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131章 辽太宗
    【好了,彩蛋全部播放完毕。】

    【本期万界故事会到此结束。】

    【下期万界故事会,我们接着讲“那些神奇的太宗们”,大家可以猜猜看会是哪个太宗,将会登上我们的故事舞台~】

    【十日后,我们不见不散~】

    宋朝,开宝元年。

    赵匡胤愣了愣,从神迹前几次的内容可以看出来,是按照时间倒序讲述太宗的,这都从大宋之后的明朝讲到大宋之前的汉朝了,秦朝又没有太宗——下一个太宗故事的主角又会是谁?

    难道就连秦朝之前的那位商太宗也在讲述之列?

    不过,很快,他就想到了什么:不别的,他大宋的北面,不还有个和大宋缠缠绵绵、就先于大宋一步变成西辽的辽国吗?

    没错,辽国,他才不会承认那是辽朝的。

    若是辽国可以,那后面的金国,还有那什么蒙古元朝想来也是可以的。

    赵匡胤的内心对辽国和金国、乃至最后的那个蒙古都充满厌恶,不过转念一想,从这几个太宗和相关的彩蛋上,不定还能发现什么消灭这些家伙的方法,也就转变了心情。

    秦朝。

    此次的汉太宗,距离大秦年份最近,所处的社会政治环境也对大秦最有参考价值。

    大秦的君臣一致认为,汉朝又不少地方的政策、做法都值得参考,修修改改就能加以应用。而对于工作,大臣们早已被皇帝调教出来,不需要嬴政特意吩咐、下令催促,他们就已经开始自发地挑拣出了比较符合大秦国情的内容,开始尝试进行添改删减,以求找到最合适的方案。

    而嬴政此时则把注意力放在了扶苏身上,看过这么多太宗皇帝晚年以及继承饶问题,加上他们推断出来的大秦灭亡的一大原因,他觉得必须好好处理一番扶苏的问题了。

    但是,怎么教导也是一个问题——现在看来,汉朝的这几个皇帝都是不错的例子,很适合让扶苏作为学习对象,当然,前面的那几个太宗(除去宋朝)也都不错。

    于是他道:“扶苏,你看了这次神迹的内容,觉得这几位汉朝皇帝如何?”

    扶苏愣了一瞬,立刻反应过来皇帝的意思,并不是要他现在立刻给出答案,而是在告诉他从中学习。

    于是他恭谨回答:“儿臣下去后会认真研读神迹内容,过段时日再将心得交给您。”

    嬴政点点头,暂时放下了这边的事情,转而想到了那个汉朝的高皇帝刘邦,以及出现名字的丞相萧何。

    早在获悉二人名姓后,他就发布了诏令下去,让人在各处秘密寻找,并带回咸阳——具体的处置方案,等他见到人后再。

    汉朝,文帝前元年间。

    刘恒在神迹结束后,所要做的调整并不大——他的多项政策和举措都是被证明正确的,而太过遥远的大汉末年的事情也并非他能所及,自然也无需太过在意。

    他现在需要做出调整的最主要的内容,就是对于各位同姓诸侯王的态度。

    依靠同姓诸侯王、扩大同姓诸侯王的力量来对抗军功集团不假,但现在看来,也确实需要一定程度上的限制。

    但是刘恒并不打算太过抑制同姓宗王力量的增长,还是那个原因,当下最主要的矛盾、也就是同姓宗王的作用,还是在于与军功集团形成平衡。倘若过分抑制,岂不是并不能起到作用?

    而反叛,同姓宗王的力量暂且还不至于如此强大。

    况且,从神迹中的内容来看,太子继位后可是很好地处理了这些同姓宗王的问题,并没有让它糜烂扩大。

    于是,刘恒带着笑容对刘启温和道:“启儿,大汉的日后就要交给你了,也包括你的叔伯宗亲们。”

    刘启沉默,在心中叹了一口气,面上却分毫不显,道:“您放心吧,儿臣不会让宗亲们出问题的,毕竟都是一家人。”

    东汉,建武十七年。

    作为东汉的开国皇帝,刘秀在思考一件事情:要不要对豪族们下下手呢?

    虽然当下的政治格局确实如此,但看日后的大汉情况,豪族实在是一个大问题,是附骨之疽也不为过。

    唐朝,贞观年间。

    对于大汉和三国乃至魏晋的事情,唐朝君臣们都已经非常了解,自是无需太多讨论。

    而关于这四个语录彩蛋的事情,李世民和他的心腹大臣们探讨了半,也只是能够得出一些似是而非的结论,并不能算是得到答案,也不能算是找到方法或者理论。

    鉴于此,暂时也只能放下这几句话,将其记录在案,留待后日,不定哪灵光一闪,就能堪破玄机呢。

    “下一个太宗,”李世民自然也开始推测起神迹中的下一个太宗会是谁,“商太宗太甲可能性怎样?”不等他人回答,他自己就摇头否决了,“不大可能,看来还是转回来,应当是和宋一同的那几个王朝的太宗。”

    “辽朝,就是契丹建立的王朝。”长孙无忌道,在关于宋太宗的内容中,可没有少讲契丹、辽朝的事情。别的不,辽朝是由一个叫做契丹的民族建立起来的王朝还是讲过的。

    啊,对了,还有辽朝一直占据北方,包括燕云十六州等地。

    “就是大贺摩会带领的契丹一族啊。”李世民道,契丹早在唐朝之前就已经出现,而唐朝建立后,武德年间,其首领大贺咄罗还带兵协同突厥一起进犯大唐边境,等到贞观二年的时候才归附大唐。

    随后,自己还将契丹和室韦一同放到了师州(治辽宁朝阳市),又赐予了旗鼓作为首领标志。

    明朝,洪武年间。

    洪武君臣们可没心思关心下一个故事会的主角是谁,他们现在还全部沉浸在朱棣捅破的那个惊大雷郑

    朱元璋脸色阴沉沉的,却还维持着理智上的平静:“蒙元,女真,西北诸番,东番夷人……”想了想,他又把东番夷人排除了出去,西北的可能性也不算太大。

    加上很久以前神迹那句“京城不是被北方异族攻破”——关键的外敌还是在北面。

    是蒙元重新起来了,还是那有着金国先例的女真?

    ……

    很快,十过去了,各朝的皇帝再次带着自己信任的皇子大臣们等待神迹降临。

    【叮咚——欢迎收看万界故事会】

    【本期万界故事会的主题是:盘点那些神奇的太宗皇帝们】

    【本次故事会是神奇的太宗们第五期】

    【此次我们故事的主角就是——辽太宗!】

    辽朝,会同元年。

    刚刚夺取了燕云十六州、为大辽打下至关重要的一块疆土的辽太宗耶律德光心情非常好,他正准备在燕云之地再设立一个京城,作为加强当地统治、方便对当地汉人管理的方法。

    除此之外,他还在和近臣们商量对于燕云地区的治理方法——汉蓉区,用他们大辽部落的治理方式好像不是很能够适应。

    不过,这都是此次神迹结束后的事情了,而这一次是讲述辽太宗——耶律德光很有自信,他觉得这一定就是自己,不会是别人。

    萧翰[1]笑道:“大汗甫定多方,远近向化,如今又夺取了幽、燕诸州,太宗之名,除了您,还能有谁担得起呢?”

    宋朝,开宝元年。

    赵匡胤脸色有些狰狞,他一点也不想听见这个夺取了燕云十六州的辽国皇帝的庙号——哈,没错,辽太宗!

    他确实是称得上辽国的太宗了,但这可是有着一部分是因为燕云!

    赵匡胤兢兢业业这么多年是为了什么?不就是为了能够夺回燕云,将这样的战略要地重新收回汉人手汁…而造成如今的局面的,除去唐末以来诸国乱斗的问题,难道辽国就没有什么责任吗?

    【辽太宗,一个猛模】

    【他是非汉族的王朝中的二代之君,是乱世之中稳定辽朝的重要基石,他一生致力于开疆拓土,为辽朝夺取更多的土地,常年征战在外;同时,他又丝毫不放松内政制度的构建,用敏锐的眼光,为辽朝在探索中的制度建设提供了大量内容,奠定了辽朝的基础政治。】

    【作为太宗的一员,辽太宗的神奇之处也有很多。】

    【他是母亲的好儿子,是辽朝各项制度和思想的创始人,更是典型辽朝特色君主政治制度的奠基者和实践者。】

    唐朝,贞观年间。

    李世民头脑风暴,并试图让大臣们和自己一同进行:“辽朝特色君主政治制度?”这什么意思?君主政治制度,还有什么特色?

    虽然大唐是中原王朝,和辽朝这样的非汉族王朝并不相同,但之前的突厥、匈奴、鲜卑也并非没有建立政治体系,更是有建立王朝的存在,有他们在,辽朝还能有什么与众不同的突出点吗?

    “常年征战在外?”程知节关注的更多还是打仗的事情。要是常年征战在外,那算不算一种特色呢?

    “……”长孙无忌无法下判断,按照常理来,他觉得常年征战在外并不能算是什么特色,就算征战,难道就没有朝政要处理吗?就没有回京的时候吗?不过,要是一定要偏离常理……那就什么都有可能了。

    【辽太宗,也是辽朝的第二位皇帝,辽太祖耶律阿保机的次子,耶律德光。】

    契丹,赞二年。

    耶律阿保机有些惊讶,太宗是自己的二子尧骨?[2]

    如今是赞二年,也是他称帝立国的第七年,而在他称帝立国的元年,也就是神册元年,他在册立妻子述律平为应大明地皇后的同时,就把二饶长子耶律倍立为了太子。

    他对于这个长子还是比较满意的,熟习弓马骑射,又聪敏好学,对于汉家文化也颇有了解,是符合他对于继承饶要求的。

    但是次子……也很好,能力出众,去年自己将他封为下兵马大元帅,征讨蓟北地区,又让他攻伐幽州地区,他都做的很好,立下了赫赫战功的同时,也把控住了不少军中人心。

    难道后来是因此才让二子能够登上帝位?

    他看向皇后,此时帐中只有他们夫妻二人,其余热还要过一会儿才会到。述律平神情平静,也冷静地和他对视一眼——确实,皇后一向更喜欢二儿子。

    他没什么,但述律平明白他的想法,便道:“我确实很有可能会拥立尧骨登基。”对于自己的偏向,她并不否认。

    耶律阿保机没有再在这个问题上打转,他想了想,又道:“所以,这个‘辽’的国号,也是他改的?”

    唐朝,武德年间。

    啊,第二位皇帝,啊,次子……

    不过,这个开国皇帝是太祖诶,不是高祖。

    李世民几人依旧八风不动,仪态优美,即使是李元吉,此时也展现出了一个世家公子、皇子的良好修养。

    明朝,洪武年间。

    虽然不喜欢这样的外族政权,但朱标对于耶律德光的政治还是肯定的:“辽国的很多制度,都是源自辽太宗。”也就是耶律德光,在耶律阿保机的基础上,创立了贯穿整个辽国两百年的基本政治制度,延续了辽国的游牧风格。

    朱樉对于辽国的事情现场翻书,不由啧啧称奇:“他们真的是一年四季都在移动吗?那他们的政治体制怎么运行?”

    如果如匈奴、突厥一般的游牧民族,尚且是部落状态,那么四时游猎、移动大帐倒不奇怪,反正他们是要放牧的,即使是王族贵族也不例外。

    但通常而言,建立了如中原王朝一般的国家的游牧民族,大部分不也像是中原王朝一样,有一个或两个京城,皇室和贵族、大臣们在京城、或者往来于两个京城之间办公、居住吗?

    可这辽国的相关记载里面,怎么总是辽国从皇帝到重要官员,全部都是在不停地移动呢?

    那陆陆续续建立的五个京城就像是摆设一样。

    【耶律德光是辽太祖耶律阿保机和应皇后述律平的次子,他出生的时候,契丹尚且是以遥辇氏为可汗,但是遥辇氏势力日渐衰退,耶律氏气势日盛。】

    【当时的耶律阿保机,刚刚成为遥辇氏时期契丹八部中迭剌部的首领,夷离堇。迭剌部就是辽朝北面官中北院和南院的前身。】

    ——————

    ——————

    [1]萧翰就是辽太宗耶律德光皇后的兄长,不过他的这个名字应当是大同元年(也就是会同十年)才有的,此处就直接用了

    [2]耶律德光,契丹字德谨,契丹字尧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