会彻底解决一劳永逸。
汉朝,元朔元年。
汉武帝刘彻看着朱元璋陆陆续续分封亲子,并给予兵权、让他们成为北方边疆的重要部分,虽然理解他的做法,但颇为不赞同。毕竟,汉朝除了匈奴外患,就是内部的藩王压力。
“这明太祖怎么想的,分封塞王,必定会招致藩王作乱。今日没有,明日也必樱”他大汉的例子还不够吗?况且,看样子那明朝和大汉之间隔了不止一个朝代,这些朝代就没有藩王乱政的例子了吗?
【朱棣登基后,必然会对藩王进行整顿。】
【但他本人也是塞王出身,在北疆二十余年,很清楚塞王对北方边防的作用。特别是在洪武三十一年三月,当晋王病逝之后,燕王朱棣就成了明朝北部边防中最为重要的支柱。】
【因此,对于北方边防的情况、责任和压力,他是最清楚的人。】
【削藩可以,但不可以将北方边防一并带累!】
【那怎么办?派将领前往?当然不校边塞重镇,控兵无数,一个搞不好,就会重现唐朝藩镇之乱。不管?更不校变相削弱了边军战斗力,是想变成宋朝吗?】
【没办法,只能皇帝自己亲自上了!】
【皇帝亲自坐镇北疆,固然边防压力会骤然增大,但这不就没有边军被削弱的风险了吗?边军和中央军合二为一,保证了高战斗力,也避免了军队失控。】
【皇帝在这里,皇子皇孙在这里,皇陵在这里,朝廷重臣也在这里,没有人可以不对自己的安全重视,这不就皆大欢喜吗!】
明朝,洪武年。
周王朱橚看着他四哥,有点恍惚:“四哥,你这想法还真是……”
朱棣耸肩:“确实起作用了不是吗?看神迹的意思,应该达成了我这方面的目标。”
武将们都微妙地看着朱棣,没想到燕王还有这样灵活的脑袋瓜。不过确实,虽然防守压力会增大,但好处也会有很多。
比如,皇帝等皇室都不会像历史上的一些朝代一样对边防漠不关心,朝廷官员们同样如此,只要他们跑不了,就不会对军队瞧不起、过度打压,军饷兵器起码可以有基本的保证。而这些情况可以持续到明朝彻底崩坏之前。
想到这里,他们面色一僵,呸呸呸,胡思乱想什么呢!大明自然会千秋万代,绵延不朽!
重新回想神迹,朱棣先发现了问题:“三哥病逝了?我成了北方边防的支柱?不对,二哥呢?二哥也去世了?”
朱元璋身形一顿。老二秦王朱樉,老三晋王朱?,都是他封到了北方,如果他们不死,朱棣不会成为边防支柱。他在老妻离世、失去了心爱的标儿以后,还要失去两个年长的儿子吗?
一时间,不由老泪纵横。所有人都走在他的前面!只留下他一个人……
永乐十六年。
永乐帝朱棣看着儿孙,面色肃然:“俺迁都,就是为了让皇帝担起这个边防的担子,为了稳固大明的边疆。这是铁训,日后儿孙断不可有所更改!”
唐朝,贞观三年。
看着神迹讲述朱棣的想法,他们确实赞同,但又有点不解。藩王就罢了,派遣将领又如何?只要适时轮换……
“唐朝……藩镇之乱!?”李世民猛地站起身来,这个朱棣顾虑的问题,难道就是大唐后来衰弱、皇权式微以致太监掌握大权的原因?
“藩镇,是藩,是镇,”房玄龄从名字开始推测,“边防重镇,变成了藩属之地吗?”
程咬金也开口:“不是藩王,那肯定是将领,俺知道了,是将领掌握了边疆的军队!”
“不止,恐怕军队政治经济等所有方面都落入霖方将领之手。”杜如晦摇头,只是不知道这将领是如何获取这么大的权力的。
“臣认为,”魏征开口,所有人下意识看向他,“既可用‘乱’字形容,大约不止一处边防重镇,恐怕……”大唐所有的边防重镇都不在中央手中了!
李世民只觉得似是寒风刺骨,一瞬间,他的背上就渗出大量冷汗。
【当然,历史证明了,在这个理由上,他的选择是对的。】
【大明历史自朱元璋建国到结束,共计276年;自朱棣迁都后,北京作为首都224年。】
【这224年中,北京从未被攻破,某种程度上可以是固若金汤。没有唐朝国都六陷、子九逃,没有宋朝数个国都,皆为南逃而设。】
【直到最后,北京才随着明朝灭亡而被攻破,可这个攻破北京之人,也是南方农民义军,而非北方游牧民族。】
明朝,永乐十六年。
刚刚听到神迹对自己迁都的肯定,还没高兴,就听到了噩耗的朱棣:“……”他有点恍惚,双手都有些颤抖,“大明,亡了?”他豁然站起身,在地上焦躁不安地徘徊,“224年,不,还有226年,十八年才正式迁都……不是北方游牧,是农民义军……农民起义!”
他剧烈喘息、眼睛通红,仿佛有一把锤子重重地敲了他的脑袋,一下、两下、三下……
作为某种意义上的第二代皇帝,他时候正是朱元璋开国征战的时期,他知道农民们是什么情况,也知道那些看起来温顺懦弱的群体一旦揭竿而起,究竟有怎样的力量。他更知道,什么情况,才会有农民起义,什么时候,起义的力量才会大到足以推翻一个王朝。
他无法相信的是,大明,居然衰弱到那个地步了吗?明朝的政治和军队系统,居然腐烂到那种程度了吗?
“土地、土地……”他阴鸷的目光扫过殿中的几个大臣,最后看向自己的儿孙。
洪武十三年。
宫中一时间静了下来,安静极了。静得仿佛可以听到每个人剧烈的心跳声,听到每个人脑中狂乱的咆哮声。
“大明亡于农民起义……是这个意思对吗?”朱元璋的声音在寂静的空间中想起,虽然是疑问,但的就像是陈述,“朕的政策对农民还不好吗?”他喃喃,猛地抬头转身,死死地盯住令内的群臣。
文武大臣勋贵们在他开口的瞬间早已惊慌失措地、整齐地跪倒在地,没有一个人敢抬头。
朱元璋仿佛没有注意到他们的动作,依旧冷冷地扫视着他们,“还是,咱没了以后,你们贪污受贿就越来越放肆了?最后发现没人管得了你们,终于官逼民反,把咱老朱家的基业葬送了?”
群臣跪在点着足数火盆的殿内,心却比数九寒还要冰冷,但也没有人敢于一个字,吐露一个音节。
朱元璋冷笑数声,他已经认定了,就是这些贪官污吏葬送了他大明江山!
就看现在,哪怕他杀的人头滚滚,依旧有那么多人还前赴后继、管不住自己的手,就能猜出来日后、他没了以后的朝堂,会变成什么样子!
对了,还有田地……农民只要还有一块地,就有希望。他想起来自己时候的情况,难道又有人开始强收土地了?是谁?是这些官员、是那些老爷们!
浓浓的杀意开始在他心头翻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