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132章 辽朝起源
    唐朝,贞观年间。

    看着这遥辇氏,迭剌部,夷离堇,有些不善蠢的人就开始头昏脑涨,不由抱怨道:“这契丹不愧是外族,就和那突厥匈奴一样,这些外族都是乱七八糟的,官职一大串,制度也一大串。”

    让他一时半会儿根本分不清楚,非得耐心搞上半才能勉强理清头绪。

    李世民得出结论:“所以这个契丹在大唐期间还变换了核心群体?从大贺氏变成了遥辇氏。”如今契丹的可汗都是出自大贺氏,暂时看起来也没有什么权力旁落的迹象,可神迹中已经是从遥辇氏到耶律氏手中过渡的阶段了。

    杜如晦在心里算了算,出自己的观点:“很有可能契丹在归附我大唐后有过大的内部动乱,甚至分崩离析,之后重新聚拢的契丹才以遥辇氏为尊。”

    异族嘛,虽然他们的可汗和中原的子不能完全等同,但如果从一个姓氏换到了另一个姓氏手中,也是势必要经历一场,或者好几场风波的。

    宋朝,开宝元年。

    赵德芳翻着大宋对辽朝历史情况的记载,对照道:“北院和南院来源于迭剌部,而辽太祖耶律阿保机建立契丹国所设的八部中就包含这两部,那么之前,在遥辇氏时期,契丹八部应当就是迭剌部,乙室部,品部,楮特部,乌隗部,涅剌部,突吕不部,突举部。”

    “这个应该是遥辇氏第一任可汗阻午可汗时期的八部吧,”赵德昭听着就觉得有点复杂,“要是能够知道这些部的具体含义、设立的具体情况就好了。”

    毕竟很多都是音译,并不能完全传递出这些“部”的含义,或者,有些名字只是单纯的地名等,但地名背后的历史、政治因素相当重要。

    赵光美想了想对辽国的了解,也对此不太爽快:“别提了,就这遥辇氏八部,不定其中哪一部还是另一部中直接拉出来一批人组建的,氏族都是一模一样的。”

    这样一来,再想分析,就更麻烦了,全都沾亲带故的。

    【当时是复二年,也是唐朝倒数第二个皇帝唐昭宗李晔时期。】

    【当时的唐朝已经走到了不可抵挡的灭亡阶段,纵使李晔设法挽救也并不能达成效果。中原大地各处分裂,五代十国将要登场的各方军阀势力已经出现。】

    【而契丹的情况与中原也密切相关,又有几分相似。】

    【自遥辇氏联盟建立后不久,耶律氏就开始世袭夷离堇的职位,掌握兵权、刑罚,势力根深蒂固,不断壮大。】

    【而随着契丹的发展,部落联媚政治状态势必会逐渐落后于实际情况和需求,进而逐步产生裂痕,直到有一,这个制度被淘汰,或者这个民族被淘汰。】

    汉朝,元狩四年。

    刘彻一直都想要攻破匈奴,自然对匈奴的制度进行过深刻的研究,也尽可能地搜集匈奴相关的一切资料。

    看到关于契丹的情况,他便道:“这些外族和大汉以及后来中原的制度确实不太一样,即使有些外族模仿中原套用了一套壳子,但他们的运转方式是与大汉完全不同的。”

    一方面,他们的体制其实相当简陋——虽然也有不少官职,但与中原相比,依旧显得简单,很松散;

    另一方面,他们在相当一部分程度上是以血缘为核心——这不是中原就不讲究血缘了,但是通常而言,能够世袭的也就是皇位、爵位等。

    像是让耶律氏世袭执掌兵权和刑罚的“夷离堇”一职,而可汗的世袭却不是耶律氏而是遥辇氏,在大汉是不会出现的,起码在中央正常运转、子理智清醒的情况下不会。

    主父偃等皇帝完,又过了几息,才道:“所以,这个契丹之前的情况,就可以算作部落联盟吗?”这个部落,是否可以算是部族的意思?

    秦朝。

    嬴政同样关心契丹的政治体系问题,他已经知道日后这个契丹会变成一个朝代——虽然是被神迹专门点名有契丹特色,但到底是形成了一个如其他王朝一般的朝代。

    而如今,契丹还是一个“部落联盟”,与匈奴类似。

    “所以,随着所处情况的发展,契丹想要继续,那这个部落联媚政治形态只有被淘汰这样一个结果……”如果不更改政治体制,极大的可能,契丹就会在混乱中消亡。

    嬴政沉默下来,所以,郡县、皇帝制度就是对先前周子的制度的替代——那么,他所创立的这些制度,难道不会有落伍的一吗?

    之前那个语录彩蛋就明了,秦汉后的两千年,中原都在这套制度上打转,那之后呢?之后,是否就是制度更换的时代呢?

    那个民,还有共和,也许就是更换的产物。

    唐朝,贞观年间。

    再一次看到大唐的灭亡,李世民无言,他已经没有什么话可了。

    左右,等到这个昭宗李晔时期,大唐确实也是积重难返,问题早就已经出现,要解决也不是指望着这最后一段时间。

    所以,他和臣子们都没有什么。真有什么想法,不如放在当下去尝试。

    【当时,唐朝逐步走向崩塌,四方动作不断,而契丹也在这样一个环境中逐渐壮大,“咸通中,其王习尔之再遣使者入朝,部落浸强。”】

    【壮大的契丹,自然沿袭游牧民族一贯的风尚:出兵征伐四方,抢夺人口、牲畜、粮草、土地。】

    【不过,鉴于唐朝的情况,契丹并没有把刀锋指向唐朝,而是先指向了其他游牧民族。】

    【首先是奚族,这个与契丹是同族异部的兄弟关系的民族,其后又有室韦等族。“北征于厥、室韦,南略易、定、奚、霫”。最终,契丹“乘中原多故,北边无备,遂蚕食诸郡。鞑靼、奚、室韦之属咸被驱役,族帐浸盛,有时入寇”。】

    【而这么多战争后掠夺的人口,大多被带回契丹变成了奴隶,这些奴隶并不是契丹人,与他们没有任何血缘,没有任何亲缘,这与契丹先前的血缘氏族体制完全相悖。】

    【加之多年来夷离堇的世袭、权力扩大,以及其他特权贵族的诞生与发展,部落联媚制度最终走向瓦解,契丹开始向国家、向帝制转变。】

    【而最终完成了这一步的,就是辽太祖耶律阿保机。】

    契丹,赞二年。

    耶律阿保机心情很愉快,虽然他并非一个听到质疑或者批评就会怀疑自我的人,但是听到神迹对自己功绩的肯定,自然还是会非常高兴。

    “不过,我之前确实没有很仔细地思考过这些问题。”耶律阿保机和述律平道,他之前在逐步扩张力量、让耶律氏取代遥辇氏、又用世袭帝制取代部落联盟制度的时候,想的都是如何获取更多力量,如何压制消解反叛势力,还当真没有从这些方面研究。

    述律平笑了:“这不正是明陛下您是顺应命吗?”从神迹中来看,契丹从部落变成国家、帝制是大势所趋的必然走向,而最终达成这一结局的是耶律阿保机,这不算承接命,什么算呢?

    耶律阿保机觉得她的话很对,正是如此,他用自己的智慧和能力成功地抓住了这一次的命。

    想了想,他再次提起了之前被放下的继承人话题:“朕的基业要给你,是放心的。而尧骨……应当也是一个不错的继承人。”

    按照神迹的,制度的转变,他确实达成了。但他也清楚,自己只是基本上架起了一个架子,具体的很多方面其实都还不够,宛如空中楼阁、随时都可能被摧毁。而稳固并完善制度,就需要交给日后的继承人了。

    耶律德光能够得到神迹那样一个概括,想来在这方面做得不错;

    至于为什么要肯定皇后,那当然是因为述律平也必然也会参与其郑皇后、太后参政在大辽可是名正言顺的事情。

    【佑四年,唐哀帝李柷被鸠杀,唐朝宣告灭亡,中原地区有些依旧沿用佑年号,有些则开始自己订立年号。】

    【就在这一年,也是辽朝的太祖元年,耶律阿保机正式当选为契丹大首领,即可汗位。】

    【太祖十年,理清契丹内部反对势力、又在外部打下一片地的耶律阿保机宣布称帝,国号契丹,改元神册,立妻子述律平为地皇后,长子耶律倍为皇太子。】

    【随后,他一边南征北战,不断扩大契丹的领土、扩充人口,一方面快速建设这个刚刚从部落联盟转变成国家的政权的政治制度,皇位世袭、州县建立、胡汉分治、稳固契丹基本盘、任用汉人大臣将领……】

    【而耶律德光就是在这一种情况下逐渐崭露头角的。】

    唐朝,贞观年间。

    一看到鸠杀,李世民就大致能够猜到当时的情况了:“所以,这个哀帝也又是一个傀儡?”如果是地方反叛打入中央,那李柷的死因八成不会是“被鸠杀”,能够是鸠杀的,多半都是有权臣在侧的傀儡皇帝。

    想到此,李世民对上一任皇帝昭帝李晔的死因也有了些许猜测,毕竟,神迹的形容可是“设法挽救”——这个李晔是有过动作的,估计还不算,那在唐朝这样一个环境下,死因……也就那样了。

    尉迟敬德疑惑,虽然现在大贺氏统领下的契丹已经归附大唐,但他还真没怎么了解过这个民族的政治制度:“所以,他们之前不是世袭吗?”就算不是皇帝制度,那也是可汗制度,不是都是大贺氏的人才能担任可汗吗。

    房玄龄回答:“他们确实是只有大贺氏的人才有担任首领的资格,但是并不是父子继承,而是有选举的流程,必须通过八部决议才能被承认。”

    这个话题并没有多聊,他们更关注的是耶律阿保机的其他举措。

    “胡汉分治,又稳固契丹基本盘,还任用汉人大臣将领,”长孙无忌分析,“所以是在用汉人治理汉人和汉地,契丹和其他部族的地方用契丹人和制度治理?”

    这个方法并不算新鲜,在南北朝时期就已经有不少实施的例子。

    “我记得,”杜如晦道,“之前在宋太宗雍熙北伐的时候,辽朝那边是不是有一个叫韩德让的人?”这个名字听起来,就是汉名。而这个人还成为了辽朝的重要人物。

    或者,是否有一批汉人,成功地进入了辽朝的高层决策圈呢?

    汉朝初年。

    刘邦眯起眼睛:“这样来,这个辽太祖耶律阿保机确实很出色。”

    若是普通的出色首领,或许也只是不断对外发动战争,扩大领地、掠夺牲畜人口,并不一定能够抓住这个制度转变的机遇。

    而耶律阿保机抓住了,还做的很好,能够引入汉人大臣和将领,并加以任用……最关键的是,能够把很多原本并没有的内容变成制度性、常态化的存在,这才是他对这个初生的国家的最大贡献。

    “倒是这个辽太宗耶律德光,又是一个嫡子,又是一个二字,这和唐太宗很像啊。”

    吕雉翻了个白眼,反驳道:“还是不大一样的。比如,皇后没有死。”李世民他娘可是在出现继承人问题前就已经过世了,而这个地皇后述律平还好端敦活着。

    地皇后……这个封号,虽然是为了和耶律阿保机的皇帝相对应,但依旧能够反映出来述律平并不是一个没有权力的、完全依附于丈夫的皇后,她有实际权力。

    刘邦觉得吕雉的这个观点还是很有道理的,一个活着的、有实际权力的皇后、太后,对于皇位继承的影响力可不,特别是放在契丹这个刚刚建立国家没多久的政权当郑

    “不过,按照契丹这样的传统,这个嫡长子耶律倍应当是要出征打仗的,而不会如中原一般,为了避免危险,太子轻易不上战场。”刘邦回忆起对于游牧民族的了解,道。

    游牧民族,要是能够打仗,那么你展示力量、收拢人心的最好方式就是带兵出征获得胜利,内政的作用通常会于领兵作战的作用。

    【六年后,也就是契丹赞元年,耶律德光被耶律阿保机任命为下兵马大元帅,此时他年仅二十岁。

    随后,耶律德光跟随父亲参与了契丹的一系列对外征服战争,率领六军南征平州、幽州、镇州、定州等后唐城池,俘获赵思温、张崇等后唐大臣和将领,立下不功劳。】

    【接下来,他继续四处征战,破于厥里诸部,定河壖党项,下山西诸镇,取回鹘单于城,东平渤海,破达卢古部。】

    【这一系列战功,让他的威望不断增长,而耶律阿保机的重点一直在于巩固政权、发展辽国、对外扩张,并没有太多关注儿子之间的问题。】

    【直到四年后,耶律阿保机在征服渤海国后,病逝于返回皇都、也就是日后的上京(内蒙古赤峰巿巴林左旗林东镇)的路途中,一个叫扶余的地方。】

    【当时,耶律德光正镇守于皇都,皇后述律平总摄朝政。】

    【而此时,关键问题出现了:既然已经确立了皇位世袭制,那么由谁来继承这个皇位呢?】