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37章 募兵制与文人论兵
    (备注:这几章都是作者个人理解,不能保证正确,大家就当看看)

    宋朝,开宝元年。

    赵匡胤没有再管哀哀嘶叫的赵光义,神迹中大宋军备废弛、战斗力孱弱的问题牵引住了他的全部心神。

    他一直自得于自己“杯酒释兵权”的操作,认为自己和平交接了所有将领手中的军权,还安抚了人心,让那些和他一起打下的老将们能够富贵荣华一生、荫庇子孙——他们当时篡位自立,为的不就是这些吗?

    既没有寒了人心、保持了自己的光辉形象,又收归了兵权、不用再担心有人仿照他行事,这何止是一举两得?

    而之后的抑制武将,不过常规操作罢了。毕竟,他也不是要把武将们打到泥地里去,只是不想他们太过膨胀,他还是想要一个文武并重的朝堂的。

    但是,他没有想到的是,他遗留下来的政策、再加上后继之君的个人能力参差不齐,最终就形成了武将彻底低于文官的局面,甚至这样的情况在第三代君主在位期间就基本定型了!

    都下太平后,刀兵入库、马放南山——你们倒是看看下太平了吗?不用神迹讲,他就能想象到当时下的情况,必然没有太平!没有太平!没有太平,你们就开始搞这一整套,是后来的皇帝脑子都瘸了吗?

    还是真觉得文官们就都很好,或者觉得文官们就掀不起风浪?

    唐末和五代十国,确实是武将屡屡乱命,但这不意味着文官就没有搞事的能力!

    他不能左右后世的皇帝,他只能对自己的政策和制度进行修改,让它们更适用于大宋的情况,让后人随便乱来的难度加大。

    要提升一下武将的权力吗?还是,把文官一起敲打?

    宋朝,大中祥符三年。

    已经祭祀了泰山和孔子的宋真宗赵恒这几年心态颇为愉快,直到他看着神迹开始讲他的父亲宋太宗,再讲到他在位期间武将地位急剧下降……

    殿内的大臣们也以文臣居多,虽然平时总分派系,但对待武将群体的时候,文臣们也总会站到一起。此时也不例外。

    他们没什么,只是看着赵恒,想要先看看皇帝的想法,再做辩述。

    赵恒怎么想?赵恒当然觉得自己的决策没什么问题!

    自从他登基后对辽作战开始,武将自恃有功、朝廷离不开他们,就屡屡骄横,他如何能容得下这样的情况?当然是要把这种不良风气打压下去才好。

    那就趁势议和——签订了澶渊之盟,如此一来,没了外战的压力,他就可以腾出手来整顿军队——至于那些一时得志便张狂、骄横自满的武将不是所有将领,还有很多优秀的将领?那怎么能算!谁知道他们日后是不是就会居功自傲,甚至威逼皇帝呢?

    朕知不知道这会影响军队战斗力?朕知道,但朕觉得影响不大,出城战不行,守城还守不住吗?况且大宋繁华富庶,若是能用一点钱换来和平,那也够了。

    于是,赵恒笑笑,也不武将地位和权力的问题,只是道:“朕以为,朕与辽国签订盟约,乃是为下争取到了休息之机,为大宋换得了治世繁荣。百姓经历多年战火,早已不堪重负,众卿以为如何?”

    听到这里,文官们的心顿时一定,官家还是站在他们这一边的,他们没有后顾之忧了!

    于是一边大喜,一边纷纷赞同:“我大宋立国多年,及至陛下在位,下得离兵革之苦,得享太平之治。……契丹请和,示以休息,……因此,官家朝帝陵、封岱宗、祀汾睢、谒亳社,绝代旷典莫不具举,礼乐明备,颂声洋溢,崇本报功以告神明,千载一时,岂不休哉。”

    还有人极力称颂:“守成之贤,致治之盛,周成康、汉文景可以比德矣!”

    赵恒自是听得心花怒放,越发觉得自己乃是一千古名君,功绩不亚于太祖太宗,不得,还可以比太祖太宗更强几分。

    心情愉快之下,他也赞美自己的臣子们——贤君良臣,才是正道:“众卿也是朕治理下不可或缺之人。神迹文官不知兵,朕却不这么看。尔等熟读圣贤书籍,自是对兵书也成竹在胸,眼下不少新的兵法兵书便是出自众卿之手,如何能是不知兵呢?”

    文官们也含笑:“这还要有赖于官家眼光独到,给了臣等机会……”

    【到此处,就要宋朝的军事情况。】

    【与唐朝府兵制不同,宋朝施行募兵制,这是在太祖赵匡胤时期就确立的“祖宗之法”。】

    【募兵制不是先前的“战时当兵,闲时务农”,而是通过让百姓自愿从军,来组成宋朝的军队,再由朝廷分发军饷、承担军费,这些士兵就依靠朝廷分发的军饷日常生活,不从事其他生产工作。】

    【募兵制有两点好处,一方面,自愿参军的百姓战斗力要高于那些强制参军的人,赵匡胤希望借此保证精锐军队的高战斗力;另一方面,军队的一切开支都依赖于中央朝廷,这也让赵匡胤能够将军权切实把握在中央手郑】

    【这使得募兵制看起来非常美妙,起初确实如此,宋朝的禁军的高战斗力有一部分也来源于此,同时这一制度也维持了宋朝社会稳定。】

    【但,到了后来,募兵制反而造成了严重的拖累。】

    【一方面,由于宋朝的士兵都是职业军人,因而很多人都变成了终生制,也就是,哪怕他白发苍苍、根本无力作战,也有可能依旧在领朝廷发放的军饷。这样的人一多,既拖累了军队的战斗力,又加大了朝廷的财政负担。】

    【另一方面,施行募兵制的朝廷在后来日益滥用这一制度,将军队、主要是地方厢军当成了收容流民、罪犯的最佳选择,也就是“以募代赈”。而有宋一朝,由于不抑土地兼并,失地流民的数量极为庞大,由此给朝廷财政带来的压力也极为庞大。

    到北宋中期养兵费用已达五千万贯之巨,占国家财税收入的70】

    【宋朝的军队,从开国时的二三十万精锐,急剧膨胀,到邻四代帝王宋仁宗期间,就达到了一百四十余万。】

    宋朝,开宝元年。

    “……”赵匡胤无言以对。他完全不知道些什么,颇有种拔剑四顾心茫然的感觉。自己采用募兵制,本是好意啊?朕一直想要的,都是收复燕云啊!

    他看向自己的两个儿子,声音低缓:“你们两个,知道朕设立募兵制度的用意吗?知道募兵的要求吗?”

    兄弟二人忙收起看到神迹中军队人数的不可思议,认真答道:“儿子知道。”

    赵德昭庆幸自己对这方面曾经了解过,赶紧起募兵时候的要求:“要检查身高、视力、走步骑马……身高,应该是五尺八寸(约180cm)以上是上等,五尺五寸(约170cm)以上是合格……”1

    赵匡胤点点头,知道他没记得那么清楚,也不为难他。

    其实,实行募兵制的军队成为安置流民的地方,他并不很奇怪。到底,他在创立制度时就已经想到,也默认将这一制度变成安定社会秩序的一种手段。但,军队人数如此膨胀,还是超乎了他的预料。

    这么多人,财政如何处理?需要钱的可不止是军队。

    况且,如此多人成为了士卒,那民间情况究竟糜烂到了何等地步?他为了安抚武将等,不抑兼并,会有这么严重的后果吗?

    唐朝,贞观三年。

    太子李承乾吃惊地看着神迹中罗列出来的数字:“阿耶,一百四十余万军队!”

    不止他吃惊,贞观初年的这群人全都看的有点抽抽。眼下是唐朝初年,实行府兵制,不需要朝廷完全供养,全部军队大约也就是六十万上下,而此次李靖攻打突厥,也不过带了十万余人。

    一百四十万军队,不能不能养得起,单单人数本身就是一种负担。此外,这些成为职业士兵、不事生产的人中,有多少是应当去耕作的壮年男子?难道不会出现土地抛荒的问题吗?

    “这宋朝朝廷究竟有何敛财手段,他们的财政系统是如何运行?”李世民有点好奇,又有点羡慕,宋朝能以七八成财政收入养活百余万军队,该是多有钱!这样的方法,不知我大唐能不能借鉴一二。

    宋朝,大中祥符三年。

    看着神迹中数量惊饶士兵,真宗赵恒也幽幽叹息,感叹自己为君不易:“为了养活这些人,朕度茶、盐、酒、税以充岁用,将这些东西都官办经营,才没有额外增加赋敛,劳累百姓。”

    一旁,丁谓等人闻弦歌而知雅意,赶忙道:“官家体贴百姓,德泽在民,勤守下,实乃我大宋官员百姓之福,是万世之安之道啊!”

    至于土地兼并,那都不重要。

    【那么,自宋太宗开始、真宗确立的“以文驭武”制度下,文官掌管军队的具体情况又如何?】

    【先前,文人不知兵。但还有一个现象,就是文人论兵,声容盛而实衰。】

    【文人掌握军队权力,加上培养将才的需要,朝廷解除了禁兵书的政策,开设武学、设立武举,并将兵学纳入官学。元丰三年,宋神宗诏命“校定《孙子》、《吴子》、《六韬》、《司马法》、《三略》、《尉缭子》、《李靖问对》等书,镂版行之”,形成了“武经七书”。】

    【在此情况下,文人踊跃参与论兵,写出了大量兵书。有宋一朝,兵书则多达347部,1956卷,数量远远超过前代。此外,还诞生了新的兵书种类,如第一部大型综合性兵书《武经总要》,第一部军事人物和史事评论集《何博士备论》,第一部分门别类论述谋略战法的《百战奇法》,第一部军事制度史《历代兵制》,等等。】

    【这些都是好的方面。】

    看到此处,宋朝的所有文官都心潮澎湃、骄傲不已:看吧,这都是我们的功劳,没有文人积极推动,兵学如何能够成为正规官学的一部分、获得正统地位?没有文人积极论兵,单凭那些粗鲁武人,如何能着出如此多兵书?

    声容盛而实衰,未必!我们维持盛大声容,如何不能推动那些兵卒们变得强大?

    只不过,我大宋作为圣人之国,如何能够随意起刀兵,尽做些不义之战?如何能够滥用暴力,而非谨慎对待战争?

    特别是大中祥符三年的赵恒和他的一众亲信官员们,他们不仅获得了神迹的夸奖,还觉得自己之前的推论得到了肯定——文人饱读书籍,如何能是不知兵呢?

    汉朝,元狩四年。

    列座朝中的诸位军功公卿们,以及一些对兵法颇有心得的将领们,都隐隐约约嗅到了一股微妙的、令人不悦的气息——文人掌兵,还创立出诸多兵法兵书,还有那武学武举……这些,不会都是儒家思想指导之下吧?

    那兵家还是兵家吗?还是,只能是儒家化的“兵家”了呢?

    唐朝,贞观三年。

    尉迟敬德则是仗着自己眼光锐利,笑道:“陛下,快看,这武经七书里面有一个《李靖问对》!”

    众人一看,果真如此,纷纷笑开。

    “不愧是药师,可与孙吴并列!”

    【但是,这些赫赫扬扬的着作却并没有带来与其数量成正比的正面增益。】

    【首先是文人本身的问题。文人论兵,坐而论道,远离军事实践,既不能以兵学理论指导军事实践,又不能将武器装备、战略战术的发展提炼为新的兵学理论。

    同样,在文人理论指导下建立的武学武举,制度并不合理,且更多是文人假途,难以培养出真正的将才。】

    【而文人论兵中的思想,则毫无疑问是在儒学主导下的思想,“以儒为本,以兵为末”,还严厉批判传统兵家的“诈”“利”等功利主义思想,讲求儒家的道德主义传统,而这些都并不符合实际需求。】

    【那么,在这种思想指导下的宋朝,又会是何等面貌?】

    【消极防御,大谈和平。】

    【整个宋朝,在战略决策上,道义原则优于利益考量,“慎战”往往成为“避战”“畏战”的托辞。而体现在社会风气上,则是一味排斥暴力,导致尚武精神沦落,军事发展缺乏持久动力。

    这些具体到国防领域,则是防御性愈发加强,而不再谈论主动出击。国防战略上的功利色彩逐渐淡化,强调战争对内政的破坏力,宣扬“以德怀远”。】

    【再加上宋真宗赵恒开始确立“祖宗之法不可变”的政治规则,将不轻易动兵、专注于内变成了祖宗之法——政治规则的一部分,于是更加难以动摇。】

    【但是,战场上得不到的东西,谈判桌上更得不到。】

    【在实力衰落的王朝末世,防御战略更是易于沦为消极防御。】

    【而纵观宋朝,风气转变,虽也有官员和皇帝尝试主动对外发展,但总是未能成功。】

    ——————————

    ——————————

    1.这里用的是一尺\\u003d31cm,一寸\\u003d3.1c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